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之围棋梦 (七死八活)



反观李小强就没有这种情况,虽然不敢说他现在已经就尽善尽美,但至少以目前世界棋坛的整体水准,没人能发现李小强的弱点。

这次赵治勋已经是做得最好的一次,但他依然没能够击败李小强。

因此大家比来比去,除了“远古时代”那些“棋圣”级别的人物,也就是拿吴清源先生和李小强类比最多了。

大家比来比去,发现李小强和吴清源先生还真有点相似,两人都是少年成名,从小就展现出非凡的围棋天赋,以“神童”的称谓闻名遐迩。同时他们的棋风,他们对棋的专注,对棋的痴迷和热爱,甚至他们在棋盘上的创造力,对围棋技术的贡献都很有几分相似。

大家通过比较甚至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至少在吴先生23岁的时候,他应该没有达到李小强目前的水准。”

有好事者甚至把这个比较转给吴清源先生听,吴先生竟然也乐呵呵的承认这个结论:

“我相信小强将来一定会比我强,因为我在他这个年龄的时候,肯定是没有他这么高水平的。希望他继续对围棋保持专注和热爱吧,他只要做到这点,我相信他一定能够取得更高的成就。。。”

对于这样的比较,李小强自己当然是诚惶诚恐。吴清源先生为什么在世界棋坛那么高地位?他取得的成绩其实还是次要的,最关键是他的创新,他对围棋技术的贡献。李小强是什么人?他当然知道自己的“创造力”是怎么回事。如果说现在的自己在其他地方还可以和吴先生比一比的话。那么就在这一方面,自己和吴先生还相差甚远。

因此李小强赶紧发表声明:

“很荣幸大家拿我和吴先生相比,但是正如李石佛所说,哪怕是在背地里,我也没敢拿自己和吴先生相比,因为在围棋的创新方面,在围棋的思想和境界方面,我距离吴先生还相差甚远。。。”

必须指出的是,这其实是李小强的真心话。但因为李小强这番话,一个不骄不躁,知情达理,谦虚谨慎的新一代棋王正面形象出现在大家面前。

和前辈棋手比较完,大家的议论就剩下最后一部分了:

“其他人和李小强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应该说这才是大家最感兴趣的部分。

因为这种情况并不常见,只有在世界棋坛出现,或者可能出现绝对王者的情况下,这样的话题才有意义。

比如刚刚结束的“六超时代”,这样的话题是没人谈论的。因为大家的水平都差不多,个个都半斤八两,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还谈论什么差距不差距的问题。

只有在有绝对王者存在的情况下,这样的话题才有意义。

在几百年前的中国棋坛,当黄龙士一枝独秀的时候,除了他一个人之外,其他人都可以认为是第2档次。但是通过“血泪篇”大家才知道,原来第一档次和第二档次的差距竟然有那么大。

在吴清源先生的全胜时代,从表面上看上去,他和其他顶尖棋手好像也差不多,但是通过残酷的“十番棋”升降,大家很清楚的看到其他人和他的差距。

就算不说这些“远古时代”的往事,10多年前的日本棋坛,出车祸以前的赵治勋先生,当他刚刚露出称霸棋坛端倪的时候,通过和山城宏,小林觉,王立诚等人的升降赛,大家才发现当时的年青棋手距离他原来有那么远。

“要是能有这样一个比赛就好了。”

张大记者对了小强说笑道。

李小强听了以后只是笑笑,并没有把张大记者的话放在心上。如今的时代早就不同了,世界棋坛的整体环境也已不同,传说中的升降赛那也只是想想而已。

不过让李小强自己都没有想到的是,在张大记者的牵线搭桥下,还真被他撮合成一个全新的比赛。

时间来到1999年元月,一个全新的世界大赛闪亮登场,那就是首届“秋菊杯”。虽然比预想中晚了几个月,但国内终于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围棋世界大赛。对于这个结果,围棋界上上下下都很高兴。李小强也很高兴。虽然对“秋菊杯”运作过程中的很多细节并不满意,但作为一名职业棋手,李小强对于出现新的比赛肯定是欢迎的。

何况就拿臭名昭著的“秋菊条款”来说,不满意也只能对中国围棋的管理层不满意。如果换位思考一下,站在秋菊公司的角度来看待问题的话,那就可以认为这是一个相当成功的案例。

真正对“秋菊杯”出现不满意的,也许就只有我们胡毅胡总了。

“唉,终于还是被他们抢先了。”

在首届“秋菊杯”的开幕式中,胡毅也有出席,看着主办方正在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胡毅有点郁闷的对李小强说道。

对此李小强笑笑表示理解。胡毅现在是什么人,那可是响当当的土豪。别看土豪这个名称有点难听,但大凡能成为土豪的人往往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不甘人后。”

所以李小强还是很理解自己舅舅心情的。

这个时候张大记者凑了上来:

“我说胡总,你既然那么想办比赛,那么在你的“舅舅杯”之前,要不先办一个另类的比赛练练手?”

