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晓刚原本还想让这些演员磨合一下,不过看看这些人的表现,决定直接开拍。
一般来说,一个剧组的演员来自不同的单位,彼此不熟悉,需要磨合一段时间,找找感觉,可空政中心的演员是一个单位的,整天在一块,熟悉的很,不需要磨合。
唯一需要磨合的是冯晓刚和幕后的工作人员。
不过对于拍摄过《京城人在纽约》那种大制作的导演来说,情景喜剧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这个拍起来轻松,我觉得进度还能加快。”看着拍出来的效果,冯晓刚自信道。
“那咱们就精益求精,拍一部经典出来,千万别加太多讽刺的情节。”林子轩提醒道。
他担心冯晓刚把《炊事班的故事》拍成《编辑部的故事》,这两部电视剧的区别很大。
前者通过一件件日常生活的小事表现了军旅生活的绚丽多彩,以赞美为主,后者通过形形色色的人物和故事展现了社会上的各种不良现象,以讽刺为主。
要是把两者的风格搞混了,估计拍出来也播不了。
“放心吧,我在部队的时候就是搞宣传的,知道该怎么做,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只要记住这个宗旨就行了。”冯晓刚总结道。
这么说林子轩就放心了,冯晓刚是圈子里的老手了,各种规则门清,是他多虑了。
相对于这边的轻松,《阳光灿烂的日子》那边就有点紧张。
闻隽带着一位姓唐的投资商过来探班,姜闻和他们瞎侃,在被问到怎么要拍这么多胶片,太浪费的时候,姜闻这么回答。
“我非得都拍不可,就好比一个人,我拍了头,拍了脖子,拍了胸脯,拍了脚,你不让我拍中间的那段,我怎么能接的上?”(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阅读。)
------------
第一百九十三章 四天王
姜闻这么说基本上是胡扯,他浪费胶片的地方多了去了。
比如,为了拍摄一张最能展现女主角宁菁魅力的照片,他用了四本胶片来拍,足足拍了两万三千多张照片,从里面选出一张来用。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他将会创下华国导演耗片比最高的记录。
只是,这些事情没必要和投资商说,只能说一切为了艺术,为了电影的质量。
他们给投资商看了拍摄出来的素材,效果非常好,几乎完美的还原了七十年代的氛围,演员们表演的极为出色,宁菁身上那种妖娆的气质展现的淋漓尽致。
仅仅从目前的素材看,只要后面的情节不崩,应该是一部优秀的文艺片。
投资商也承认这片子拍的好,就是太费钱了,他不可能追加投资,否则根本收不回成本,不过商量好的资金会打过来。
林子轩和姜闻在京城饭店请投资商吃了顿饭,安排闻隽接下来陪投资商来个京城七日游。
“这年头想做件事还真******难,以前演戏不觉得,拍片子实在太累了,整天要琢磨的事太多,早上要强迫自己起来,演员都是一群孩子,还不能训他们,这么下去总感觉会有一天起不来。”送走投资商,姜闻发牢骚道。
“这才到哪啊,坚持住,还有一半的路要走呢,等做完了再歇着。”林子轩鼓劲道。
这种感觉林子轩有过,他弄完《京城人在纽约》,还了银行的贷款,回家就生病了。
那是他第一次独立做制片人,还背负着150万美金的贷款,压力非常大。
所以说,做这一行心态一定要好,一部影视剧都是几百万的投资,太过紧张的话会把自己给压垮,林子轩现在做制片人就淡定的多。
他可以很轻松的和空政中心签订亏损赔偿一半的合约,没觉得有太大压力。
姜闻是第一次做导演,一心想做到最好,自然不敢放松,等第二次做导演就好了。
“是啊,明儿还要拍戏呢,早点回去休息吧。”姜闻抽完手里的烟,感叹道。
两人走出饭店,冷风扑面而来,京城已然入冬。
这一天,张国粒请大家伙吃饭。
他自导自演的《康熹微服私访记》在华国电视台播出,观众反响很好,收视率节节攀升。
