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文艺生活 (薪越)



这些别人能想到的事情,显不出他的本事,他要找到这部片子的宣传噱头,怎么样才能吸引观众,怎么样才能有亮点,能炒作起来。

他回想了一下美国娱乐圈的宣传手段,大多都很夸张。

美国人为了宣传电影都是极尽夸张之能事,也就是吹牛皮,什么今年夏天最爆笑的电影,最惊悚的电影等等,反正就是怎么精彩怎么说。

他们不怕牛皮吹破了丢脸,只要能赚到钱就行了。

作为商人,就不能太要面子,尤其是在进行原始积累的时候。

王钟军想到林子轩他们提到的进口美国大片的事情,一个念头在他脑海里浮现。

要想办法把好莱坞大片和《甲方乙方》联系起来,好莱坞大片肯定能吸引国内观众的注意力和好奇心,那么就把《甲方乙方》放到好莱坞大片的对立面。

在宣传上,好莱坞大片是入侵的一方,《甲方乙方》则是奋起抵抗的英雄。

要把《甲方乙方》塑造成弱小的悲情角色,无论从投资规模还是演员阵容,都不能和好莱坞大片相比,可国产电影并没有放弃,我们还在坚持。

如此能得到国内观众的同情,甚至是激起观众的爱国情怀。

让观众形成一种共识,那就是支持国产电影,就看《甲方乙方》。

这种宣传手段就叫做借势。

实际上,国内有八大电影制片厂,《甲方乙方》只是一部民营影视公司投资拍摄的片子,根本代表不了国产电影。

可观众并不知情,在其他电影制片厂宣传观念落后的同时,大肆宣传《甲方乙方》,让观众以为《甲方乙方》是抵抗好莱坞大片的唯一希望。

再说,《甲方乙方》的合作方有京城电影制片厂,有这个招牌也能唬住观众。

王钟军在心里组织了一个语言,找了一个聊天的空隙,把这个点子说了出来。

“咱们从八月份开始陆续的在报纸上挑起话题,夸大好莱坞片子的可怕程度,让读者意识到国产电影的危机,给人的感觉国产电影就不行了,这时候把《甲方乙方》塑造成一个敢于反抗的角色,就算是最后咱们的票房没有好莱坞大片高,也是虽败犹荣。”王钟军描绘道。

“钟军,你不拍电影可惜了,光是这个想法就够拍部电影了。”冯晓刚说笑道。

“会不会太邪乎了,其他电影厂会怎么看咱们?”葛尤犹豫道。

他讲究的是低调做事,不想太过高调。

按照王钟军的说法,要是在报纸上这么宣传,弄得其他八大国产电影制片厂像是摆设一样,只有你们能行,我们就是吃干饭的。

这一下子就得罪了华国大半个电影行业,以后还怎么混下去。

这时候,国有电影制片厂虽然体制僵化,陷入困境,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不是他们这种刚成立的民营影视公司能比的。

如果这些电影制片厂针对好梦公司,那想要在电影圈混下去就难了。

电影制片厂只要卡死了出品和发行的渠道,好梦公司就算拍出来片子也没法在影院放映。

“这个我倒是没想到,是我考虑不周。”王钟军不好意思道。

林子轩看了看王钟军,心想人家能够成功绝不是浪得虚名,也是有真本事的,光是借势炒作这一点就非常有想法。

“王总说的也是一个办法,这样吧,咱们把这个宣传方案先给韩厂长看看,要是京影厂不在意,那咱们就这么宣传,要是他们不同意,那就算了。”林子轩决定道,“就算京影厂同意,宣传的时候也要注意一点,别太刺激其他电影厂。”

“这样的话,我要加把劲了,不然到时候输的太惨那脸就丢大了。”冯晓刚自嘲道。

“敢情你一直都没认真啊,冯哥,这可不行,要扣工资。”林子轩调侃道。

其实,这是冯晓刚的第一部电影,他比谁都看重,费尽了心力。

众人说笑一番,中午吃了顿饭,王钟军和这个圈子的联系更为紧密了。

韩三评拿到了好梦公司提出的一份宣传方案,他一下子就看出了其中的亮点,在其他电影厂对好莱坞大片忧心忡忡的时候,好梦公司却想利用好莱坞大片造势。

这是一个大胆的想法。

无论最后能不能在票房上击败好莱坞大片,这部电影和这家公司都会引起观众的关注。

这个宣传方案创意十足,可惜京影厂树大招风,他输不起,如果他敢这么宣传京影厂的电影,到时候一旦票房惨败,那他的位子都可能坐不稳。

还会给上面的领导一种不稳重,浮夸的印象。

也就是好梦公司是一家民营企业,没有负担,才能这么搏一搏。

赢了会成为英雄,输了也是虽败犹荣,这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韩三评对这份宣传方案没有意见,《甲方乙方》有京影厂的投资,票房大卖是他的业绩,失败了就推到好梦公司身上,对他没有太大损失。

