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局长一家子来的快,走的也快。
赵刚和老姐林雪万没想到一个偌大的官儿会登门“谢罪”激动的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甚至说这杨局长也是个好人,看言谈举止也是个讲道理的人物,自己宝儿也有做错的地方,以后定要让宝儿和小胖墩杨天赐好好相处云云。
林逸耳朵里却听不进去这些,他现在考虑的只有一点,什么才是人的资本?
金钱?
地位?
名气?
“也许,我该做点什么了。”林逸默默地想。
……
“我就知道你会答应的。”当林逸再次见到姜立夫的时候,姜立夫如此说道。
“我只是希望自己的这个决定没有错。”林逸说。
“不会错的,张爱玲有句话叫做‘出名要趁早’,现在的时代就是这样,网红,小鲜肉,体育名人,文化名人,大家都在消费知名度,都在利用知名度,而作为旧书爱好者,我们干嘛不挑起这个重任,让所有人知道,传承历史文化,传承古籍文化,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儿。”
“我可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伟大,我只是想做一点有意义的事儿,让自己做到于心无愧。”林逸如此回答。
“好吧,不管你怎么想,林逸,从今天我就要好好包装你,把你打造成文化界的明星相信我,日后的你,一定会照耀整个藏书界!”
“但愿如此!”
……
这是一个清幽的地方,远处是高山,绿林,近处是青草流水。
摆放着两张古色古香的竹椅,竹椅中间则放着两杯香茗,不远处,拍摄轨道已经搭建好,摄影机也调好了焦距。
作为著名记者,姜立夫邀请林逸坐过去,自己则坐在另一边。
整个录制现场十分的恬静,很有融进大自然的氛围。
林逸一开始还有些不太适应,没想到拍摄采访会这么麻烦,从大老远跑到这荒郊野外,在空旷无比的山脚下,做出这种情景造型,看起来做什么都不容易啊。
倒计时开始
“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爱克什!”
姜立夫身穿西服,西服的领子上插着无线麦克风,他面对镜头说道:“近年来,古籍善本收藏日益走俏,市场成交额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拍卖市场中尤其以一些品相完好的精品类善本价格上升最为迅猛,其中以宋版书价格最为珍贵。究竟当下哪些古籍善本更值得收藏?未来古籍善本的投资潜力如何?记者今天很荣幸邀请到了南都业界最有名的旧书大亨,林逸先生,与他一起聊聊发生在旧书淘宝,以及古籍善本圈里圈外的那些事。”
接下来,作为林逸参加的第一个正式专访,在姜立夫的提问下,主要谈论了很多藏家最关心的话题古籍版本的鉴定。
话说古籍鉴定入门容易,但真正吃透却绝非易事,需要藏家着手研究许多历史和文化知识。刻书是人类社会重要的文化活动之一,它的风格面貌反映着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和文化风尚。书籍校勘的精粗、开本的大小、版式的规制、刀法的精拙、印纸的优劣、墨色的好坏、字体的风格、装帧的特点等,都可以透露出社会的时代气息。掌握一个时期刻书的风格特点,对于版刻的考定和版本学的深入研究大有裨益。
宋代刻书的特点:
宋代刻书从版式上讲,前期多白口,四周单边;后期仍多白口,左右双边、上下单边,少数四周双边。宋代刻书的字体,是将唐代诸位大家的字体运用于刻书了,如唐代的大书法家褚、颜、欧、柳诸家在书法上的较大成就就是把楷书推向了高峰,而刻书的字体又恰恰需要这种端庄凝重的楷字。宋代刻书的用纸,过去搞版本的人多称为白麻纸、黄麻纸和竹纸。近年来,有关研究造纸术发展史的专家多次取样分析鉴定,认为过去人们所讲的白麻纸或者黄麻纸,是说纸的纤维形似。事实上,当时人们造纸多为就地取材,原料为树皮和竹子。
元代刻书的特点:
元承南宋遗风,元初的某些刻书风格特点与旧书无大差异。但纵观整个元代刻书的特点,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黑口、赵字、无讳、多简。“黑口”:即指每版中缝线的上下两端为宽粗墨印的黑条子。“赵字”,是指元代刻书的字体大多数都模仿找赵孟頫的字,此为元朝刻书的又一明显特点。“无讳”,指元代刻书见不到讳字的迹象,不像宋版书那样,皇帝的嫌名庙讳处处可见。“多简”,是指元朝的刻书多用俗体字或简体字。
明代刻书的特点:
明朝刻书分为早中晚三期,风格不尽相同,粗略概括起来,大约是明初至正德时期的刻书仍然为“黑口赵字继元”;嘉靖至万历时期为“白口方字仿宋”;天启至崇祯时期的刻书又表现为“白口长字有讳”。
清代刻书的特点:
清代刻书的特点从来很少有人去归纳,其实要将整个清代刻书和前几代相比较,还是有其自己的风格的。
清代刻书的字体,在清初时尚沿袭前明旧习,至康熙时期发生了变化,形成了一种非颜非柳也非赵的“馆格体”。至嘉庆年间,刻书字体也失去了旧日的舒展圆秀,而变成呆板乏神的样子。清初和元朝一样,没有避讳的习俗,但随着政治统治的日益强化,开始实行了汉族文化中固有的避讳旧习。清代刻书的用纸名目繁多,有罗纹纸、棉纸、竹纸、开化纸等等。
……
在总结完这些后,林逸又与姜立夫谈论了一下旧书淘宝的有趣故事。比如发生在财神庙,鬼市,以及其它旧书摊上他淘宝捡漏的故事。
这些故事被林逸描绘的绘声绘色,十几块钱淘到价值上万的古书,几百块换来几百万的珍本古籍,奇迹一个接着一个,连现场负责拍摄的工作人员也听的入神。
直到拍摄完毕,大家伙这才清醒过来,一起鼓掌。
姜立夫感谢了林逸一番,然后又看了拍摄样片回放,最后对林逸说:“效果很棒!相信我林逸,这档节目会让你红的,很快南都就再也容不下你这条蛟龙,京城,金陵等地,才是你龙腾四海的地方!”
