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文艺生活 (薪越)



一方面是专心拍戏,不受外界打搅,另一方面是为了保持一种神秘感。

《卧虎藏龙》是小说改编成电影,大家知道故事情节,没有必要保密。

《英雄》投资一亿五千万人民币,聚集了一批国内最优秀的演员,冯晓刚执导,这些因素吸引着大众的关注。

越是神秘越能激发民众的好奇心。

娱乐记者为了报刊杂志的销量,也会费尽心思的挖掘《英雄》的内幕和新闻。

可以说,《英雄》的主创人员都是他们重点追踪的对象。

不过,剧组的预防措施做的相当到位,演员进组后吃穿住行都由剧组负责,隔绝了和媒体见面的机会。

就连冯晓刚前往医院探望傅标都是偷偷摸摸。

这不是说《英雄》不宣传,而是要按照好梦公司的节奏宣传。

时不时的对记者开放,给上一点宣传材料,保持话题热度,到了影片上映,再来一轮大规模的宣传攻势。

孟净的年纪不大,心气却不小。

她采访过不少演艺圈的知名人物,风格偏于理性,稍微带点嘲讽和刻薄。

她认为自己虽说是娱记,但应该用冷眼旁观的心态看待这个圈子,不盲从不迷恋,也不厌恶,就是客观的报导。

不论采访对象是不是大腕儿,该问什么就问什么,不回避。

话是这么说,不过她对今天的采访对象还是有些头疼。

这恐怕是娱乐记者共同的看法。

如果说起国内的娱乐记者最不愿意采访的明星,前三名一定是姜闻、陈导明和王志闻,这三人不按套路出牌。

姜闻面对记者咄咄逼人,经常把记者反问的哑口无言,采访像是打仗。

陈导明非常严肃认真,总是习惯性的纠正记者提出的低级问题,顺便对记者进行一番思想教育,像是上课。

比如你们娱记要有文化,要有社会责任感。

王志闻更是出名的难搞,面对记者老是板起面孔,还质疑记者的专业性。

如今这仨人凑在一块儿拍戏,娱乐记者的内心是崩溃的。

记者不是说真的不想采访,这仨人每一个都是大新闻,只是有些担心。

他们既想拿到独家新闻,又要面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在来之前,对自己要提的问题再三琢磨,做足功课。

孟净看着本子上自己要问的问题,感觉还可以。

眼下读者最关注的是《英雄》能不能像《卧虎藏龙》那样登上奥斯卡,这个问题想必很多记者都会问。

还有《英雄》和《卧虎藏龙》的不同之处和票房预期等等。

孟净觉得这些问题问的太早了,让导演和演员怎么回答,再说,老是把两部电影拿来比较,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

她的切入点是故事和演员。

这是个什么样的故事,一帮国内最优秀的演员在这个故事里的位置,发挥的空间,这才是电影的根本。

姜闻、陈导明、王志闻、俞菲鸿和徐晶蕾,这是超豪华的阵容。

孟净有些遗憾,她更希望来一次专访,对导演和每位演员单独采访,挖掘《英雄》背后更深层次的东西。

好梦公司拍这部片子是跟风还是有志于让国产大片走向世界。

公司老板林子轩和电影主创人员内心的真实想法。

但她知道这个可能性不大,《叁联生活周刊》和好梦公司的关系不太好。

由于要坚持格调,她对《我的野蛮女友》进行过嘲讽,认为那是一部平庸煽情的商业片,导演向市场妥协,失去了作为文艺工作者的诚恳态度。

批判票房大卖的商业片容易引起知识分子群体的共鸣。

同时,她对葛尤的《卡拉是条狗》赞誉有加,文艺片才是小资人群的最爱。

孟净知道自己的读者是哪类人,她写的东西要和杂志的风格保持一致。

好梦公司有自己相熟的媒体和记者,即便有专访也会交给那些记者。

这是孟净郁闷的地方,好梦公司已经成为内地娱乐圈的风向标,这两年娱乐圈的大新闻几乎都和好梦公司有关。

拿不到第一手材料和独家采访,怎么能在娱记的圈子里出人头地。

她最想采访的还是林子轩,林子轩可是这个圈子里的风云人物,从九十年代至今,林子轩既是亲历者,也是创造者。

采访林子轩,就是揭开这十年来国内影视行业的发展史。

对于娱乐记者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或者说,只要拿到林子轩的专访,就能一战成名。

