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的大冒险》票房火爆让美国媒体一片沸腾。
严格来说,这不是一部制作精良的大片,剧情上也没有高氵朝迭起,就是几个孩子在魔法学校的冒险故事。
专业的电影杂志和影评人给出的评价普遍不高。
《华盛顿邮报》的报道指出影片有效地保留书中精彩的魔法世界的内容,同时也复制了原著中的幽默有趣的风格。
美国《周刊》杂志认为这是一个笨拙的魔法之旅,虽然电影的情节与原著相符,但作为电影缺乏了角色最鲜明的特色塑造,造成了不可思议的缺失特征。
各方评价不一。
有媒体分析了影片票房火爆的原因。
原著小说的影响力不容忽视,《小雪的大冒险》在美国出版时上过《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的榜首。
这两年一直挂在排行榜上,培养了一批忠实的读者。
从亚洲和欧洲传来的好口碑是吸引美国观众的原因之一,前期的宣传造势为影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这类题材的影片老少皆宜,适合全家人观看。
《小雪的大冒险》被评为PG级,普通级别的电影,十三岁以下的孩子可以在家长的陪同下观看。
还有一点,这个档期没有好莱坞大片上映,避免了激烈的竞争。
消息传到国内,国内媒体比美国媒体还要兴奋。
《卧虎藏龙》在北美用了大半年才拿到上亿美元的票房,《小雪的大冒险》只用了四天时间就打破了这个纪录。
华国电视台在新闻上做了报道,国产电影走出国门,在好莱坞获得巨大成功。
票房只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以往都是好莱坞大片碾压国产电影,这次总算是反攻了回去,怎么能不兴奋。
有实力的媒体派记者赶赴美国搜集第一手资料,采访在美国宣传的赵莉颖,去不了美国的记者涌向了好梦公司。
《小雪的大冒险》在欧洲获得成功,也没有引起这么大的轰动。
这很正常,美国是世界电影产业的中心,大家普遍认为电影只有在美国获得成功才算是真正的成功。
好梦公司第一时间召开了记者会,向媒体说明情况。
同时邀请参与投资《小雪的大冒险》项目的影视公司的成员出席,这些影视公司出了钱,风光的时候不能忘了人家。
这只是表面的风光,好梦公司实际上从中获得的收益没有那么多。
在北美电影市场的发行上,院线和制片方之间的票房分账比例不固定。
第一周,制片方占百分之七十,院线是百分之三十;第二周,制片方占百分之六十,院线是百分之四十;第三周,制片方占百分之四十,院线是百分之六十。
也就是说,电影上映的时间越长,院线拿到的票房分账比例越高。
这是为了鼓励院线尽可能长时间的放映影片。
院线拿走自己那部分后,剩下的收益由美国的发行公司、英国的电影公司和好梦公司三家按照事先约定的比例分账。
其中,美国的发行公司占比最大。
发行公司要联系各大院线,为影片做宣传,光是在北美地区的宣传公关费用就高达两千万美金,由发行公司支付。
否则《小雪的大冒险》不可能在三千多家影院同时上映。
好梦公司最终大概只能分到北美总票房的百分之十五左右,即便如此,也有至少三千万美金了。
再加上亚洲和欧洲的票房,这部影片给好梦公司带来了丰厚的收益。
不光能缓解公司的资金压力,还能让公司的规模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林总,您觉得国产电影离好莱坞还有多远?”有记者提问道。
“《小雪的大冒险》在北美取得好成绩值得祝贺,同时也要看到国产电影的整体水平还比较低,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林子轩回应道。
“您估计多长时间我们能赶上好莱坞?”记者追问道。
“怎么说呢,这不是一年两年,或者三年五年的事情,与其想着追赶好莱坞,不如脚踏实地的把眼前的工作做好,把基础打牢。”林子轩如此说道,“我相信,将来会有那么一天的。”
有句话他没说,那一天或许会很遥远。
------------
