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文艺生活 (薪越)



国内支持电影工业论的理论家们认为这部电影是好莱坞工业化最为极致的体现,我们只要坚持走电影工业化的道路,在不久的将来,就能拍出这类好莱坞大片。

这显然和总局成立华影集团的意图不谋而合。

高层的赞誉,总局的支持,媒体和电影专家的摇旗呐喊,《泰坦尼克号》想不红都难。

《泰坦尼克号》是一部好电影,不过要非说它有多么的文艺,那是胡扯。

它能获得成功,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它的通俗,几乎没有文化上的鸿沟,每个国家的观众都能看得懂,容易引起共鸣。

仅仅是这样,还不足以让它在国内如此火爆,上层的支持才是关键。

否则让《泰坦尼克号》上映一个月就强制下档,国内票房能拿到五千万就不错了。

这正是天时地利人和。

但它给国内的电影人造成了一个误解,无论是国内的观众还是电影人,都认为《泰坦尼克号》是一部典型的奥斯卡电影,拍这样的影片有机会拿奥斯卡奖。

这导致不少国内的大导演为了冲击奥斯卡向《泰坦尼克号》学习。

其实,如果不是《泰坦尼克号》的票房太高,奥斯卡的评委根本不会理会这部电影。

林子轩和慕姗姗去看了《泰坦尼克号》,感受一下华国观众狂热的观影热潮,结束的时候,影院里有不少看哭的观众。

“尺度太大了,里面还有不少孩子呢。”慕姗姗担忧道。

“就当是接受生理卫生教育了。”林子轩调侃道。

可以想见,多年后,当这些青少年回忆起《泰坦尼克号》的时候,他们或许记不住沉船的灾难,记不住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故事,但他们一定会记住女主角裸露的躯体。
------------

