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场的调研,制作方会确定影片的投资,然后对外募集资金,投资方为保证投资的真正用途,必然会使用一定的监督措施,完片担保制度无疑是最有力的保障。
好莱坞的电影产业,早已从作业形式和手工艺进化到大工业化的高科技时代,生产管理的工业化自然应运而生。
整个好莱坞的电影制作管理其实是有一个文本系统的,所有人都会遵照这个制片系统行事,完片担保是好莱坞的刚需,是整个制片系统的一部分。
制片是整个电影工业链条的起点,而完片担保则是制片管理当中集中体现工业化的一个特殊分工。
《死侍》剧组引入的是美国友邦保险公司,这家公司提供完片担保服务的不仅仅是制片方,还包括银行和基金等投资机构。
在好莱坞,对所有的制片公司而言,能够获得完片担保的支持是从银行或基金融资的关键,甚至决定了海外发行公司是否会向制片方提供预售融资,对于发行公司而言,完片担保的确认意味着影片如期交付发行公司有了相当的保障,因此制片人、导演也包括其他主创都会积极配合完片担保公司在事前及事中的“苛刻”管理。
墨菲也不例外,他已经习惯了好莱坞的这种制度。
双方签订协议时就规定,在澳大利亚的拍摄期间,担保公司在剧组的代表,每天会与墨菲和卡拉·费斯沟通或见面或电话确定第二天的拍摄计划,会在前一天晚上送抵剧组各个部门及人员,以便确保第二天的拍摄计划有章可循,而不会因为浪费时间导致浪费资金。
当然,并不是所有电影项目都能获得保险公司的担保,好莱坞不靠谱的夭折电影项目也不是没有,如果一个项目出现问题,对保险公司来说会是非常大的麻烦。
就像好莱坞的电影公司会对投资的项目进行审核一样,每家商业公司都不会对商业活动轻轻松松开绿灯,更不会只凭借一个剧本,就给一个项目做担保。
为了获得美国友邦保险公司的支持,从而让剧组尽快可以预售与融资,墨菲和卡拉·费斯向美国友邦保险公司提交了一系列的用以评估项目的基础文件。
首先就是已经定稿的最终剧本,这是剧组拍摄的前提。
提交申请并确认后的剧本,在拍摄过程中除非导演和投资人在大的改动上达成共识,否则只能轻微改动,类似墨镜王那样没有剧本就开拍的项目,是根本无法获得完片担保的,不过墨镜王来好莱坞拍片,同样需要先有一个剧本。
第二是线上和线下成本的预算表,这方面墨菲的计划书就有制定,二十世纪福克斯在此基础上又做出了一些修订。
第三是20天-100天的拍摄计划,时间太短和太长都不利于控制风险,比较难通过保险公司的内部审核。
好莱坞的电影拍摄一般周期为30-80天之间,据此提供的拍摄计划要求非常准确,如此才能确保拍摄精确运行,对投资者而言脱离计划的超期、超支将可能导致项目在最终财务账面上变得面目全非,当然也就意味着投资风险陡增。
墨菲的计划是两个月内完成拍摄,这点完全没有问题。
最后就是拍摄预算了。
拍摄期间的预算表,细节越丰富越有利于完片担保公司评估项目的合理性,完片担保公司会据此比对拍摄期间的日报表来监督项目的执行,如果有变化,完片担保公司会先和制片人、导演沟通,如何在剩下的拍摄中完成计划。
但如果问题非常严重,且矛盾不可调和,完片担保方将冻结共管银行账户,甚至接管整个项目。
由于墨菲和卡拉·费斯准备的非常充分,《死侍》又是来自二十世纪福克斯的项目,剧组很快就与美国友邦保险公司签订了正式的协议。
大概是亲自参与的关系,墨菲第一次非常非常认真的看了这份协议,尤其会对他这个导演有明显影响的环节。
在《死侍》拍摄期间,完片担保方会派驻代表到剧组现场监督,制片方和导演组必须每天提交日报表、剧组相关信息及次日拍摄计划,由完片担保方检视是否与计划一致,以确保按预期目标及设定进行。
根据双方的协议规定,为了实质有效的让卡拉·费斯的制片部门和墨菲的创作部门按期按预算的执行计划,完片担保公司会建立一个与剧组的银行联名共管账户,预售方和投资者的投资款会在完片担保方确认制片方履约后依约打入共管账户。
美国友邦保险公司既可以显示透明,又能够用实质干预的银行账户来约束剧组对投资款的支取,一旦出现墨菲和卡拉·费斯有违计划的超支、超期行为,危及投资人利益时,完片担保方有权利冻结账户并依照完片担保协议接管影片,包括更换导演、制片人以完成影片交付发行公司,承担接管后完片所需费用,保全投资者利益。
