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熬鹰航空业 (中克希德)


  没有具体的项目为牵引,预研的再好也仅仅只是在纸面上的数据,真正的问题都需要在实际使用中才有可能暴露,以进一步完善,这次就是难得的一次机会。
  有些小激动的介绍着自己这些年以来的预研情况:“对燃烧室的改进方案完全不成问题,我们预研了浮壁式燃烧室、分区供油等先进技术,采用这些技术我们可以保证燃烧室能承受更高的温度、对流冲击,并显著减少发动机空中停车的几率。”
  倒是没有想到这624所在不知不觉之间已经预研了分区供油技术,就连浮壁式燃烧室技术都有涉及,这两种技术都是军用两用的好东西啊,不仅仅是民用航空发动机有需要,军用的航空发动机用这东西也能够显著提高性能,F100-PW-220发动机、俄罗斯的F-119发动机都是用上了这等技术之后,才拥有了最顶级的三代涡扇发动机性能。
  浮壁燃烧室是为了提高燃烧室燃气温度的所必须的一种技术,没有这一技术燃烧室就不能提供足够高的燃气温度,这样就算高温涡轮的总温度再高也没有任何意义。
  而分区供油技术则是可以在发动机慢车状态时,调节主燃烧区油气比,达到局部富油燃烧,确保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减少空中停车的几率,而减少空中停车几率对于航空发动机来说,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各大航空发动机制造商都一直为此努力。
  PS. 5.15下红包雨了!中午12点开始每个小时抢一轮,一大波515红包就看运气了。你们都去抢,抢来的币继续来订阅我的章节啊!