只不过,林子轩的专访极少,九五年年底,在《当代电影》上曾经有过一篇对林子轩的专访,那时好梦公司刚刚站稳脚跟。

事实证明,那篇专访很有前瞻性。

认为好梦公司为民营电影公司找到了一条成功的路子,值得借鉴。

孟净在心里给自己定下目标,她要拿到林子轩的下一个专访。
------------

第六百九十四章 片场

孟净来到京郊怀柔的影视基地,经过检查后进入了《英雄》的片场。

这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影视基地,由京城电视艺术中心负责管理。

虽说艺术中心这两年在走下坡路,不过仅是影视基地的收入就足以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这是李虹的业绩之一。

好梦公司的影视剧大多在这个基地拍摄,都是老交情了。

影视基地为《英雄》剧组提供了各种便利,包括搭建一座古代的宫殿,改造各种设施,派人隔离片场,不允许外人进入。

光是前期的准备工作就用了小半年。

当然,影视基地也有收获,电影拍完后,这些宫殿设施都成了基地的产业,可以反复使用,或者设为景点供游客参观。

《英雄》剧组在影视基地的拍摄接近尾声,下个月前往敦煌拍外景。

这是剧组对媒体开放的主要原因。

一旦出外景,要一两个月的时间,在离开京城前,宣传一拨。

孟净和其他记者一起进入片场,看到数百名穿着黑色盔甲的士兵正在操练,一边喊口号,一边迈着步子。

声音和动作整齐划一,有一种凛然的气势。

“他们已经练了将近两个月,姜导还不满意,说是没有杀气,不够剽悍。”好梦公司的宣传人员介绍道,“如果还不行的话,那只能等剧组拍完外景再补拍这一段了。”

姜闻在剧组里除了是演员,还挂了个艺术指导的头衔。

《英雄》说是冯晓刚执导,其实是两人联合执导,谁让姜闻被总局给禁了呢。

姜闻对待电影相当严格,这部戏那么大的投资,能让他可着劲的花钱。

这些士兵可不是群众演员,而是真正的士兵,从部队上借来的,体格健壮,声音洪亮,纪律性强。

要是让群众演员这么天天训练,估计坚持下来的没有几个。

在国内,拍摄一些大场面,尤其是战争片,剧组会请求部队协助,姜闻出身部队大院,有这层关系。

他拍《阳光灿烂的日子》那会,不仅找军营当训练场地,还借来了几辆坦克。

孟净认真的观察着片场,除了那些士兵,还有上百人不停的忙碌,粗略估计,整个片场超过五百人。

不远处的宫殿内,有喧闹声传出,应该正在拍戏。

她到其他剧组探过班,和《英雄》相比,实在太寒酸,至少从制作规模上讲,《英雄》是名副其实的国产大片。

好梦公司的工作人员把记者领到一处供演员休息的房间。

等一会将在这里举行半个小时左右的记者会,记者们可以拍照,但不能妨碍到剧组的正常工作。

孟净掏出相机,对着片场的建筑拍了几张照片。

这些建筑给人古朴浑厚的感觉,是依照历史文献中记载的古建筑仿造而成,虽然采用的是现代的材料,缺少历史感,但总算有模有样了。

不是说拿一个近代的东西充数,比较尊重历史。

十几分钟后,冯晓刚带着几个人匆忙的赶过来,和记者们打招呼。

“不好意思,耽搁了,让你们久等了。”冯晓刚客气道。

记者们发现让他们头疼的几位主演没有出现,冯晓刚带过来的都是幕后人员。

姜闻不大愿意搭理记者,再说,他还在被禁期间,如果和记者闹出不愉快,影响不好,这种事情交给冯晓刚处理就行。

陈导明和王志闻对宣传的兴趣不大,片子才刚开始拍,没什么可说的。

记者根本不了解电影,也问不出有意思的问题。

就这样,冯晓刚过来救场,总要有人撑场面,和他一起的是武术指导程晓东。

“冯导,您的这部《英雄》是瞄准奥斯卡么?”有记者直接问道,“有评论说《卧虎藏龙》是拍给西方人看的,您觉得呢?您在拍戏的时候会考虑西方观众的感受么?”

“这个,让我怎么说呢,我要说不想要奥斯卡,你们肯定在心里骂我虚伪。”冯晓刚回应道,“你们想想,这么大投资一部戏,靠国内的票房肯定收不回成本,只能卖到国外去。”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