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走未来路 (万木春)


第九世历练时,魏东生身份背景又降低到第九阶层。
魏东生这一世的名义父亲,职业是地位更低的苦力,依赖身体素质养家糊口;名义母亲是纺织厂女工,累死累活赚加班费。名义父亲和名义母亲相继死于1781年,仅仅留给魏东生总额52.25元遗产,没有居宅,也没有田地等固定资产。
52.25元大约多少购买力呢?
据魏东生粗糙统计,鲁藩人均GDP约为209元。
简单横向对比现实世界,假设华国2016年人元人民币,名义父亲留给魏东生的52.25元遗产约折合为13454元人民币。想想现实世界华国的13454元人民币能做什么事,就能理解名义父亲留给魏东生的遗产究竟多么寒酸。
当然,魏东生并不在乎遗产钱多钱少。
以魏东生的商业经验,只要此世还是正常社会,就绝对饿不死他。
与遗产多寡相比,魏东生更在乎国子监制度的改革。
共和思潮泛滥以来,内阁秉政成为主流政治体制。以鲁藩和皇室为例,而今再有革命呼声,守旧派、无为派、共和派、无类派等等,都把矛头指向内阁丞相而非吉祥物般的皇室或王室。以鲁藩内阁为例,目前政治格局就是守旧派和无为派的相爱相杀,无为派崇尚道家的无为而治;守旧派则是传统的内阁派,如今内阁秉政制度完善,再称谓内阁派就有所不妥,遂被其它派系抨击为顽固不化的“旧党”。
内阁阁臣源于群议推选,随着内阁秉政制度越来越深入人心,群议推举制度也随之制度化、扩大化。随着群议推选制度恐怖速度蔓延,秦汉以来传统官僚制度逐渐崩塌,群议推选官僚慢慢成为主流。未几,群议推选制度又逸散到民间,士家豪强开始呼吁扩大推选范围,让百姓也有监督官僚的权力。不知不觉间,内阁群议推选制度渐渐演变成现实世界耳熟能详的选举文化。
1775年,无为派为了赢得内阁群议推选,耸人听闻地提出群议推选制度改革议题。无为派执政内阁之后履行承诺,旋即进行大刀阔斧改革,大幅度降低群议资格门槛,导致拥有群议推选资格的选民猛烈扩大到135万规模。
这或许是好事。
但是,国子监制度却崩溃了。
想想就知道,既然群议推选做官成了主流,国家还搞什么国子监监生啊!
内阁叫停国子监监生特权之后,鲁藩国子监越来越颓败,旋即改组成了鲁夏监学。国子监监生没了政治特权,其它监学的监生自然更没有政治特权可言,所有监学毕业生都被迫另寻出路。与此同时,起家就不依赖政治特权的魏和学院和合树技术学院陡然间鹤立鸡群,声望迅速超越一群国立监学,垄断高校排行榜第一和第二。
时至1782年,魏和学院更被誉为诸夏第一学院。
可惜,魏和学院的诸夏第一荣誉只是瘸子里挑将军罢了。魏和学院的社会地位类似现实世界的知名高校,优秀毕业生荣誉加成非常有限,学生很难依赖一纸文凭突破阶层枷锁。
横向对比现实世界,以华国范围而言,魏和学院毕业生就是燕京大学或清华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固然有一定社会地位,却别想凭此与第五阶层乃至第四阶层平起平坐;以世界范围而言,魏和学院毕业生也仅相当于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高校的本科毕业生罢了,远远不如国子监监生含金量高。
第468 夏欧冲突(一)
第468夏欧冲突(一)
以现实世界华国为例,假如某童生特别精通科举,他完全可以快速通过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三元及第粉碎阶层枷锁。而到了共和国的大学制度,你再精通应试教育又能如何呢?最多跳级少读几年书而已。即使拿到博士学位,你还得老老实实慢悠悠攀爬官场,别想短短三四年时间就能鲤鱼跳龙门。
教育普遍化固然是社会进步,它却废弃了少数科举天才的捷径。
类似大学教育对科举制度的冲击,魏东生的国子监捷径也彻底断绝,别想再奢望四年时间快速更改阶层属性。仍以现实世界举例,第九世魏东生再聪明,四年大学之后的社会属性,也仅仅相当于“出身农民工家庭的清华本科毕业生”。清华本科毕业生对农民工家庭能有多少改善呢?短时间内最多攀升到第七阶层,也即是主流中产阶层。
仅此而已。
当然,即使如此,还是要读书。
最少,高校的校友人际关系网络价值远胜农民工的工友人际关系网络。
镜头回到魏东生第九世。
鲁藩至今没有推行义务教育,许多穷苦人家孩子都不愿意浪费时间和金钱供养孩子读书。受大环境影响,名义父母也懈怠第九世魏东生的教育,十二三岁就开始让魏东生做学徒学制鞋,年龄稍长又送到纺织厂做工。
此时此刻,魏东生即是一名光荣的纺织工人,为资本家兢兢业业奉献自己的青春。
环顾四周,或男或女,他们都在一脸麻木地重复工作。
记忆告诉魏东生,纺织厂的工作非常辛苦,赶工时常常需要一天劳作十四小时。十四小时是什么概念呢?一日二十四小时,扣除八小时睡眠时间,仅有两小时的吃饭喘气时间,吃了早饭去工作,工作半日吃午饭,再工作半日吃晚饭,晚饭结束继续在昏黄灯下连轴转,最终躺倒床上时已经没有力气说话。
不加班,可以吗?