第七百三十八章 婚礼
京城友谊宾馆,一场婚礼正在进行。
张国粒是婚礼的主持人,冯晓刚和葛尤是证婚人,伴郎和伴娘都是圈内明星,伴娘有徐晶蕾和高园园等人,伴郎包括夏宇和黄勃。
参加婚礼的多是演艺圈的大腕,像是姜闻、陈导明和刘晓青。
“我还记得当初小玲到剧组做剧务,每天起早贪黑,没有怨言,她热爱这个行业,所以才能走到这一步,这些年,可以说,我们是看着她长大的。”张国粒站在台上,回忆道,“好了,今天不是颁奖典礼,是小玲的大喜日子,让我们祝福这对新人幸福恩爱,白头偕老。”
底下的宾客举杯祝贺,婚礼正式开始。
这是林晓玲和刘扬的婚礼,他们没想要大办,只邀请了圈内好友。
即便如此,以林子轩和林晓玲兄妹俩在演艺圈的地位,来的明星也不少,光是好梦公司旗下的演员就有好几十位。
还有电影学院的关系,林晓玲的导师郑洞添,相熟的老师和同学。
在导演圈子里,第五代和第六代导演也来了一些。
毫不夸张的说,就算是电视金莺奖和电影金牛奖的颁奖典礼也凑不齐这些人,这就是交情和面子。
宴会厅内没有记者,这是一场不对外公开的婚礼。
除了圈内人,林晓玲和刘扬的家人亲戚也在其中。
林子轩和慕姗姗坐在台下的第一张圆桌上,身旁是林伯清和郑秀莲,以及刘扬的父母,小雪作为花童,站在姑姑身前。
小雪很喜欢这个身份,头上带着花环,手上提着花篮,一脸认真的小模样。
这大半年来,林晓玲不光筹备婚礼,还在主导青年导演扶助基金,投资了不少她看好的项目,发掘了一批年轻导演。
有成功也有失败。
青年导演的第一部电影成功的概率不高,以练手为主,主要是看这位导演的潜力和毅力,两者缺一不可。
不能失败一次就放弃,那没有培养的价值。
林子轩很少介入基金的运作,他希望形成一种相对公平的选拔机制,给那些青年导演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
等到了一定阶段,可以创立青年导演电影展或者电影节。
这是换代,国内的电影圈子需要新鲜血液,不能一直由第五代导演把持,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
从这个角度讲,林晓玲的工作相当重要。
与此同时,林晓玲还成了《舌尖上的华国》的总监制。
她没有时间四处跑,做不了现场导演,却有着丰富的纪录片制作经验,能确保这部纪录片的艺术水准。
《舌尖上的华国》第一季共有九集,慕姗姗是总策划,林晓玲是总监制。
“各位来宾,各位先生和女士们,大家好!非常荣幸,受新郎和新娘的委托,由我们担任他们的证婚人,”冯晓刚拿着话筒,高声说道。
“我也很荣幸,俩人走到一块不容易,以后要好好过日子。”葛尤接茬道。
“看到今天小玲结婚,我就想起小林和小慕结婚那时候,也是咱们几个人帮着张罗,有好些年头了,真是不容易啊。”冯晓刚感叹道。
“可不是么?这都成咱们的第二职业了。”葛尤玩笑道。
台下的宾客发出笑声,能请动这两位做证婚人的机会可不多。
林子轩和慕姗姗会心一笑,他们的婚礼非常简单,没这么隆重,就是一群好朋友聚在一起吃吃喝喝。
也很少送礼,送的多是暖水瓶和枕头被套什么的,不值什么钱,主要是情谊。
贾章柯坐在其中一张圆桌上,身旁是电影学院同一届的一帮同学。
在电影学院九三界的同学中,导演系出了林晓玲,文学系出了贾章柯,表演系出了徐晶蕾,这三人的名气最大。
林晓玲和贾章柯成了国际知名的导演,国内第六代导演的领军人物。
贾章柯带着妻子过来,他在九九年和电影学院摄影系毕业的一位摄影师结婚。
“老贾,你们在学校弄得那个电影实验小组,现在已经成为传说了,出了两位国际大导演啊。”有同学感触道。
电影学院流传着很多传说,引得刚入学的新生们心驰神往。
贾章柯和林晓玲组建的青年实验电影小组,刚开始只是一群人对电影的讨论,后来一起拍片子,再后来就成为了传说。
“什么传说啊,还早着呢。”贾章柯摆摆手,不以为意道。
他今年三十二岁,拍了三部长片,在国际上拿了一些奖,获得了认可,被欧洲电影人评为华国最具潜力的青年导演。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