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文艺生活 (薪越)



“我们无从猜想这两人在大学里度过了怎样的青春时光,京城广播学院的林**上留下了多少欢声笑语,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毕业后他们走在了一起,这一期我要说的正是慕姗姗,林子轩背后的女人。”

文章的配图是林子轩和慕姗姗当年在纽约的合影。

两人对着镜头露出灿烂的笑容,身后的背景是纽约的世贸大厦。
------------

第六百九十九章 敲门砖

孟净的这个专题以人物为主线,每一期介绍一位好梦公司的重量级人物。

这些人物之间产生不同的交集。

这种交叉描述的方式极大丰富了专题的内容,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人物影像,给读者一种立体感和层次感。

前三期分别写了林子轩、葛尤和冯晓刚的早年生活,一直到他们相遇。

“据说三人第一次相遇是在一家小饭馆,那家饭馆早已被拆除,消失在京城年复一年的城市建设中,老板不知所踪,我们无法了解他们当时谈了些什么,是意气相投,相见恨晚,还是说只是一场普通的饭局。”

文章中出现诸多类似猜想式的语句,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专题的题目叫做《文艺的生活》,每一篇都有一个副标题,指明所写的人物,下面有若干小标题,代表所写的故事。

在每一期结束的时候有一个预告,说出下一期的内容。

第四期写的是慕姗姗,第五期是张国粒,好梦公司的那些人够她写大半年的。

这的确是个很大的题目。

如果孟净把所有人物写一遍,内容涉及到大半个京城演艺圈,相当于把九十年代演艺圈的重大事件都囊括了进去。

“有点意思,这记者看来野心不小啊。”林子轩评价道。

以前不是没有人写过林子轩和好梦公司的报导,但大多非常零散,娱乐新闻注重时效性,当下发生的热点才是读者的最爱。

很少有人通过这种方式系统的梳理演艺圈的过往。

即便是有,也是把重点放在好梦公司的发展上,就像一个娱乐王国的诞生。

孟净的切入点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张生活的大网,人是生活的载体。

这符合《叁联生活周刊》的风格,它不是一本快餐类的杂志。

“我对这记者有印象,看过她的报导,挺有想法的年轻人。”慕姗姗赞赏道。

“让公司的人关注一下吧,看看再说。”林子轩决定道。

这个专题对好梦公司没有恶意,或者说是在替他们宣传,如果在读者中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就值得重视。

甚至是为孟净提供一些独家的新闻素材扩充专题的内容。

影视公司和记者之间是合作的关系,娱乐记者和影评人依附于这个圈子,是影视产业不可或缺的一环。

林子轩没有控制舆论的意思,在国内的环境下,根本不可能。

在西方,一些娱乐大亨既是电影公司的老板,旗下又有电视台和报纸,能够引导和控制舆论的风向。

国内的纸媒和电视台基本上都是国有企业,好梦公司只能稍加引导。

不过网络等新兴媒体在逐渐兴起,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纸媒终将走向没落。

林子轩有加大在网络行业投资的想法,算是未雨绸缪。

孟净正在调查走访的路上,她这次调查的对象是好梦公司的第四号人物于东。

于东当年是京城电影制片厂最年轻的副科级干部,深受厂长韩三评的重用,前景一片光明。

谁都没有想到他会毅然辞职,抛弃铁饭碗,加入好梦公司。

当时的好梦公司只是众多影视公司的一员,各方面并不算突出。

很难说这个选择是对是错,如果于东留在京城电影制片厂,加入华影集团,可能是另一种光景。

如今于东引领着国内最大的民营影视公司走在了国际化的路上。

孟净想了解于东做出选择的原因,是为了理想和抱负,还是有其他的内情。

这时候,她接到了一个电话。

“孟净小姐,你好,我是好梦公司公关部门的负责人,秦鸣。我们注意到你最近写的一篇有关我们公司的文章,感谢你客观负责的态度,如果有需要,我们愿意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手机里,传来一个温和的声音。

“秦经理,我能给林总做个专访么?”孟净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作为一名娱记,孟净知道秦鸣,公关部门就是负责和媒体打交道。

