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都市天书 (天街小风)



林栋知道这件事情。当时赵恒和田民杰还起了分歧,因为原定的计划,是实验室将这第一批加工的种子种在小块实验田里,待种子性能稳定后,再用这种技术大批量生产改良种子。

但是,田民杰不仅要求把加工种子的数量提高了几十倍,而且要求直接种在荒地里,赵恒虽然不懂这个,但违反了计划,他肯定是不愿意的。

林栋清楚田民杰心态的变化,他同意了田民杰的意见,田民杰是想尽快把实验搞出成果来,也算是对自己的一个交待,同时也是对自己提供技术的信任。

“当时我还觉得田主任犯傻了。”赵恒自嘲道:“没想到最后,事实证明,错的是我。这批种子种下去,就在这么荒凉的地方生长起来,而且长势还相当的好!后来被一批搞航拍的人发现,爆光到了网上,然后就陆续有人来这里看,毕竟在这么一大块荒凉的地方长出绿色的作物来,绝对是属于奇迹的。现在这儿倒是成了一景了!附近旅游局的还有人找我们协商,是不是把这里搞成一个景点呢!”

林栋乐了,没想到自己的实验基地,还有这额外效果!

走到基地里,不断有人和林栋打着招呼。当初那些技术人员,不少都是林栋招来的。后来又陆续招来不少人。虽然很多人没有和林栋见过面,但对于林栋的事迹是早有耳闻,而且基地里很容易找到林栋的照片,倒是方便他们对自己的大老板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田主任一个星期前去了边疆省,他说那里他找到一块更合适的实验田,准备在那里进行实地实验。”赵恒一边带着林栋走向实验室一边说道:“田主任说基地这边的情况已经稳定下来,不需要他在这里了。他觉得自己应该往更需要自己的地方去。”

林栋沉默,田民杰心里恐怕还是有心结的。又或者说,田民杰对于这种新技术的研究和实用,已经直接的当成事业来做了。否则的话,只要安心在基地呆着,无论荣誉还是金钱,都不会少了他的。

进入到实验室里,林栋看到这里条块分明的各种模拟土地上,种植着各种作物,有些和外面那几块地里的作物一样,有些则不同。每一块地里,都有技术人员在小心的操作着,有些在记录,有些则是在检查苗情长势。

看到赵恒和林栋进来,这些戴着口罩的技术人员只是打个招呼,便继续忙自己的了。

显然,工作状态下,这些技术人员更看重的是手头的事情。

“他们平时也是这样……”赵恒解释道:“这些技术人员刚来的时候,对我们介绍的新技术真的很怀疑,现在看到了成果,除了极个别的,大都一心扑在了实验上……”

看到这些,林栋就真的放心了。对于工作时间把心思放在事业上的人,他没理由去生气,更多的是放心。

真的放心。(未完待续。)

第七百三十八章纯粹的人

塔克拉马干沙漠南缘。

这里曾经是一个著名的鱼米之乡,沙漠中的罗布泊,曾经养育了无数的生灵。

但是后来,随着注入罗布泊的塔里木河河水减少,加上巨大的蒸发量,导致这一个巨大的湖泊,逐渐干涸。

原本靠着湖泊打鱼为生的罗布人,也不得不逐渐改变生活习惯,从渔民变成农民,学着种起了庄稼。

但是,稀少的降水量,巨大的蒸发量,让这里的作物产量很少。有些地方适宜的,凭着种植红枣发了家,有些地方却不适合种植这种经济作物,生活在温饱甚至贫困线以下的人并不少见。

很多维吾尔族少年很少的时候,就光着脚跟着家里人一起去地里劳动。虽然这里的行政机构会想很多办法帮助村民脱贫,或者进行劳务输出,或者引进新的作物,又或者成立合作社,村里的村民也越来越少,更多的年轻人希望去大城市生活、打工。和很多内地的农村一样,这里更多的,是老人和孩子。

“吐尔逊大爷,这种作物不需要灌水的。”田民杰在地头,冲着一个正拿着砍土镘的维吾尔族老汉说道:“它们对水的需求量不大,而且能够自动减少蒸发量,在这地里能正常活下去。”

吐尔逊老汉今年六十多岁,他的爷爷辈就在这片土地上生存,以前是靠打渔为生,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在吐尔逊还小的时候,罗布泊干涸,他们便开始了新的生活方式。

虽然很多人搬走了,但对于世代居住在这里的人来说,故土难离,更多的人留了下来。

前段时间田民杰过来到这里考察,然后开始给村民发放新的种子,并宣传说这是不需要浇水就能让产量翻倍的好粮食。

但是村里人对这个并不认同。不能说他们愚昧,而是在没有看到事实之前,他们并不会轻易相信别人的话。更何况现在是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很多广告都是吹的天花乱坠,但实际效果却差的够可以的。

新作物的推广和新产品的推广都是很困难的。虽然现在的小麦产量低,但至少够吃了。如果换一种新的作物,一旦产量没出来,东西又不好,那岂不是赔死?

