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他们和印尼势力有很多见不得人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最渴望的,就是能够恢复某些旧有的秩序,甚至让东帝汶重新成为印尼的一部分......”
林寒更加感兴趣了:“作为文章的实际作者,你似乎对这些人并没有什么好感。”
阿玛拉沉默了一下:“这些东西和东帝汶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程度、地缘政治格局、国际环境等息息相关。”
“它属于历史的进程,我一个小记者的个人奋斗,并不能改变它的一丝一毫。我只知道,干活才有薪水,有薪水才能生活......”
第160章 成立通讯社
林寒摸了摸下巴:“你觉得这些人对东帝汶的意义是什么?”
“好像……并没有什么意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甚至就像是古代的奴隶主,或者领主贵族一样。”
林寒微微一笑:“那人们能将这些家伙送上断头台吗?”
“从前几天的情况来看,现在看起来是可以的,至少您确实可以将他们送上断头台。”阿玛拉犹豫了一下,“不过,以后就说不定了。”
“为什么?”
阿玛拉解释说:“东帝汶农业人口占90%,文盲率也高达80%,不管是传统文化、现代文明,或者说政治,全都没什么市场,百万贫农压根就不会关心这些东西。”
“但现在少年儿童的入学率,早已经过半……可以想象,在不久的将来,东帝汶的文盲率必然迅速降低,由此而产生大量的,具备初级文化知识的青年群体。”
“农民和资本家,都是易于收买安抚的。但这些未来的东帝汶青年不一样。他们更加冲动,更加热血,更难以安抚。他们具有的知识,不足以为科学或者艺术做出贡献,但却可以让一些行动更具破坏力……总之,这些未来的东帝汶青年,将会是全社会最不稳定的一群人。”
林寒想了想:“所以说,东帝汶以后最大的变数,就在这第一批量产出来的知识分子上?”
阿玛拉点头:“我认为是这样的。”
“这些人很可能会让东帝汶的社会,产生价值观上的严重撕裂,如果他们被那些‘奴隶主’利用……”
林寒问:“那该如何避免这种情况?”
阿玛拉说:“让他们进入工厂,成为工人,并且想办法让他们忙碌个不停,没有闲心顾及其它。”
林寒似乎想起了什么:“比如说,给他们开出越来越高的工资,但同时也让房价涨得更快。”
阿玛拉愣了一下,随即瞪大眼睛,有些兴奋地说道:“您真是个天才!”
“噢天……这简直是完美的设想,既能消耗这些人的精力、注意力,又能让他们保持超高的消费水平。”他拍了拍额头,随即看向林寒,“您是怎么想到这个主意的?”
林寒随口说了句:“只是一点人生的经验。”
随即话锋一转:“总而言之,按照你所说,未来东帝汶社会的主干,就是东帝汶青年工人。所有的经济、政治问题,都要围绕在他们身上,他们也将是各方势力角逐的第一线。”
阿玛拉点头:“没错,而且您的到来,会大大加快这个进程。”
林寒思索了一会,斟酌说道:“尼古罗·阿玛拉,我觉得你很不错……由我出资,你来办一家通讯社怎么样?为我,当然还有东帝汶人民服务。”
阿玛拉一怔:“通讯社?”
林寒微微点头:“是的。首先你要让通讯社有三种报纸,工人报、工业报、商业报,它们受众对应未来的东帝汶工人、高级技术人员,以及商人企业家。”
“宣传导向有四,淡化东帝汶种族冲突、淡化东帝汶阶级冲突、淡化除杰科岛以外的所有东帝汶传统、强化工业文明与科学精神……你觉得怎么样?”
阿玛拉脸上有点激动:“这很好,至少它对东帝汶人民是有益的。”
林寒微笑:“你会得到石油公司0.1%的股份,以及即将成立的通讯社5%的股份和一份可观的薪水,负责通讯社的所有工作。”
目前勘探出的油田,价值高达6.8亿美元,0.1%的股份的价值也达到68万美元,相当于普通东帝汶人五百年不吃不喝的收入,这还不算通讯社……
阿玛拉仿佛有些不敢相信,仅仅因为对方这轻飘飘的一句话,自己就要翻身了!
就这一瞬间,他就要成为万恶的资产阶级了,这感觉简直……太爽了!
他颤抖着咽了口唾沫:“非常愿意,为人民服务。”
“那么,通讯的名字应该是?”