孟净做这个专题一方面是觉得有意思,同时也想引起好梦公司的注意。

就像是一块敲门砖,这比跑到好梦公司自报家门成功的几率更大,她证明了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价值。

在她的印象里,秦鸣是一个八面玲珑的人,做事滴水不漏。

处理过好梦公司多次的新闻危机,和各家媒体保持良好的关系。

“我会把这点转告给林总,随后再回复你。”秦鸣回应道。

“那于总呢?我正在写一篇有关于总的报导。”孟净退而求其次,争取道。

“我会查一下于总近期的日程安排,咱们保持联络。”秦鸣如此说道。

于东是好梦公司的总经理,负责公司的对外事务,很多事情都由于东出面,他的专访比较好安排。

挂了手机,孟净精神振奋。

她和好梦公司搭上线了,只要维系好这层关系,逐步接触到好梦公司的高层,以后就有机会采访到林子轩。

想在娱记的圈子里混出头,需要一张庞大的人际关系网,否则那些明星大腕为什么要给你面子,接受采访。

这样的关系往往需要多年的经营,孟净入行不过两三年,人脉是她的劣势。

林子轩没有答应孟净的专访,主要是心态使然,他更愿意站在幕后。

而且,如今的演艺圈纷扰太多。

九十年代的演艺圈较为保守,很多事情都是圈内人心里明白,圈外人看热闹。

现在风气开放,资讯发达,媒体把圈子里的一些潜规则曝光了出来。

比如艺校招生,演员签订的霸王合同,奖项黑幕,打压和陷害,新人为上位牺牲色相,影视公司拖欠工资和暴力犯罪等等。

民众感觉这个圈子太乱,就有了娱乐圈是大染缸的说法。

这些乱象一直存在,每个行业都是如此,有光明就有黑暗,很难杜绝,尤其是牵扯到利益纷争的时候。

进入新世纪,随着资本的大量涌入,影视产业涉及到的利益越来越大,在各方的角力下,这种乱象只会愈演愈烈。

好梦公司身在其中,林子轩从容应对。
------------

第七百章 教育

七月二日,周星持的《少林足球》在香江举行首映式。

暑期档是电影市场最好的档期之一,虽然没拿到内地电影局的批文,周星持还是坚持影片在香江上映。

首映式的声势浩大。

除了香江的媒体和电影人,更有内地媒体组团前往香江对首映式全程报导,由此可见周星持的影响力。

为了《少林足球》的宣传,周星持邀请刘德桦演唱影片的主题曲。

这场首映式成了香江影坛上半年的一桩盛事。

黄勃作为好梦公司的代表参加了首映式,和周星持合影,《我的野蛮女友》让他有了一定的名气。

由于同样是走喜剧路线,香江记者问起黄勃对周星持的看法。

“周导是圈内的前辈,形成了自己的表演风格,塑造了众多经典形象,值得我们学习。”黄勃中规中矩的回答道。

“在搞笑方面,你觉得周星持和内地的葛尤谁更强?”有记者提问道。

“他们是两种不同的表演风格,如果说周导是搞笑天王,那葛老师就是幽默大师,都是我的榜样。”黄勃想了想,回应道。

“你认为《少林足球》好看么?”记者追问道。

“好看,和周导以前的影片一样好看。”黄勃如此说道。

《少林足球》的首映式结束后,香江媒体和影评人评价不一,有褒有贬。

有人追捧这是周驰持的转型之作,向电影大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在这部戏里,周星持自编自导自演,还是监制,从选演员到写剧本,再到电影制作的每一个环节,他都亲自把关。

这部电影可以说是周星持意志的体现。

在《少林足球》里他减少了招牌式的无厘头表演,没有了疯癫的喜剧效果,转而使用了大量的电脑特效。

影片花费一千五百万港币制作了超过四百个特效镜头。

周星持想通过这部片子扩展自己的影响面,打入国际市场,他以往无厘头的表演只适合港台和东南亚等小范围的观众群体。

欧美各国的观众很难接受,他有意识的在拍让所有人都能看明白的片子。

足球是一项在世界各地影响力极大的运动,和功夫结合起来,会有看头。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