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文艺生活 (薪越)



以前华国也进口过国外的电影,不过是用买断的方式,每部电影的买断价最高2万美元。

这种低廉的价格根本吸引不了国外片商的兴趣,买回来的都是一些品质不高的老电影。

这次采用分账的方式,分账的比例是外方片商和华国电影公司共拿总票房的百分之四十六,省市级的电影公司拿到百分之八到百分之十之间,剩下的为影院所有。

如此一来,一部电影在华国的票房越高,外国的片商分到的钱就越多,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他们会把国外高质量的商业大片拿到华国上映。

这些国外大片能把观众吸引进影院里来,国内的票房攀升,华国的电影市场繁荣起来。

与此同时,国外的大片会对国产电影造成强烈的冲击。

国产电影只有提高影片的质量,学习国外先进的拍摄手法和宣传手段,才能在这场竞争中存活下来,这也是总局的意思。

用鲶鱼效应激活华国电影行业的竞争力,要么生存,要么淘汰。

林子轩很清楚,对于国内的电影行业来说,这一次真的是狼来了。


------------

第二百一十三章 时势造英雄

座谈会上都是业内人士,很清楚国产电影和好莱坞大片之间的差距。

这件事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各方为了利益争论不休。

影院方面坚持要引起好莱坞大片,他们不去管电影厂的死活,有了好莱坞大片就有了票房,他们能分到更多的钱,影院才能存活下去。

否则观众越来越少,电影院没有人,只能关门歇业了。

事实上,采用分账方式引进国外大片的建议就是影院方面提出来的,得到了总局的支持。

然而,这对电影厂来说是一个巨大打击。

观众为什么对国产电影失去兴趣?

一个是电视行业的蓬勃发展,抢占了电影观众,能在家里免费看电视为什么要到影院花钱看电影呢,国产电影又不好看。

还有就是录像带的流入,让华国百姓看到了国外的大片,他们更没有兴趣看国产电影了。

所以说,根本原因还是国产电影的品质不高,内容说教严重,没有大场面,不够刺激。

一句话,国产电影和这个时代脱节了。

这是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问题,那时候国家指导拍电影,不讲求市场,也不在意观众的喜好,都是宣传片和艺术片,把市场给做死了。

现在观众开阔了眼界,有了更高的追求,不买帐了。

华国的电影行业到了不得不改革的时候,否则只能是死路一条,不过各大电影厂还想继续挣扎下去,不想这么快和好莱坞大片硬碰硬。

他们极力反对引进好莱坞大片,观众一旦看惯了刺激的大片,国产电影更无人问津了。

竞争说的好听,可拿什么竞争?

好莱坞大片的投资都是上千万美元,国产电影的成本才几百万人民币,没有钱,没有技术,更没有人才,两者的差距太大,根本不是一个重量级的选手。

不少电影厂的领导很悲观,认为引进好莱坞大片可能会导致国产电影的消亡。

电影行业的专家和学者分成两派。

一派坚决抵制好莱坞大片,维护国产电影,他们批判好莱坞大片宣扬美国至上主义,会对国内观众的思想造成不良的影响。

另一派主张对外开放,坚持只有引进好莱坞大片,才能激活华国的电影市场。

在好莱坞大片的吸引下,观众进入影院,票房上涨,市场繁荣,就会有更多的资金进入电影行业,有了资金投入,学习了国外的先进技术,才能和好莱坞电影一较高下。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外国片商会从国内赚取大量的钱财。

这一年,是华国电影行业的关键一年。

总局下定了决心要改革,引进好莱坞大片已成定局。

面对好莱坞大片的来势汹汹,国产电影能不能抵挡住这种攻势,谁将站出来狙击好莱坞大片,谁会成为华国电影行业的英雄。

各大电影厂预备拿出资金来精心制作影片,和好莱坞大片正面交锋。

这时候的电影人,虽说悲观,却有着一股难得的气势,就算最后可能一败涂地,还是要搏一搏,事关电影行业的尊严。

林子轩离开座谈会,返回好梦公司,传达了会议精神。

主题就是如何抵抗好莱坞大片的来袭。

“冯哥,时势造英雄,这是你一战成名的大好时机。”林子轩鼓动道,“我估计今年只是试水,第一部好莱坞大片要到下半年才会引进,和咱们的片子刚好撞到一起,是成是败就看这一回了。”