未算胜先算败,这可是老祖宗的智慧。

田民杰的推广并不顺利,不过他并不气馁,也没有离开,而是准备租一块地,自己种出来给大家看看。

这个时候,村里的吐尔逊大爷站了出来,要了田民杰的那些种子,种在了自己家的口粮田里。

田民杰当时很好奇,为吐尔逊大爷为什么会相信自己。

吐尔逊的话让田民杰很意外:“我的孙子嘛,正在海市上大学的呢!我听乡里的干部说,你是长缨集团的人。我听孙子说过,长缨集团的人嘛,都是好样的;长缨集团的东西嘛,也都是亚克西(好)的,我相信我的孙子不会骗我的,所以嘛,种一下试一试嘛!”

于是,村子里便多了两块种植新作物的土地。

虽然田民杰是农业技术员,但在这里种田,他的技术还真差吐尔逊大爷太远。

不过在吐尔逊大爷看来,田民杰就是个话唠,种地这种事情,他干了一辈子,什么没经历过?再旱的天气也见过,就从来没见过不用浇水能活的东西!

就算是前几年推广的旱稻,那浇了水的也比没浇水的活的更好!

因为是口粮田,再加上吐尔逊老汉年纪大了,前两年分地,就直接把口粮田分到了老汉的院子旁边——村子里一共就几十户人家,并没有怎么规划,吐尔逊家在村子边上,正好靠着地。

田民杰给出的种子发芽快,长势也好,明显看着比其他同期种的小麦要高一截,而且看着也漂亮。吐尔逊老汉非常高兴,干脆把院子里的压井利用上,直接开了一条小沟,从院墙穿过去,把水引到了口粮田里。他相信,浇了水,这些苗长的会更好。

田民杰看着吐尔逊老汉很熟练的用砍土镘几下就在地里刨出几条小沟,把水进到了作物的根旁,暗暗感叹,真是高手在民间!

这种类似中原地区的大锄头,但整个铁头是圆形,足有圆球大小,很锋利,也很实用,在这里既是当铁锨用又当锄头用,这玩意儿看着笨重,但在吐尔逊老人手里就灵巧无比,作用相当的强大。

“水嘛,浇一点是一点。”吐尔逊老汉开好沟,教训田民杰:“小田,这个地嘛,还是要勤快一点种的,就跟你们汉族人说的老话一样的,人勤地不懒,有付出才有收获嘛!”

“我们的种子是新品种,就是为的这种干旱的地方研究的。”田民杰到这里来,既是想帮助本地人提高粮食产量,同时也是在收集实验数据,如果这地里浇了水,那数据肯定就打了折扣,效果不一样的,“你想想看,种下去没浇水,是不是本身就比那些麦子长的快?还有,你看看我那块地,一点水没浇,现在长的可一点也不差!”

“奇怪的很哎!”吐尔逊老汉挠了挠头,“你们研究的这个东西还真不错!就是不知道等到秋天,能打多少粮食……好吧,我相信你,你是技术员,听你的!”

关掉连接在井上的电机,吐尔逊给田民杰倒上茶,然后拉起了家长:“小田啊,你们研究的这个种子,一亩地能打多少粮食?能不能在更干旱的地方生长?我们这周围的旱地太多了,再往远的地方,就是沙漠了,原来这沙漠距离我们几百公里,现在就十几公里了,我觉得如果你们的作物能够在那些地方生长的话,那沙漠就不会继续来了,不然的话,再过几年,这村子就会被沙子吃掉的!”

田民杰看着沙漠的方向,微微点头说道:“现在我们的作物,还只能在这样的地方生长,不过大爷你放心,过不了多久,我们研究出来的新品种,就能在沙漠里生长了!虽然新的品种不是粮食,但能够在沙漠里扎根,绝对不会让你们的村子,被沙漠吃掉的!”

PS:感谢书友喜欢小说1314和12小二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续。)

第七百三十九章过山车!

京城别墅里的刘先生略有些烦躁。

最近生意不好做——这倒不仅仅指的是经济形势不好,正相反,因为华夏的********经济战备规划和亚投行的成立,使华夏的经济仍然成为这个世界经济的一支独秀——即使其他几个金砖国家也是无法比拟的。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