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的农场在沙漠 (南州十一郎)



这家客栈刚好位于全村最高点,蔡鸿鸣修炼后,站在楼顶栏杆边上,放眼望去,只见清蓝色天空下,灰瓦屋顶密密匝匝,一片连着一片,错落有致。

薄雾迷朦,笼罩在晨光雾霭中的村庄,显得那么的安静与祥和。

渐渐地,寂静村落开始有了声音,被放出门的鸭子,一排一排的往溪边走去,也不顾初春溪水的清凉,扑通扑通的跳下去游玩嬉戏,吓得溪里刚刚冒出头呼吸空气的鱼儿瞬间遁入水中不见踪影。

慢慢的,墙院里冒出锅碗瓢盆的叮当,巷弄里也出现村民忙碌的身影。

他们有的拿衣服到溪边洗,有的开始拣茶炒茶、晾晒山货,一幅幅平常不过的场景,拼凑出一幅淳朴美丽的山村画卷。

这里是下梅村,位于武夷山市东部,建于隋,兴于宋,隆于清,是国内排名有数的历史文化名村。据说在商周时期下梅村就有新石器时代人类在活动。

昨天他们一家乘飞机到武夷山市后,租了辆越野车来这边,到的时候天差不多黑了,就先找了家客栈住下,其它的事等睡醒再说。

回到房间,师婉儿和小楚楚还猫在被窝里。

小家伙紧紧的抱着妈妈的两座伟岸山峰,一手抓着,一手扶着。嘴凑在胸前。时不时砸吧几下,似乎在梦中也在喝奶,让人看了都不知说什么。

蔡鸿鸣进来,师婉儿睁开眼。朦朦胧胧的问道:“几点了?”

“还早,你继续睡吧!”

“嗯”师婉儿就继续抱着女儿睡了起来,再醒来已是八点左右。小楚楚不知什么时候起来,已经被爸爸穿好衣服。父女俩正坐在床边打闹,她连忙起床洗漱。一起去吃早餐。

山村的早点泛善可陈,没有蔡鸿鸣最喜欢喝的粥,只有面。

若非现在下梅村已经成为旅游景点,平时有游人住着,估计他连面都没得吃,所以也不能挑剔,只得将就。

去年时候,蔡鸿鸣已经和卖茶树苗的老板联系过,前天又联系了一下,说是今天过来看茶树苗。只不过今天天气不错。他不想这么早过去,打算先带老婆女儿在村里玩玩,等下午睡醒后再过去,反正也不急这么一时半会儿。

下梅村地形,是武夷山典型的一个小盆地,俗称“锅庄”,意指下梅地形如一口锅,村庄就座落其中。

有一首“山环水抱聚宝盆,青龙白虎遥山横。财源广进流不去,乡关肘里鸡犬闻。”的诗很恰当的描写了下梅村风水意象。

从下梅村一处名叫“白岩岗”的地方俯瞰下梅。只见四面八方向下梅延伸的九座山冈恰似九条蛟龙,同时潜首下梅村盆地。因此,清代下梅首富邹氏茂章,为了以文韬武略来涵养九只蛟龙。就建了文昌阁,想藉此来锁住蛟龙灵性,让它接受文昌帝君教化,使下梅村的后人文运亨通,科第峥嵘。

在旧时,下梅村是武夷山地区重要的茶叶集散地。据《崇安县志》记载:“康熙19年。武夷岩茶茶市集崇安下梅,每日行筏三百艘,转运不绝。”