第六百三十三章:唯一的办法
  既然624这边已经对新的燃烧室结构有了预研,而且看起来也确实很有吸引力,那么这种改进方案对西南科工来说才应该是最有利的。
  不动压气机设计,这就意味着这次对中推核心机的改进之后,成果将不会仅仅只局限于CG-2000的后续改进系列,为歼18配套的涡扇12发动机改进型用上这东西就是必然的结果。
  光是考虑到这一点,这次改进中推核心机的燃烧室已经是必不可少,不管是为了哪一点都必须要走这条路。
  “好,624所既然预研了这两项技术,那我们的中推核心机就肯定有必要对此进行改进,浮壁式燃烧室、分区供油是先进航空发动机所必须要有的技术,刘总工觉得如何?”
  刚才直接就否定了刘总工的方案,但现在624所又提出了新的方案,并且具有很强的可行性,那就必须要争取刘总工的意见才能开展这方面的研究。
  看到624所还是争取到了这次CG-2000发动机改进型号中的核心机升级改进项目,那肯定是要支持啊,作为研究所的总工,它清楚地知道这次对燃烧室的改进会带来多大的好处。
  这便笑着连忙同意:“这完全没有问题,研发新一代的燃烧室也是必须要有的,624所有这个能力和信心完成项目。”
  确定了对燃烧室的改进路线之后,温总师、MTU方面的总工皆是对此表示认可,倒是伊夫琴科设计局的副总师想到了什么,这段时间在CG-2000项目组协助进行项目的测试、后续改进,对于这款发动机的一些技术性能不说清楚的百分之百,但百分之五十的技术性能还是知道的,这其中就包括中推核心机的一些半公开技术数据。
  “你们要改进燃烧室,最后无非就是要提高燃烧效率、燃气温度,但你们是否想过燃气轮温度提高之后,核心机的高温涡轮能否承担更高的燃气温度?这一点若是没法解决的话。那么恕我直言。在座的各位说的都只是......”
  真可谓是一语中的,说到最后还是把问题归根到了高温涡轮的总温上面,若是没有这等技术,恐怕燃烧室的改进所带来燃烧效率、性能提升。并不会给核心机带来太多的改观,这一点真的是让人头疼不已。
  平心而论,CG-2000的涡轮前总温度达到现在的1400摄氏度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了,美帝的F100早期型、F110等两款发动机也就是这个水平了,但还是那句话:在追求更高涡轮前总温的道路上。这是永无止境的。
  到了1400之后就要想1500甚至是突破到1600、1700的级别去,若是能够达到1700摄氏度,那就可以直接装上下一代航空发动机上面使用了,要知道F119的涡轮前总温度也就是1700摄氏度。
  当然,就仅仅是现在的CG-2000发动机1400摄氏度的水准,它也是西南科工使出了吃奶的劲儿才达到的,采用单晶制造涡轮叶片、完善的对流-冲击冷却技术,做到这一步差不多已经是国内的极限。
  而要说再增加涡轮前总温度,这就必须要另外想各种办法:“此话说的有道理,对中推核心机继续进行改进。我们就必须要增加发动机的涡轮前总温,这一点还是得要看624所有没有具体的技术方案?”
  听到又被指定发言,刘总工也是非常的无语,这涡轮前总温度是那么容易就可以增加上去的吗?没有国家的配套项目,这完全就不可能好不好!
  “这就不要抱有太大的期望了,从设计上来说现在的中推核心机已经用上了世界最先进强制冷却设计方案,我们若是还想要再继续增加总温度,这就必须要在在制造叶片的材料上想办法,研发与叶片配套的耐高温涂层是必须要走的一条路,并且我们还需要在涡轮盘的制造工艺也有突破才行。因此粉末冶金工艺必须要提上日程。”
  听了刘总工说要研发粉末冶金涡轮盘,饶是伊夫琴科设计局的副总师也激动了,这是什么东西?这是苏联都没法搞定的技术好不好,现在这里听到要开发粉末冶金技术。要是不惊讶才怪。
  使劲摇摇脑袋,思考着这到底是在搞什么黑科技,是要准备一举超过苏联的航空发动机基础工业了吗?
  说实在的,刘总工说的这两点都是杨辉现在最头疼的地方。
  首先,与叶片配套的高温涂层这种东西共和国真的是拿不出来,之前国内压根儿就没有这方面的研究。也都是西南科工在中推核心机上马之后,才公司内部每年拨发了一些资金对这方面进行研究,但这种从零开始的追赶世界最先进,绝对是严重和现在的严苛需求相脱节的,自研高温涂层这条路还漫长无比......
  如果说高温涂层还能够又那么一丝丝的曙光,那么刚才说配套制造性能更加优秀的涡轮盘,就真的是只能干看着了,仔细说来,粉末冶金涡轮盘这种东西其实也并不是多么博大精深的技术,只要你能够有配套的设备,同时再配合上合适的开模技术:大变形量挤压开坯。
  有了以上的技术,就可以比较容易的攻克粉末冶金的技术瓶颈,但问题是要研发这一技术,就需要用到的基础配套设备:万吨金属垂直挤压机。
  有了垂直挤压机才能说研发重型粉末冶金技术,没有这种东西的话,压根是连最基本的试制都没法进行,又谈何去研究挤压完成之后的开模技术?上一位面的共和国也都是在2010年之后才研发制造了这等设备,而现在嘛.....
  这种设备是连苏联都没有的好不好,全世界也就只有美国为了给F119发动机的粉末冶金涡轮盘配套,才有了这种大型设备。
  就算你杨辉也确实是足够的牛逼,能够在苏联解体之后各种淘宝,但苏联没有的东西,你又在哪里去淘?所以,现在整个人才会如此的悲观,要在短短的几年之内就攻克粉末冶金技术,这真的是不现实。
  简单算一算就知道,设计制造配套万吨垂直挤压设备需要至少三到五年时间,然后是粉末冶金技术的研发试制,这至少又是三到五年,再往后的涡轮盘成品装上叶片,装配成高温涡轮进行测试,到最后核心机的开发、测试又得要是至少一两年的时间。
  这意味着就算从现在开始,国内给足资金以及各种资源,并且还要中途不出现大的技术问题。就是这样的情况下,要想真正实用化使用粉末冶金涡轮盘的核心机,不到2000年之后是想也不要想。
  摆摆手,表示这东西现在确实无能为了:“粉末冶金涡轮盘肯定是不行的,我们没有这技术,同时也没有时间去等这一套技术完成开发,现在我们只能在原有的热等静压技术上深入发展,深挖潜力之后应该也能够满足使用需求。”
  
第六百三十四章:万吨油压机
  当然了,刚才杨辉说上马粉末冶金盘不行,其实也并不尽然,这里说的比较普遍的粉末冶金盘其实是指的是垂直挤压粉末冶金盘,也就是要用万吨垂直挤压机才能制造出来产品的那套技术。
  但要仔细追究,杨辉最后提出的继续在热等静压技术上上深入研发展,这也可以算是早期的一种粉末冶金技术。
  热等静压的制造流程就是将金属粉末装入真空的薄壁包套中,然后把包套通过焊接完成最后密封工作,再进行热等静压,这样就能得到性能不错的成品金属件,所以说,这种技术其实也可以算成是一种粉末冶金方案。
  而参与会议的所有人都明白,刚才说的粉末冶金是指的是垂直挤压成型粉末盘,它和热等静压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在一个是静压、一个是通过动压完成制造,这样制造出来的粉末盘在材料性能上要远远好于热等静压制造。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