实际上,想要避开好莱坞大片并不难,调一下档期就行了,不过林子轩觉得可以试试。

这是好梦公司的第一部电影,碰到了维护国产电影尊严的第一战,这种机会太难得了。

“你这么说我压力就大了,给我一千万美金我也能拍出好莱坞大片的感觉来。”冯晓刚说笑道,“既然没那么多钱,就只能在其他地方下功夫了。”

“那咱们再琢磨琢磨,剧情要贴近生活,让观众有共鸣,不能太低俗,要带着点情怀,多找几个著名演员来客串。京影厂的那些老艺术家观众都熟悉,让他们露个脸,肯定有戏。”林子轩提议道,“咱们豁出去了,也来一个全明星阵容。”

《甲方乙方》是一部京味十足的电影,讲的是小人物的故事,有逗乐,也有温情。

葛尤从戛纳回来就到六月份了,电影的拍摄周期估计要五个月左右,大概在12月份上映,能一直放映到过春节。

林子轩准备打造贺岁片的概念,群星贺岁,共度佳节。

“这个主意好,咱们也要重视宣传了,京影厂的老前辈是演战争片起家的,剧本里有一场地下党和日本人的戏份,让他们来演,这可都是回忆啊。”冯晓刚盘算道。

冯晓刚心里有点小激动,对他来说这是一个好机会。

《甲方乙方》要是真的能和好莱坞大片同时上映,赢了他就一战成名,就算是输了也没什么损失,这只是他的第一部电影。

只要不是输的太惨,他就能在电影导演这个行业站稳脚跟。

想想《顽主》取得的票房成绩,冯晓刚很有信心。

那时候葛尤还不出名,现在葛尤在华国已经家喻户晓,无论是投资还是演员,都比当初更强,他没有失败的理由。

想到这儿,他的心里一片火热,干劲十足。

这时候,各大电影制片厂也在精心准备,他们觉得自己才是抵抗好莱坞大片的主力军,并没有重视成立不久的民营影视公司。

从93年到现在,民营影视公司还是以拍电视剧和制作广告为主,很少涉及电影。

拍电影的门槛较高,需要更为专业的人才,一般的民营影视公司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而且,国内的电影市场低迷,投资的风险太大,还是拍电视剧更容易赚钱。

林子轩和冯晓刚只是私下聊天的时候这么说说,一家民营影视公司想要狙击好莱坞大片,传出去的话会被人笑话。

不过,谁规定小人物就不能有梦想,作为电影圈的新人,他们同样有成为英雄的可能。


------------

第二百一十四章 房子

五月份,慕姗姗写的那本《我在美国的108天》的版税到了。

按照合同规定,出版社每季度结算一次版税,每个月结算太过麻烦。

这本书前三个月销售出去接近十万册,由于慕姗姗主持了春晚,带动了图书的销量,过年后的这几个月陆续销售了十五万册,共计二十五万册。

市场基本饱和,书籍以后的销量会慢下来,一年内估计能突破三十万册。

除非慕姗姗弄出一个大新闻,否则这本书就这样了,不会有太大的起色。

这么算下来,这半年的版税应该有37万,其实没有那么多,出版社不是这么算的。

比如一本书定价是15元,出版社给书商的批发价可能只有12元,那么出版社计算版税的时候会按照12元计算。

出版社还会拿出一部分书籍免费做宣传,还会遭遇退货的情形等等。

这里面有着各种的猫腻,也是出版行业的潜规则,慕姗姗最终拿到手的不到30万元。

如果是其他作者,还可能遭到拖欠和克扣版税的状况,出版社不会对慕姗姗这么做,除非他们不想在这个行业混下去了。

这笔钱暂时存在银行里,林子轩和慕姗姗准备用来买一套房子。

两人现在住的房子是单位分配的,房子在京城电视艺术中心的名下,林子轩办理了停薪留职,出来创办公司。

严格意义上说他还是艺术中心的人,只是暂时不在艺术中心上班了。

在这个年代,这种情况非常普遍,全国有1000万公务人员停薪留职,下海经商。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