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文艺生活 (薪越)



京城有好几万群众演员,都是这么苦熬着。

群演的圈子人员驳杂,流动性大,今儿还在一块演戏,明个就再也见不着了。

王保强见惯了这种场景,身边的人换了好几拨,当初一起蹲在树底下吹牛笑闹的人,已经各自谋生了。

有人告诉他你这模样成不了明星,好心劝他回家,还有人让他别做武行了,弄得一身伤,到老了活受罪。

听到这些话,王保强只是笑笑,还是会去跑龙套。

他知道人家说的有道理,这些日子让他明白不是说坚持就一定能成为明星,还有很多的原因。

比如本来有个有台词的角色,可导演一听他说话的口音就给否决了。

有的导演嫌弃他太木讷,没表情,演不好戏。

更别说是机遇了,为了适应这个圈子,王保强尝试着改变自己。

眼看着就到冬天了,京城的天气一天天的凉下来,冬天跑龙套更受罪,不少群众演员准备着离开。

春去冬来,四季更替,群众演员也是如此。

这一天,王保强照旧来到京城电影制片厂门口,看着招聘群演的告示。

他现在已经能分清楚这些告示之间的区别了。

有些看了也没用,人家要求高,特别是大剧组,都要相貌端正,有表演经验。

只有那些小剧组不挑人,去了就能选上,还有些纯粹就是骗子。

他看到一张招聘告示,上面写着电影《盲井》,招男演员一名,十六到十八岁之间,有无表演经验均可。

王保强觉得这个适合自己,看了试镜的地点,就在附近,他走了过去。

李洋从好梦公司获得了投资,一百五十万,超出了他的预期。

他拿着这个本子找了不少投资人,没人愿意投资,他甚至想过自己筹钱来拍,向家人和朋友借钱,有个五十万就能拍出来。

这部片子没有大场面,就是平常的生活,也不需要大明星,演员越普通越好。

除了矿井不好找,其他都能凑合。

他给了好梦公司一份拍摄计划,在资金一栏上写的是一百万,林晓玲觉得想要拍出一部有品质的影片,不能凑合。

打动林晓玲的除了剧本本身,还有拍摄方式。

李洋准备用拍摄纪录片的方式来拍电影,用写实的手法客观的记录整个故事,尽量减少表演的痕迹。

他选择使用非职业演员。

林晓玲就是拍纪录片起家,熟悉这种套路,但她不同意完全使用非职业演员。

非职业演员的好处是表演原生态,没有斧凿的痕迹,不过在需要爆发强烈情感冲突的时候,往往表演不到位。

就像在《回家》中,如果用非职业演员,内心戏不会那么的深刻。

她建议李洋采用职业演员和非职业演员混搭的做法,这是她的经验之谈。

有了资金,在好梦公司的协助下,李洋去外地看了几座煤矿,有正规的煤矿,也有私人的小煤窑。

剧本情节需要进入井下拍摄,公司建议在正规煤矿拍摄,安全上有保障。

李洋为了写实选择了私人小煤窑,他们没敢和矿主说在拍什么片子,只说是一部描写煤矿工人日常生活的影片。

矿主没仔细打听,只要给钱就行,一个月二十万。

回到京城,李洋开始寻找合适的演员,职业演员好找,好梦公司就有,非职业演员就要从群众演员里挑了。

元凤鸣这个角色十六岁,家境贫困,父亲外出半年未归,只好辍学打工。

就是个普通的农村孩子,性格老实,心地善良,不善言辞。

李洋在一家宾馆里租了间房子,试镜前来的群众演员。

由于招聘告示上的要求简单,不少群众演员都跑来试试,有人都二十好几了,非说自己才十八岁。

有得一脸机灵样,拼命表现自己的表演经验,还有人恳求导演给次机会。

几天下来,李洋见了数百名群众演员,绝大部分直接给剔除了,只有几个人让他有印象,可又觉得不对路。

这是一种感觉,很难说清楚。

他揉了揉眉头,等着下一批试镜的群演。

王保强和其他几名群演一块进来,他前些天在工地干活,今儿才得空。

他穿着一身破旧的灰色运动服,是和他住在一个院子的服装小贩送给他的,衣服厚实,干活耐磨,不怕脏。

他的个子矮,站在其他人后面,只从人缝里露出一张脸。

群众演员太多,李洋不可能一个个试镜,一回来上四五个。

先看外型,模样高大周正的,眼神机灵的,穿着打扮时髦的,通通不要。