这部剧虽然是跟风之作,不过相对于宝岛拍的《戏说潜隆》,更能被大陆观众所接受,无论是故事还是人物都很平实,不那么浮夸。
不论史学家如何评价,老百姓喜欢看这类剧集,轻松,不沉重。
观众看电视不是想接受教育,更多的是娱乐消遣,打发时间。
作为主演的张国粒本身就有名气,这次有了具有代表性的角色,观众记住了这个演员,他在京城演艺圈混出了名堂。
其实,他原本能凭着《海马歌舞厅》走红的,可惜时运不济,那部剧被停播了。
张国粒请的大都是艺术中心的人员,还有几位关系好的演员,都是圈子里的熟人,大家聚在一起,图个热闹。
这种饭局越到年底越多,有时候抹不开情面,几个饭局就凑到一块了。
“林董事长,咱俩喝一个。”张国粒端着酒杯,玩笑道。
“张哥,咱们什么关系啊,别埋汰我,还是叫小林听着舒服,我敬您一杯,祝张哥明年更比今年红。”林子轩祝贺道。
“承你吉言了,这还要多谢小林,这三年,一言难尽啊。”张国粒感慨道。
张国粒来到京城三年了,如今总算是有了出头之日,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清楚。
“以后会越来越好。”林子轩回应道。
“跟小林你没法比啊,都开公司成老板了,有好戏可要记着我,吃完饭咱们一起坐坐,好久没聊了。”张国粒邀请道。
“行,听张哥你的。”林子轩答应道。
一伙人吃过饭,几个相熟的朋友一起去茶馆喝茶,一边喝茶一边闲聊。
张国粒和林子轩找了个单独的茶座,要了一壶茶。
“看你们都下海了,我也有点眼热,不过我可没钱开公司,怕赔了,你们的影视公司不是能签约演员么,小林你看我怎么样?”张国粒自荐道。
以张国粒如今的行情不愁没戏拍,他现在的组织关系还挂靠在艺术中心,他这么做就是把组织关系转移到林子轩的公司来。
这么一来,他就从国有单位的职工变成了一名合同工。
影视公司倒是有经纪这项业务,可以签约演员,不过好梦公司刚刚成立,还没有开展工作,林子轩也没想着拉人入伙。
张国粒这么做更多的是一种帮衬和信任。
他看好林子轩的公司有发展前景,同时也是一份交情,有了张国粒的加入,好梦公司在京城演艺圈会有更大的影响力。
作为一名演员,他加入好梦公司后还是能在外边接戏,好梦公司有戏拍也会首先想到他。
这是双赢的局面,对谁都有好处。
更何况,张国粒和好梦公司的三位领导交情很深,不用担心出现龌龊的事情。
“张哥你仗义,咱们求之不得。”林子轩热情道,“还签约什么,你来了肯定是领导阶层,尤哥是艺术总监,你就是创作总监,反正咱们公司的都是领导。”
这里面的说道林子轩分的清楚。
如果张国粒在好梦公司发达之后过来,他不至于这么热情,可现在好梦公司刚刚成立,张国粒就过来,还是在正当红的时候过来,这份人情他要领着。
“别给我戴高帽,我可不吃这一套。”张国粒说笑道,“我做个演员挺好,偶尔过过导演瘾就成,创作上可不行。”
他是想走演员和导演结合的路子,这次导演电视剧的成功让他有了自信。
不过自导自演会非常累,偶尔还行,要是一直这样就受不了了。
目前好梦公司只有冯晓刚一个导演,他擅长都市题材,没拍过古装戏,有了张国粒的入伙,可以涉足更多的影视题材。
两人喝着茶,聊着天,说定了这件事,好梦公司从三巨头变成了四天王。
------------
第一百九十四章 做个观众挺好
对于张国粒的加入,冯晓刚持赞成态度,葛尤还在东北,于是两票赞成,一票弃权通过了好梦公司的第一项人事方面的提案。
任命张国粒为好梦公司的创意总监。
这些名词都是从南方传来的,也不知道具体的含义,反正给人感觉很厉害的样子。
一家四个人的小公司不必分的那么清楚,说出去能唬住人就行了,创意总监要比副总经理更有面子,这时候副职都不受人待见。
张国粒要到过年之后才会把组织关系转过来,还要谈谈工资待遇的问题,不能亏待了公司的元老级人物,为以后加盟的新人树立好的榜样。
“咱们要是有天能把演艺圈的这些明星和名导们都招到公司里来,那该有多风光啊。”冯晓刚幻想道。
林子轩想了想,这个可能性不大。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