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为如此,她觉得格外的亲切,就好像自个真的住在这儿一样。
这种情绪有助于她在影片中的发挥,和金亚琴的配合越来越默契,得到了郑洞添的表扬。
郑洞添是这部小成本电影的出品人和艺术指导,《我们俩》属于京城青年电影制片厂投资,剧本通过了总局的审查,获得了拍摄许可,是一部正规的电影。
郑洞添有丰富的导演和教学经验,对林晓玲做了细致的指导。
如今林晓玲拍戏的时候从容的多,有些指挥若定的味道了,当然,也是因为这部戏的场景简单,没有大场面,就是两个人的对手戏。
郑洞添对这部片子有自己的安排。
这种带着文艺范的小制作一般都是走电影节路线,不然会被埋没在众多的国产电影之中。
为什么国内的导演热衷于各类电影节,一个是他们想要获奖,从而扬名立万。
还和国内电影行业的现状有关,在国内主旋律电影有国家支持,不用担心上映和票房的问题,就算是赔本也有国家补贴。
文艺电影想要出头并不容易,尤其是没有大导演和大明星的影片。
这类电影只有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才能引起媒体的关注,才能证明自身的价值,院线才愿意发行和放映,才会有出头之日。
观众往往把得奖作为一部电影好坏的评判标准。
如果一部电影得了很多奖,大家就觉得这片子的质量有保障,愿意进影院观看。
以《我们俩》为例,如果不走电影节路线,哪家媒体愿意报道一部投资不到三十万,新手导演执导,不知名演员出演的低成本影片呢。
所以说,不能怪导演热衷于各大电影节,这就是国内电影行业的现状。
等到有一天媒体和观众不把奖项看的那么重要的时候,大家也就不再追捧国际电影节了。
郑洞添准备让《我们俩》参加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
这个电影节创办于1985年,获得国际电影节联盟承认,属于A类竞赛型国际电影节,也是亚洲最大的国际电影节。
它的地位没有戛纳电影节和柏林电影节重要,主要面向的是亚洲电影。
华国国内的电影人一部分像张亿谋这类大导演瞄准的是戛纳、柏林和威尼斯。
这是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这类电影节的奖项含金量重,也能让影片卖个好价钱。
稍差一点的电影人看好的是东京国际电影节或者开罗电影节,虽然奖项的分量一般,但在国内还是能拿出来唬唬人的。
再次一点的电影人参加的是地域性电影节,比如加拿大多伦多电影节,新加坡电影节等等,这类电影节关注的人不多,可总算是出国了,说出去也有面子。
剩下的电影人只能争夺国内电影节的奖项了。
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在十月下旬开幕,每年都会有华国电影人带着影片参赛。
《我们俩》这部电影在今年秋天拍完,加上后期制作应该能来得及参赛,以郑洞添的声望,推荐一部影片进入电影节的竞赛单元没什么难度。
既然是参加电影节,那就要求电影的质量要达到一定的艺术水准。
要是第一轮就被刷下来,那就太没有面儿了,也达不到宣传电影的效果。
郑洞添既是电影学院的教授,又是青年电影制片厂的厂长,本身工作就很忙,不可能一直在拍摄现场指导,还是要看林晓玲自己的努力和悟性。
他对林晓玲的要求很严格,每拍完一段素材就要给他看看,他会提出意见。
这就像批改学生作业一样,事实上就是如此,林晓玲还没毕业,还在学习之中。
拍摄间隙,有空闲的时候林子轩会和徐晶蕾聊一聊。
他既然想让徐晶蕾出演《卧虎藏龙》电影版的玉娇龙,那在这几年内就要把徐晶蕾的名气给提上去,不说在国际影坛上扬名,至少在亚洲地区要有一定的名气。
这需要大量资源的堆砌。
林子轩觉得应该让徐晶蕾心里有底,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要达到什么目标,有了目标和方向,才好向前努力,让她知道自己能做到什么程度。
徐晶蕾今年会拍一部电视剧,加上《我们俩》这部电影,能积累一定的人气。
明年还有拍摄电视剧和电影的计划,先做到在国内走红,然后再图谋国际各大电影节。
“咱们先定个小目标,比如明年拿个国内电影节的影后,后年拿个国际电影节的影后,要一步步的来,不能着急。”林子轩语重心长的说道。
我不着急,就是有点发懵。
徐晶蕾颇为无语,我大三还没上完,离毕业还远,现在谈这个“小目标”是不是太早啊。
别说国际电影节,就是国内的电影节,多少演员想拿奖都拿不着呢,怎么到您这儿像是儿戏一样,想拿就拿啊。
不过想想葛尤和夏宇,这俩人分别是戛纳电影节和威尼斯电影节的影帝,他们获奖的影片都和林子轩有关系,更别说那些从林子轩手底下走红的演员了。
奖项对林子轩来说似乎真的不是事儿。
徐晶蕾觉得林子轩说的好有道理,她竟无言以对。
只是想想林子轩设定的“小目标”,她还是有点恍惚,国际电影节的影后对演员来说是极高的荣誉了,两年后她才二十三岁,这可能么?