蛟龙么?!
林逸,含笑不语。(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五章.古玩大会
洛阳牡丹甲天下。
只是可惜,林逸来洛阳不是看牡丹的却是来淘书的。原来这几天林逸在南都做完了姜立夫的专访之后,就被姜立夫邀着来洛阳淘宝。用姜立夫的话说,你是一条蛟龙,蛟龙迟早要出海的,不如先去洛阳练练手,熟悉熟悉水性。这句话虽然玩笑,却也真挚。
姜立夫本身是记者,门路多,耳目光,听说最近洛阳要举办“古玩大会”,他就有意来这里转悠一下,淘宝之余,顺便找一些记者素材。
南都距离洛阳又不远,姜立夫在专访中与林逸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两人都有共同爱好,可以说是“臭味相投”,于是就成了莫逆之交。既然是好朋友,姜立夫得到消息后,就非常热情地邀请林逸一块过来,再说,两人在一起也算是有个伴。
按照姜立夫的话来说,那典当行的鬼工作丢了正好,你本就不属于那种规规矩矩的上班族,古玩淘宝的世界才是你生长的丛林。
林逸虽然不怎么赞同老姜这番话,不过自己也的确没什么事儿可做,刚做过的专访还要经过剪辑,才能播出,接下来的日子就是等待,林逸可没那种闲工夫,于是就和姜立夫一起开车直奔洛阳,参加这里的“古玩大会”。
作为六朝古都,洛阳具有很浓重的古文化氛围,尤其那些古建筑,更是一座挨一座,看花你的眼。
作为记者,姜立夫一直走南闯北,对洛阳也很熟悉,开了私家车根本就不用看汽车导航,直接就杀向了洛阳最大的古玩城,这次的古玩大会就是在这里举办的。
一到洛阳市中心的“天子驾六古玩城”,林逸放眼看去,首先就看见一座巨大的仿古牌坊,上面用金笔书写“洛阳第一城”,再看周围的门面,也都是仿古类型的,看介绍,“依托千年帝都的光辉历史,汇十三朝古都精粹,聚大中国古玩赢家,赢尽天下。”
口气蛮大的。
林逸对这古玩城不禁感兴趣起来。
姜立夫把开来的那辆大众朗逸停在了停车站,这才找到林逸一块朝古玩城里面走去。
两人刚进去几步,就被一阵吆喝声吸引住,只见一个卖甘蔗的小伙子,人长得精瘦,一车甘蔗有几大捆。小伙子靠在三轮车前,抄起一只电喇叭,贴近嘴巴,说;“甘蔗粗又甜,越吃越喜欢!一根五元,十块三根啦!”
吆喝要讲究点艺术,另外对面摆着一个卖杂货的摊主,他卖擦玻璃窗的刷子,边演示边吆喝:“一套住房几十万,玻璃不擦不好看。”“住七楼、住八楼,擦个玻璃不用愁。”押韵顺口,擦玻璃的重要性讲了,擦玻璃的便利不仅说了,而且还当面演示给你看。赶紧买吧。这样的吆喝比“粗又甜”、“越吃越喜欢”之类要入耳。
不过这两位还不算是高手,在两个摊子的不远处,还有一个卖菜刀的年轻人,他的吆喝是长篇大论,合撤押韵,字正腔圆,像是说相声,介绍菜刀间杂着讲述历史评点时事,很快就围上一圈人,男女老少大家或蹲或立。20元一把,立刻就有人买了。妙的是,年轻人又说出一套词来,好像是替买方量身打造现编现说的,现场感觉挺贴切的。内容因人而异,赞人品,称能耐,都不重复。这也算是吆喝,边上的人听着听着,就心痒难耐,掏钱买菜刀,管它好使不好使,先让耳朵过过瘾。年轻人简直要把买方往死里夸,“安邦治国”这样的奉承话有的买家也笑纳了。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