答案是不可以。
纺织厂惯例扣押工资,狠心的资本家扣押三月,善心的资本家扣押一月。你如果不愿意加班十四小时,不仅这月活儿白干了,扣押的工资也要统统罚没。想拿到足额工资,必须老老实实听命干够工时。
可以控诉黑心资本家吗?
答案也是否。
首先,鲁藩官府根本不理会你的揭露。执政内阁之一的守旧派认为“食有劳,禄有功”:你想拿工资就必须为人家干活,你如果不满意薪俸待遇可以选择不干啊,太平洋又没有加盖,你不满意就滚出纺织厂、滚出鲁藩;另一家派系无为派则认为“候王若能守之,万物以自宾”“人能自治,不待禁而止之也”:没有君王的胡乱干预,内阁才能从容大治天下,既然内阁得益于君王无为,为何不能相信,没有内阁的粗暴干涉,纺织厂也能从容大治呢?简单来说,官府现在不管资本家黑心不黑心,更无意为工人提供劳动保障。
其次,资本家都有一定势力,他们或许不如地方官僚,却肯定强于普通工人。普通纺织工人若敢闹事,厂主随时都能喊来一群手持刺刀铳的保安队,铁拳镇压一切。凡此等等,留在纺织厂做工的工人,都是一群认命的老实百姓。
与辛苦劳作相反,纺织工人的待遇非常低,即使乖乖干满十四小时,月薪也只有1270文。除此之外,遇到市场寒冬时,纺织工厂还会时不时地歇业停工,届时纺织工人要么无处讨要工资,要么拎着行李寻找下家,生活简直毫无希望可言。
不过,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随着工业革命启航,工人群体规模越来越庞大,一些领袖正在尝试聚集力量与内阁或者说统治阶层谈判。当然,就工人群体究竟应该拥有多少权力,就为工人群体争夺权益的方式,不同的领袖有不同的想法,想法差异性进而形成互相敌视的路线斗争。
闲话暂且不说。
留在纺织厂工作,毫无希望可言。
即使你再有上进的主观意识,摊上十四小时级别的繁重劳作,可还有精力去学习进步?不把时间浪费在低端工作,吃不饱,穿不暖,住不安生;把时间浪费在低端岗位,你哪还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啊?
亲自体验纺织工人的苦难生活,必能明白那些抨击低端人口不懂提升自我价值的言论绝对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看客,或者说都是一些中产阶层自欺欺人的笑话。
九世历练告诉魏东生,努力奋斗语境或许专属于主流中产阶层。
贫穷阶层与努力奋斗无缘,不是因为努力没有效果,而是他们没有精力去努力。以学习为例,教育固然能够一定程度改变命运,可若穷到没有教育条件呢?譬如根本交不起学费,怎么去努力学习?即使教育免费了,一日三餐的钱呢?再进一步,即使教育免费且有了生活补贴,如果应试教育考纲改变了呢:假设应试教育突然素质起来,不考乒乓球考高尔夫,不考跑步考盛装马步,不考数理化死知识考灵活多变阅历,贫穷仍将大幅度削弱你的努力收益。中产阶层努力100能够得到60,贫穷阶层努力100却只能得到10。久而久之,贫穷阶层自然不会再醉心于低效率的按部就班努力奋斗。
统治阶层也与努力奋斗无缘,也不是因为努力没有效果,而是努力效果太少太弱。皇帝勋贵是努力奋斗就有结果的吗,公爵能够努力奋斗成皇帝?答案肯定是不能,皇帝靠血脉继承,没有皇子身份,你努力奋斗的终点是反贼。又如世家子弟或官二代官三代,都不是努力奋斗得来的,也很难通过努力奋斗更上一层楼。立身统治阶层一员,努力奋斗固然有一定价值或者说不可或缺,但更重要的却是机遇和舞台。
努力奋斗不能万能良药,它有一定的适用区间。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