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室内,兴高采烈的张大记者用一种夸张的语气说道:
“哈哈又是“大雪崩”!小强最近和“大雪崩”纠缠上了。不过估计这盘棋以后,应该没人敢在小强面前操练“大雪崩”了吧。不过话说回来,他今天就一步简简单单的“外拐”,居然还能起到了“飞刀”的效果,这就让人意想不到了。”
没错,在张大记者的话中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大雪崩”,李小强这盘胜利又和“大雪崩”有关,这个应该没有问题。
另外一个关键词呢,那自然就是“外拐”。“大雪崩外拐定式”!李小强下出了一个近年来已经和少见的“大雪崩外拐”变化,这才是大家讨论的重点。
说起“大雪崩外拐定式”,这其实没什么稀奇,这是个很普通,也很古老的定式。下过围棋的都知道,在“大雪崩”这个大型定式中。其中一步棋算是一个重要分歧点,在这个时候,你可以选择“内拐”,那么以后的分支,就被大家统称为“大雪崩内拐定式”。同样的道理,如果你那个时候“外拐”,那么就会形成“大雪崩外拐定式”。
“大雪崩内拐定式”是由吴清源先生率先下出来的,可以说那步“内拐”是吴先生的首创。在那之前呢,当棋手碰到“大雪崩”的时候,无一例外都是“外拐”。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大雪崩外拐”当然可以称得上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定式,最起码它要比“大雪崩内拐”古老多了。
自从吴先生下出“内拐”变化后,“外拐”的下法就渐渐变得少了。在10年以前,这步“外拐”偶尔还能见到,不过到了现在,在职业棋手的比赛中,这步棋几乎已经销声匿迹。甚至可以这样说,到了现在这个年代,“大雪崩外拐”差不多算是一个已经被淘汰的定式。
大家为什么不喜欢下“大雪崩外拐”了呢?这里面有什么深层次原因吗?要理解这个问题,这就要从吴先生下“内拐”的初衷说起。
很多人都知道,当吴先生第1次在实战中下出“内拐”的时候,他事先应该并没有进行过研究,而他的初衷,就是认为这样“内拐”一下,应该可以便宜2目棋而已。
大家千万不要小看这2目棋,可以说就是因为这2目棋,才引起“大雪崩”这个古老定式发生了重大变革。不仅是“大雪崩”,围棋中很多定式的淘汰和变迁,其实都是又一两目棋引起的。
可以设想一下,当别人想便宜你2目棋的时候,更重要是等你计算后发现,人家这步棋竟然还真的成立,那么你自然会对之前的定式产生怀疑。
围棋中的“定式”之所以能被称为“定式”,有且只有一个判断标准,就是大家在认为“局部两分”的时候,这种下法才能被称之为定式。现在既然别人“便宜2目”的下法可以成立。那么之前的那个下法,还可以称为“定式”吗?
这其中的道理应该不难理解吧?这也就是“大雪崩外拐”逐渐少见的原因。
当然,围棋中的“定式”也有一个很大的局限性,就是对于“定式”的判断。永远只在局部有效。如果站在全局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呢?很可能你在局部选择一个看上去稍微亏损的变化,却能换来全局的得利。
为什么有那么多高手对定式嗤之以鼻?为什么高手们会反复强调对定式不能死记硬背?这个其实就是主要原因。
而这个原因,就是李小强今天赢下这盘棋的关键。
“依田这个家伙,他今天真是失常啊,他今天真应该打屁股。他主动挑起“大雪崩”。竟然会忽略人家可能选择“外拐”。忽略人家的选择也就算了,他竟然对后面的变化一点都不熟悉。唉!下棋永远只盯着局部,下棋没有一点全局观念。这样怎么行,这样怎么可能赢得了李小强。。。”
观战室内,藤泽秀行先生在唠唠叨叨的数说依田纪基的不是。
听着秀行先生的唠叨,张大记者却想得更多。的确,今天这盘棋的脉络其实非常简单。正如藤泽秀行先生所说的,当依田纪基主动选择“大雪崩”的时候,他在对局时肯定没考虑全局的配置,他肯定没想到李小强会下出已经“被淘汰”的“外拐”变化。想当然的认为李小强会“内拐”。想当然也就算了,更致命的是,他好像对“大雪崩外拐”的变化还不怎么熟悉。
要说“大雪崩外拐”和“内拐”有什么区别呢,就是“内拐”稍微偏重实地一点,而“外拐”则侧重于外势。
今天这盘棋就是这样,李小强在一个“大雪崩外拐”的变化中,他下出了围棋中经典的“滚打包收”,虽然从局部来看,依田纪基在这个地方获取了大量的实地,但是放眼全局。当这个变化完成后,可以说依田纪基大势去矣。
但是话说回来,在今天这盘棋当中,依田纪基真的算失常吗?张大记者认为不能算。依田没有注意到李小强可能下出“外拐”。这可以说是一种思维定势,就算要吹毛求疵,也只能说他的全局观念还不够强。但围棋中的“大局观”,这本来就是一个很高深的课题。依田纪基在这方面有所欠缺,这当然称不上是什么“失常”。
至于他对“大雪崩外拐”的变化不熟悉,那就更称不上是什么失常了。完全可以理解。如今的围棋好像在迅猛发展,每天出现的新变化层出不穷,依田就算非常刻苦,他可能连新变化都研究不过来,一个公认已经被淘汰的定式,他有必要去了解这么多吗。
但张大记者又隐隐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围棋是如此的博大精深,这种一边开放新变化,一边丢掉老变化的做法真的对吗?从这个角度说,大家沾沾自喜认为围棋技术一直在进步的观点,真的正确吗?