第四百三十九章 直面生活

《一声叹息》下档后,冯晓刚轻松下来,要休息一阵。

这不是说6他就搁在家里休息,不到公司上班了,而是指精神上的放松,每天不用考虑那么多事儿,有时间闲聊唠嗑。

家庭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要慢慢的来。

冯晓刚是个闲不住的人,脑子里有不少有意思的点子,他在公司里和创作人员聊天,把这些点子转化成一个个故事。

这些故事兴许某一天就会被拍成电影。

作为好梦公司的领导层,冯晓刚对公司的发展相当关注。

在《卧虎藏龙》这个项目上,无论是韩三评还是王钟军都觉得林子轩玩大了,过于冒险。

但在好梦公司内部却没有不同的声音,首先是大家沟通的好。

刚开始写《卧虎藏龙》的时候,林子轩就和冯晓刚、葛尤两人说了全盘的计划,那时候他们的感觉和韩三评差不多,认为这一步走的太冒险。

林子轩就说咱们一步步的来,到时候再看,这让他们有了心理准备。

几年过去,从武侠小说到电视剧,再到用《小城之春》让俞菲鸿在欧洲影坛有了知名度,和李桉谈妥拍片事宜,整个计划按部就班的进行。

从目前来看,一切相当顺利,合乎他们的预期。

好梦公司要发展壮大,走国际化路线,拍摄商业大片,这都是必由之路。

这次投资两千五百万参与到一部大片的制作当中,无论成败,都是宝贵的经验。

其次,林子轩以往的成功给了他们信心,虽然不能说是盲目的相信林子轩,但在林子轩没失败之前,他们没有怀疑的理由。

最后,三人朋友多年,彼此知根知底,这点信任还是有的。

再说了,林子轩的身价不菲,作为畅销书作家,光是去年的版税收入就有上千万。

粗略估计,林子轩和慕姗姗的总资产超过两千万,这还不包括他们住的四合院,投资的饭馆,以及其他无形的资产。

比如《姗姗访谈录》这块招牌就值五百万。

葛尤虽然是国内顶尖的演员,拍戏和广告的收入很高,但他的产量不高,不懂得投资理财,估计只有上千万的资产。

冯晓刚的收入来源主要是电影,除了导演的片酬还有电影票房的分账。

在《一声叹息》两千五百万的票房里,好梦公司能拿到八百万,冯晓刚分到一百万。

通过电影和公司的分红,这些年冯晓刚的总收入应该有七百多万。

可以说,他们三人都是中产阶级了,基本上不会为了钱发愁。

即便是《卧虎藏龙》真的赔了,也动摇不了他们的根基,所以,相对于韩三评和王钟军,好梦公司的领导层相当淡定。

至于于东,他为能参与到这种国际化的合作而兴奋。

既然林子轩做出了要拍《卧虎藏龙》的决定,他只要认真的执行这个计划就行了,每一个电影项目都存在着风险,不到最后谁也不知道会不会赔本。

《泰坦尼克号》当初没有人看好,就连电影公司都做好了破产的准备,可结果呢。

只能说,一切皆有可能。

这两天,冯晓刚到《回家》剧组里转了转,按照他的说法,就是看看文艺片是怎么拍的。

作为半路出家的导演,冯晓刚的导演手法一半是在剧组学的,一半是自个琢磨出来的。

从电视剧到电影,他整合了一套自己的东西,这些东西在拍娱乐片上获得了成功,不过他对文艺片没有太深刻的认知。

《一声叹息》更多的是倾注了他自身的经历,所以拍的鲜活生动。

张国粒说冯晓刚拍文艺片拍不过张亿谋,这话很实在。

过完年后,林晓玲把《回家》中1997年的戏份拍的差不多了。

犯人陶兰回到家里,引起了新的家庭矛盾。

十七年过去了,这个家庭仍然没有摆脱当年事件的影响,他们都没有走出过去的阴影。

继父这些年想的都是在陶兰回来前搬出去住,母亲一方面希望女儿回家,另一方面又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回家后的女儿。

被这个时代抛下的不只是在监狱里的陶兰,还有在监狱外的父母。

陶兰的回家打破了家里脆弱的平衡,三人处在矛盾和尴尬之中,不知道如何相处。

女警察的出现化解了这种尴尬,为了感谢女警察送陶兰回家,做母亲的张罗着晚饭,维持着这个家庭的正常运转。

似乎只有忙碌起来才能让生活继续向前,不至于停滞。

这一段在封闭空间里的戏份,最为考验演员的演技,陶兰和父母三人之间的状态,既紧张又微妙,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徐晶蕾扮演的女警察作为局外人,起到调解和润滑的作用。

这是整部戏的关键,拍好了才能感染观众,否则就是一部失败之作。

林晓玲依旧采取冷静客观的拍摄方式,就像是站在一旁看着这个家庭正在发生的事情,不带有任何的主观色彩,不参与进去。

摄影机只起到记录的作用,冷冰冰的镜头映射出现实的生活。

冯晓刚在一旁看着,能感觉到这和他的拍摄方式不同,他喜欢把嬉笑怒骂,个人感情加入到影片中,真正的沉浸进去,他的影片导演的参与度很高。

张亿谋的文艺片同样不会这么拍,在第五代导演中,张亿谋是个追求浪漫和激情的人,不会那么的写实,还是会有些戏剧性的东西。

林晓玲的这种拍摄方式是第六代导演惯常使用的手法,直面生活,冷静旁观。

如果是冯晓刚来拍这段戏,他会安排一些巧合化解这个家庭的矛盾。

比如继父发现当初冤枉了陶兰,那五块钱不是陶兰偷拿的,而是他自己的女儿偷拿的,从而让继父心怀愧疚,原谅了陶兰。

如果是张亿谋,他会通过房间里装饰的颜色衬托各人的内心,他的摄影机不是旁观,而是要拍出演员的内心世界。

在林晓玲的这个故事里,陶兰最终跪在继父面前,承认是自己偷拿了那五块钱。

为了让继父放下过去的包袱,解开心结,她愿意替于小琴保守这个秘密。

经过十七年的监狱生活,谁拿的那五块钱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个家庭需要重新开始生活,他们以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第四百四十章 简单的力量

冯晓刚把自己设想的结局和林晓玲的结局相比较,发现林晓玲的结局包?6??的意义更深。

利用一系列的巧合化解家庭矛盾,固然增加了影片的戏剧性,给观众一个相对轻松的结局,但在塑造人物上无疑是失败的,太过流于表面。

冯晓刚的影片总会在结尾处给观众一碗心灵鸡汤,迎合观众的情感需求。

这是他的电影能取得票房成功的原因之一,他知道观众想看的是什么。

至于这个结局是不是符合生活,倒不是那么重要,他擅长的是讽刺和幽默,避免出现较为沉重的戏份,这是向市场妥协的结果。

在《回家》这部影片中,随着于小琴的突然死亡,没有人能证明陶兰没拿那五块钱。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