“就叫‘杰科岛通讯社’。”
……
通讯社,按照英文的本意为“新闻代理组织”或者“新闻服务组织”,负责收集、提供和报道来自全世界的消息。
世界级的媒体机构中,就包括一些像薪华社、路透社、美联社、沃尔夫通讯社、法新社、共同社、德新社这样的国际通讯社组织。
这些组织,经常能够在重要的新闻报道中,找到他们的影子。可以说,他们的影响力无处不在。
一些由国家官方主办的通讯社,更是具有监督新闻内容的职责,甚至相当于半个情报机构。
尼古罗·阿玛拉虽然属于大学辍学,但他无论是语言能力还是写作能力,亦或者观察与分析的能力,都堪称是出类拔萃,远超常人。
在林寒的授意下,他很快就开始着手组建杰科岛通讯社,旨在监督、引导整个东帝汶的舆论态势。
说起来,杰科岛通讯社倒是后发先至,成为第一家入驻杰科岛的企业,最先开始在岛上筹建办公楼,以及人事安排。
杰科岛封闭多年,岛上植被丰茂,自然环境绝佳,加上林寒特意要求保持岛上的基本生态环境,禁止违规排放与任何不必要的砍伐。
所以从一开始,杰科岛通讯社以及后续的几家以“杰科岛”命名的公司,都秉承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来到岛上。
通讯社的事情交给阿玛拉,林寒则联系陈之贤,让他准备筹建“杰科岛石油工业公司”。
石油公司是“杰科岛计划”前期最重要的一步,它几乎牵扯到东帝汶社会的方方面面,所以它的利益捆绑也十分复杂。
最大的股东自然还是万象科技,占股70%,其次是华夏石油以66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油田十分之一的股权,最终持股十分之一。
然后是东帝汶中央政府、劳滕省省政府、陈之贤、社会党党产、民主社会党党产、独立革命阵线、华人商会、东帝汶政要……
由于这些股东都没怎么实际出资,使得林寒的认缴出资远高于其持有股份,一番账算下来,相当于石油公司欠了林寒1.32亿美元。
算上华夏石油的6600万美元,这个油田差不到让他赚了2亿美元,资金又宽裕了许多。
在石油公司组建的过程中,依然有一小撮别有用心的媒体机构,或明或暗地散布着负面消息,或者作嘲讽之态,抨击当局和林寒。
对此,尼古罗·阿玛拉的反应十分迅速。让还没有正式成立的杰科岛通讯社,当即发表了第一篇新闻报道:
《专家:东帝汶今年的GDP增长率将位居世界第一》
……
第161章 前往堪培拉
东帝汶全国一百多万人,一年GDP十几亿美元,现在“杰科岛计划”一出,翻云覆雨地牵动了至少一亿美元的资金,相当于东帝汶至少五年的外资投入,这还不算后续的潜在影响力。
加上东帝汶发展起步,原本的GDP增速就相当之高,今年的GDP涨幅突破20%简直不要太轻松。
仅从比例上看,确实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
这篇报道由尼古罗·阿玛拉亲自执笔署名,事实罗列、逻辑推理清晰明了,语气则略显夸张,大肆赞扬了东帝汶政府当局的英明决定,同时对先前的那些媒体打脸啪啪啪。
这篇报道的有力反击,加上官方力量的运作,那一小撮媒体当即又被胖揍一顿,顿时老实了许多。
劳滕农业、杰科岛石油工业、杰科岛通讯逐渐成形。林寒则又通过华夏石油公司的牵线,联系到了华夏工行的一位高管。
华夏石油、华夏工行,两者都是华夏的顶级国企,长年盘踞世界五百强前几名,堪称世界级的工商业巨擘。
林寒之所以联系华夏工行,却是准备在东帝汶成立一家银行。
目前东帝汶只有三家外国银行,其中最大的是来自澳大利亚的澳新银行,即便如此,其累积资金也只有八千万美元。
以后的东帝汶,必然会长期保持经济高速发展的态势,前途一片光明。在这种情况下,金融业、银行业的需求也必然迅速膨胀,成为最新最热的增长点。
自己掀起的高潮,总不能让别人截胡。
于是,经过和华夏工行的一番沟通、洽谈,双方约定,在东帝汶共同成立一家银行,名为“杰科岛银行”。
杰科岛银行的初始资本为八千万美元,其中林寒出资六千万美元,华夏工行出资一千五百万美元,以及东帝汶中央政府的五百万美元。
银行刚一成立,当即就成为东帝汶最大的银行,总部设在杰科岛,同时在帝力、圣保罗以及东帝汶西部地区设置了一共四个支行。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