在这时候,张大记者突然想起李小强昨天说的这句话:
“不,现实中的很多棋局,我认为可以充分证明我的观点正确。。。”
ps: 应该有很多棋友看得出来,今天这盘棋也是有原型的。这是“牛哥”邱俊去年赢小特务的一盘。别看小特务现在风光无限,其他中牛哥类似的刀这也不是第1次。印象中他去年还有一盘和这盘很像,都是被牛哥“滚打包收”。有兴趣的棋友可以自己找来看看。曾有职业棋手评价,说小特务像“加强版”的马小,小巧功夫天下一品,但大局上比之老聂还稍有不如。我认为这种说法还是有点道理。
闲话说完,最后再次求票!
谢谢大家!
第六六三章 最好的试金石
下午4点多一点,眼见棋局已经无法继续,依田纪基选择了中盘认输。这样一来,李小强就成为第1个闯进本届“应氏杯”8强的棋手。
获胜后的李小强松了口气。虽然这只是刚刚进了8强而已,战胜依田纪基,李小强也并不认为这是有多值得兴奋的事情。而且比赛结束的时候,李小奇兵没有像张大记者他们想太多,他并不觉得自己这盘棋下得有多出色。在李小强自己看来,自己这盘棋。。。只能算是发挥正常,而依田出现的失误,只是让自己赢得稍微轻松而已。
尽管如此,现在的李小强依然心情愉悦。自己在国际赛场已经低迷很长一段时间了。虽然在前些天的三国擂台赛中,自己算是风光了一把。但是要知道,那个毕竟是团体赛,而且是快棋赛。
李小强心里非常清楚,想要和其他超级高手一争长短,想要恢复往日的荣耀,那么这种个人赛才是自己的主战场。虽然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还有好几项世界大赛在等着自己。但是今天。。。这个毕竟是“应氏杯”,是冠军奖金最高的世界大赛,是4年一次才有的机会。尤其是在自己刚刚夸下海口的情况下,那么今天这场胜利,怎么也算不错的开门红。这才是李小强高兴的主因。
和李小强的高兴形成鲜明对比,他的对手依田纪基先生就显得极其郁闷。大概觉得用这种方式输棋有点丢人,两人在赛后并没有过多交流,在棋盘上随便摆了几个变化后,双方的复盘就草草收场。两人走出对局室后,李小强来到观战室观看其他比赛,而依田纪基则迅速从赛场消失。
“今天的比赛,我教给大家一个简单的形势判断方法。大家也不用看其他的,只要注意棋手的年龄就行。在剩下的7盘棋中,你只要看到哪位棋手年龄更小,你就可以放心的判断他现在优势。。。”
来到观战室以后。由于赢棋后心情不错,李小强在和相熟的记者开着玩笑。李小强的话虽然有玩笑成分,但确实点出了当今世界棋坛的一个现实。当今的世界棋坛,确实处在一个改朝换代的年代。那些昔日的王者,以日本“六超”和中国聂旋风为代表的引领了一个时代的超级棋手,他们确实正在渐渐老去。他们曾经的荣光,那些曾经只属于他们的骄傲,可能在以后的国际赛场中再也看不到了。
虽然在任何竞技项目中。新陈代谢都是永恒的规律。但是在今天“应氏杯”16强战的赛场,给人的感觉就尤为明显,甚至让人看得唏嘘不已。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