当然,这种情况只是完片担保协议的底线,除非必须触发,否则完片担保方并不会行使的。
正式有了这种对制作方和剧组的监督限制,好莱坞才不缺少源源不断的投资。
墨菲和卡拉·费斯看似给自己的剧组找了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实际上却是竖立了投资的保障,这个是个现实的商业社会,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吹来的,投资人也不是傻子。
第253章 意外的相遇
搞定影片的完片担保,墨菲回归自己的本职工作,制作拍摄计划表,绘制分镜头图稿和场景画板,与摄影指导菲力·拉舍尔、艺术指导海伦娜·埃斯波拉沟通交流,同确定的四位演员小罗伯特·唐尼、杰西卡·阿尔巴、道恩·强森和吉娜·卡拉诺分析角色,还要跟指导他们训练的陈虎协调动作场景设计。
这些工作都让墨菲异常的繁忙,前期筹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导演和制作人一样都是其中的核心。
到目前为止,剧组总计有墨菲的斯坦顿工作先期投入的500万美元和二十世纪福克斯自身投入的1000万美元资金到账,这些钱虽然只有总制作成本的四分之一,但足以保证剧组筹备工作顺利展开。
而且在拉到美国友邦保险公司担任项目的完片担保之后,二十世纪福克斯之前停滞的融资工作立即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有两家私募基金和一家银行已经同意向剧组注资2000万美元,另外还有三家基金正在谈判当中。
由于二十世纪福克斯无论在北美还是在海外,都拥有广阔的发行渠道,影片的大部分海外发行工作都会由二十世纪福克斯在海外的各个分公司负责,影片的海外版权预售只能说聊胜于无,剧组的制作资金更多是来源于各种融资。
大型电影公司,尤其拥有发行能力的公司,对投资商们来说无疑更为稳妥。
所谓渠道为王,拥有这一要素的制片公司无疑掌握着最大的竞争优势,在市场可控的情况下,影片投资的风险也大大降低。
像二十世纪福克斯这样有强大发行能力的公司在向产业链上端渗透的时候有着先天的优势,他们在大量面对市场背对制片公司的实战中培养了敏锐的判断能力,对于大的电影公司,无论是私人还是机构,发行这个环节才是整个产业链上的麻筋,是哑铃的中间部分。
有了这个做保障,电影面向市场的通路无疑最为开阔。
电影融资的方式多种多样,最为常见的无疑是向银行贷款,这与普通的商业贷款没有太多区别,也不涉及影片的版权问题。
一部影片最复杂的融资方式是另外两种——私募基金和税收性融资。
如同墨菲的斯坦顿工作室一样,私募基金投资一部影片,并不是为了利息,电影私募投资基金的募集通常是由私募基金以高收益债、低收益债和优先股等不同品种的金融产品吸引风险承受能力不同的投资者而完成,本身就背负着巨大的利息压力,肯定要追求更多的收益。
他们投资的目的,就是要求分享影片的利润,还要求享有影片的版权收益。
但影片的版权是好莱坞大公司的禁脔,他们一般不会与私募基金投资人分享一部影片的长期收益,一般会和投资方协议在特定的时期内回购融资方的股份,既保全影片版权的完整,又保证投资方良好的退出通道。
有了足够的融资通道,《死侍》的后续投入也就有了保证,在保罗·威尔森从澳大利亚传过适合拍摄的众多外景地资料后,墨菲带上菲力·拉舍尔、海伦娜·埃斯波拉、大卫·罗比和几名制片人,直接赶赴澳大利亚,去考察确定真正适合拍摄的外景地。
本来,他想把剧组在洛杉矶的事务交给卡拉·费斯负责,卡拉·费斯也要去澳洲办理业务,选择与他通行,墨菲只好把正在进行中的一些不是很重要的角色的试镜工作,暂时交给了这次给他担任助理导演的塞斯·罗根。
“我是去澳大利亚处理税收优惠的事情。”
飞机的头等舱里面,卡拉·费斯解开安全带,对坐在旁边墨菲说道,“这也是投资的一部分。”
“税收优惠也算是投资?”墨菲很疑惑,“你带那么多资料就是为了做这些?”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