“嗯?另类的比赛。。。”

第六六六章 国际纵队

“胡总你觉得现在的年轻棋手怎么样啊?”

“现在的年轻棋手厉害呀,总之年轻人的世界我已经看不懂,你说他们怎么能个个都那么厉害?”

年轻棋手的成长速度本来就是最近几年围棋界的热门话题,所以胡毅和张大记者交流起来没有任何障碍。

在10多年前李小强这批棋手刚入段的时候,除了李小强这个“异数”外,常韧圣都还要被张璇让2子。但是到了现在,对于任何一位刚入段的年轻人,别说是让2子了,顶尖高手就算是让先也不敢轻言获胜。

在常韧圣他们15,6岁的时候,他们当时只有和地方中坚棋手抗衡的实力,如果对上刘大锤和曹大方等人,那时候的他们还是要明显处于下风的。

但是到了古大力这一批棋手,他们现在就是15,6岁,他们现在击败刘大锤俞彬等人已经不算新闻,只有战胜李小强或者马小飞才算新闻,这在中国的“围甲”赛场上已经多次证明。

15岁的古大力也许不能和同时期的李小强相比,但肯定要比15岁时候的常韧圣要强,这是所有人都能看清楚的事实。总之现在的年轻棋手的成长速度在加快,成熟周期在变短,这已经成了大家的共识。

不仅是中国的年轻棋手,其他国家的情况也是一样,其中又以韩国棋坛尤甚,他们的年轻棋手成长速度更快,成熟周期更短。

“如果办一个对抗赛,让小强和这些年轻人下下升降,胡总你觉得这个想法怎么样啊?”

“升降?你是说升降赛?”

“没错,就是升降赛。”

“哦,那张大记者把你的具体想法说一下。。。”

必须承认,张大记者的话之所以能把胡毅吸引住,“升降赛”是最重要的一个关键词。

自从吴清源先生旷古烁今的10次十番升降赛结束后,这种拥有特殊魅力的赛制已经绝迹江湖很多年了。

十番升降赛,在吴清源手中达到最辉煌,其实也是终结在吴清源先生手中。遥想当年日本围棋界主办第1届“旧名人战”的时候,主办方在邀请吴清源参赛的同时,也恳请吴先生谅解。吴先生当时来了一句:

“我这么多年的努力,就这样就不算了吗。。。”

是的,当时十番升降赛之所以办不下去,是因为无法帮吴清源先生找到合适的对手了,当年日本棋坛所有的顶尖高手都被他蹂躏个遍,在这种情况下,主办方也是没有办法,只能主办全新赛制的比赛。

因此,套用一句很俗的话来说:“历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虽然在“旧名人战”之前,日本棋坛还有更古老的“本因坊战”,但有很多人都认为,“旧名人战”才是新的开端,一种没有那么刺激,没有那么残酷,所有棋手都采用分先对弈的比赛模式成为世界棋坛主流,并一直延续到现在。包括现在的世界棋战模式,其实和升降赛已经有了本质的不同。

一个有意思的问题:这两种比赛哪种比赛更难下?比如让李小强来下一次十番棋升降和下一次争夺世界冠军的世界大赛决赛?李小强认为前者的难度大多了。

“在某次世界大赛决赛中,某棋手因为心理压力过大导致严重技术变形,从而遗憾的输掉比赛。。。”

进入现代以后,很多人都在感慨现在的竞争是多么多么激烈,比赛是多么多么残酷什么的。李小强一直觉得这种说法很好笑,现代的竞争,真的有想象中那么残酷吗?

李小强甚至设想,这样的话千万不要被吴清源先生看到,如果被他看到的话,他肯定会觉得非常不可理解,不就是下一次决赛吗?你哪来那么大压力?

“和我们那个年代相比,你们现在可是幸运多了,也幸福多了,因为你们输掉这个比赛,还有那个比赛,丢掉这个冠军,还可以争夺那个冠军。而我们那个时候呢。。。”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