至于其他电影制片厂,还管不到京城来,他有这个底气。
------------

第二百二十八章 走向世界

七月底,有位法国汉学家来到京城,找到林子轩,要翻译《活着》这部小说。

汉学家一般是指从事华国古代、近代或现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外国学者,这是一个统称,这位汉学家精通汉语。

由于张亿谋的电影在法国戛纳电影节上获奖,在法国引起不小的反响。

《活着》虽然在国内被禁映,可海外的版权卖的非常好,并在不少国家和地区已经上映。

5月18日在法国上映,5月26日在荷兰上映,6月30日在香江上映,7月28日在德国上映,以后还会陆续在其他国家上映。

尤其是在法国和荷兰,《活着》的电影得到了很多好评。

这和《活着》展现的历史背景有很大关系,整部电影从华国的四十年代一直到八十年代,可以说全方位的展现了华国城镇的历史风貌和时代变迁。

这是张亿谋擅长的方面,把小人物的故事融入到宏大的历史背景之中。

外国观众通过这部电影可以大略的了解这几十年来华国国内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他们把这部电影当作了了解那个东方国家的历史纪录片。

当然,他们在看电影的时候难免带着猎奇的心态,想看看一个不一样的生活方式。

吸引他们的还有一点就是《活着》的故事本身,通过福贵这个人物的遭遇描述了小人物在历史变迁中的抗争和无助,直到最终的豁达和释然。

这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要活着。

在这一点上,东西方文化有共通之处,谁不是为了活着呢,关键在于对于活着的态度。

西方人更为进取,通过种种努力来达到目的,有时候为了目的不择手段,东方人更愿意顺其自然,通过努力得到了最好,得不到也不强求。

有西方影评家认为东方人福贵对待人生的态度值得西方社会借鉴。

西方社会发展的太过迅速,以至于出现了很多的社会问题,东方人的这种人生态度可以更好的消解社会矛盾,达到一种平衡。

这些西方人还不知道,此时的华国正在走着西方的老路,社会快速的转型和发展,从而暴露出诸多的社会矛盾。

官员和百姓,暴发户和贫困户,金钱的作用越来越大,人和人的关系愈发的淡薄。

当物质逐渐丰富之后,精神却陷入了贫瘠之中。

这其实也是《甲方乙方》要讲的故事,这部电影虽然包裹着一层正能量的外衣,其实内在还是对社会上一些现象的讽刺。

这样的讽刺才能引起国内观众的共鸣,才是真正的贴近生活。

由于以上原因,电影《活着》在法国和荷兰大受欢迎,从而引起了出版社的关注。

国外的汉学家是无利不起早。

这位法国汉学家之所以愿意翻译《活着》也是因为法国国内有家出版社有出版的意图,他能从中赚取版税,而不是说因为喜好华国的文学。

否则华国国内有大批的小说,也不见他有兴趣。

这家法国出版社叫做阿歇特出版社,是法国最大的出版社之一,旗下有多家********,想要出版《活着》的是它下属的一家叫做阿歇特普通文学的出版社。

林子轩不知道是不是法国电影人让路易推荐的功劳,不过小说能在国外出版是好事。

这意味着他能拿到版税了,目前国内还是没有出版社愿意出版《活着》。

他招待了这位法国汉学家,一位五十多岁的法国老头,精通汉语,双方交流没有问题。

翻译小说是翻译家对小说的一种再创造,不一定要和原作者进行交流,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翻译,这就是意译,也叫做自由翻译。

还有一种是直译,既要保持原著的内容,也要保持原著的形式,尽可能还原原著的风貌。

每个翻译家都有自己的习惯,这位法国汉学家想要更深入的了解《活着》这部小说,他发现电影和小说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改动的相当大。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