到煤窑上打工,下井挖煤,不是说非要土拉吧唧的,只是这个角色要带着土气,或者叫做质朴的气息。

李洋扫了一眼,前面的几个人都不合适,然后,他看到了一张脸。

“后面那位小兄弟,你往前站站。”李洋指着王保强说道。

王保强挤了挤,站在了李洋面前。

李洋打量了一番,这个形象和他脑海里的元凤鸣有些重合。

“你叫什么名字?”李洋询问道。

“我叫王保强。”王保强努力的用普通话回答。

他吃过亏,练过普通话,虽然说的不标准,好在有模有样了。

李洋翻了翻面前的一叠纸,这是群演们填写的表格,找到了王保强。

“你用家乡话随便说几句,说什么都行。”李洋要求道。

王保强愣了愣,不过既然导演这么说了,他就用家乡话介绍了自己。

李洋听完,觉得这下子味道就对了,他把其他人打发走,和王保强聊了聊,把这件事给定了下来。

“导演,俺长的不好看,脸上有麻子,你为什么选俺啊?”王保强不解道。

“你符合我对角色的感觉。”李洋如此说道。
------------

第六百二十九章 镜子

王保强离开宾馆,走在街道上,脸上掩不住的兴奋,他觉得自己走运了。

他其实并没有弄清楚要演什么角色,但不管什么角色,他都愿意演。

“保强,你有什么要求?”刚才在宾馆里,李洋询问道。

“没要求,管饭就成。”王保强回答道。

王保强不是不懂,做了那么长时间群演,他明白这是导演问他要多少片酬。

只不过,他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谈。

按照京城的市场行情,群众演员一天是三十块,特殊群演一天八十块,如果是有台词的配角,一天至少一百块。

导演说这部戏要拍一个月,怎么着也要好几千块。

他怕自己说多了不合适,干脆不说了,人家给多少就拿多少。

在李洋看来,这就是淳朴。

他不在乎王保强有没有演技,在乎的是这人身上那种原生态的淳朴。

放在七八十年代,这种人一抓一大把,到了新世纪,身上还保留着淳朴味道的人不多了,尤其是在大城市。

社会上精明的人越来越多,机灵的孩子被称赞,老实孩子成了反面教材。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淳朴”这个词和傻联系到了一起,说一个人淳朴不见得就是一种褒奖。

李洋见了数百位群众演员,给他留下淳朴印象的不多。

有些人看外型挺朴实,一开口说话就透着一股伶俐劲,有些人或许刚进城的时候老实腼腆,但在城里待久了,也会变机灵。

王保强是最让李洋满意的一个。

王保强的戏份不重,在电影里算是配角,整部影片有四个重要角色。

两个骗子,一个受骗者和一位出卖身体的年轻女子。

故事主要围绕着骗子和受骗者展开,两个骗子伪装成王保强的亲戚,介绍王保强到煤窑挖煤,打算在井下害死王保强,从而拿到赔偿金。

但在相处的过程中,其中一个骗子良心发现。

看到王保强想起了他家里的孩子,不忍下手,和另一个骗子闹出了矛盾。

于是,两人互相猜忌,在井下发生冲突,厮打起来,死在了塌方之中,反而王保强活了下来,拿到了赔偿款。

这部戏的重点在于两个骗子的心理变化。

他们虽然是谋财害命的凶恶之徒,但偶尔心中还有一丝善念,把害人后拿到的赔偿款寄回家里,让孩子读书,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

这说明他们的人性还没有彻底泯灭。

只是,当其中一个人想要罢手的时候,另一个人变得凶狠起来。

两个骗子正如一体两面,分别代表着善与恶,王保强就像是一面镜子,这两人通过王保强映照出自己的内心世界。

重头戏在两个骗子身上。

王保强只要本色演出,把农村娃的那种青涩、腼腆和单纯展现出来。

李洋没有到农村的学校里招演员,一个太费时间,还有就是从学校里找到的孩子对演戏没有概念。

群众演员有演戏经历,知道拍戏是怎么回事,不用手把手的教。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