她不由得想起了一位影坛前辈,那就是国际影星巩莉,巩莉拿威尼斯影后是九二年,那时候巩莉已经二十七岁了。
巩莉能获得成功和张亿谋分不开,他们之间的故事已经成为了一段影坛的传奇。
那自己呢?
徐晶蕾看着面前的林子轩,觉得离他很近又很远。
------------
第三百零七章 撒开了耍
冯晓刚忙完了大学生电影节的事情,就把重心放在了新片上。
这次大学生电影节并没有给他颁发最佳导演奖,据说评委会内部争论的很厉害,主要还是文艺片和娱乐片之争。
评奖的标准是什么?是学生们的喜好还是电影的艺术性?如何兼顾两者的需求?
这是第三届大学生电影节,各种制度章程还不成熟,都有待完善。
冯晓刚没有因此而气馁,他觉得社会环境在改变,娱乐片也在改变,以后总会有机会,这就是乐观的精神,也是一种无奈。
他没时间计较这些,还要全力筹备自己的第三部贺岁片。
或许意识到这是自己的最后一部京味电影,以后也要转型了,冯晓刚决定撒开了耍。
以前拍片子为了照顾观众,总带着一点谨小慎微,就算是一个段子,也要考虑观众能不能接受,会不会太俗了。
还要考虑总局的审查,有没有犯忌讳的地方,反正不怎么舒坦,不够爽快。
这一次冯晓刚想来一个稍微有点疯的故事,把内心里憋着的东西释放出来,
当然,就算他再大胆,也不敢做出对人民不利的事情,就是借着电影小小的撒泼一回。
这个剧本讲的还是小人物的故事,里面的人都有点疯癫,或者说这是一个小人物被逼急了之后发生的事情。
老实厚道的出租车司机韩冬常年把车包租给旅行车老板阮大伟,但阮大伟却长期拖欠包车的钱九万多块,一直赖着不还。
在索要无果的情况下,韩冬把阮大伟因病住院的新加坡女朋友从医院里接了出来,试图造成一种绑架的假象,来吓唬阮大伟,要求还钱。
这和现在社会上老板拖欠民工的工资一样。
如果是普通的农民工,面对强横的老板,应该不会做这种事,更多的是默默忍受。
所以说,韩冬这个人物有点小聪明,也有点被逼疯了,做事情没想到后果。
骄横的阮大伟不相信一贯老实巴交的韩冬会真的绑架女友,还在电话里威胁韩冬,无论怎么样都不会把钱还给韩冬。
阮大伟的女友小芸知道自己的性命在然阮大伟的眼中还不值十万块钱时,一气之下和韩冬联手一起捉弄阮大伟。
这说明小芸也有点疯,她想试试自己的男朋友是在乎钱还是在乎她。
于是,他们通过电话给阮大伟点了高级酒席,全套的按摩服务,变着花样让阮大伟花钱。
这件事原本很容易解决,但在一连串的疯狂举动后,一发不可收拾,陷入了更疯狂之中。
阮大伟气急败坏,非要报复韩冬不可,他不仅报了警,还带着几个兄弟要狠狠的教训一顿韩冬,一帮人在京城展开了一场疯狂的闹剧。
这一切的背后都是为了钱。
随着社会的发展,有钱人越来越多,大家都在向钱看,为了钱可以昧着良心拖欠民工的工资,为了钱可以作奸犯科,为了钱可以贪污腐败。
这个故事用喜剧的形式讲了一个由于不到十万块钱而引发闹剧。
可以说,相对于《甲方乙方》和《不见不散》,这是冯晓刚讽刺意味最浓的一部片子。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