邹氏因茶而富,富而想贵。

只可惜,人终究敌不过天意。

鸦片战争后,由于当时清政府被迫开放五个通商口岸,武夷岩茶只要顺闽江而下就可出口。于是,武夷山地区的茶市中心从下梅转移到赤石,盛极一时的下梅慢慢走向衰落。

蔡鸿鸣把女儿放在肩膀上,让他抱着自己脖子,和老婆慢慢走在这古香古味的乡村小路上。

楚楚坐在爸爸肩膀上,高兴的“驾、驾”叫着,小屁股还不停的扭来扭去,好像真的在骑马似的。

“你再动来动去,信不信我打你小屁屁。”蔡鸿鸣不满的对女儿说道。

楚楚很聪明,看爸爸脸色不对,就不再叫了。不过片刻后,就又开始比手划脚的“哈、哈、哈”嚷嚷着。看得旁边师婉儿哈哈大笑起来,蔡鸿鸣对这母女是彻底没了办法。

下梅村有条小溪,名曰当溪。

当溪就像下梅村的中轴线,将一个村子分为两半。当溪两岸,是青瓦屋顶覆盖的两条长街,街面每隔一段便会有一条下行石阶通往溪边,那是旧时搬运茶叶的码头。在旧时,下梅村是武夷山地区重要的茶叶集散地。

茶市的繁华带动了下梅村的繁荣,各地茶商纷纷在此设下茶庄,精选茶叶,销往各地。

遥想当年,这水运之路必然热闹非凡,下梅街市也是繁华无比。只是如今,一切不过是过眼烟云,只剩下眼前这古旧的街道屋宇供人凭吊。

春节刚过,又非放假时期,所以来下梅村旅游的人很少,只有三三两两的游人在白石铺就的街道上晃荡。

今天天气晴好,一缕缕阳光照下,赶去山间的清冷。一些老人就出门来,坐在临溪的廊道上,一边晒太阳,一边谈笑。看到坐在蔡鸿鸣肩膀上好奇的四处张望的小家伙,还乐呵呵的隔空逗了几下。

再过去是邹氏家祠,后面不远就是大夫第。

沿着青石板路走去,一面镶嵌着无数美好寓意的浮雕的砖砌门楼顿时映入眼帘。走进里面一看,高堂之中,雕梁画栋,精美的石雕和木雕把整间房子烘托得富丽堂皇,可以想象当年主人家的富有和显赫。

在老房子中逛了一会儿,他们就走向卖东西的小街。

小街上卖的最多的是茶叶,如今正是一年中最好的茶叶明前茶的出产时节。

明前茶指的是清明节前采制的茶叶,因为受虫害侵扰少,芽叶细嫩,色翠香幽,味醇形美,所以是茶中佳品。但同时,由于清明前气温普遍较低,茶叶发芽数量有限,生长速度较慢,能达到采摘标准的产量很少,所以又有“明前茶,贵如金”之说。

若是茶叶好,蔡鸿鸣倒不介意买一点回去,毕竟这时节的茶叶最难得,也最好喝。

小街边上,有一家清末开的老茶馆。

一般若是想买这种贵重的明前茶,想品尝一下再买的话都会到老茶馆去。因为那店里有街上所有茶叶店里的茶叶。

明前茶昂贵,人家卖茶的人可不敢给买茶的老板一一泡一壶过来,但也不能让人家不尝就买,所以他们就让买茶的老板到老茶馆去,想要什么样的茶,老茶馆里都有。而小街上的茶叶店都是固定的老店,出品的茶叶质量大家心中有数,大家也就把招待客人的活交给了老茶馆。

客人若是对品尝的茶叶满意,就会到茶叶店里买茶,不满意就要付茶钱。

一般而言,客人要什么档次的茶叶,老茶馆里的老板就会给你泡什么样的茶。

蔡鸿鸣来的时候已经查过,知道这边的规矩。于是就向老茶馆走去。

走进老茶馆,只见老式的穿斗房内黑乎乎的墙面露出斑驳的痕迹,上面还挂着一些毛伯伯时期的照片。墙角老旧的案台上摆放着小小的竹篱筐、铜茶壶,木、竹质的八仙桌凳凌乱地散开,土陶茶碗安静的被倒扣在桌上。

第一百五十三章社前茶

到老茶馆中喝茶的大多是老人,有自己倒茶慢慢品的;有自个带着糕点,一边品茗一边尝的,也有来谈生意的。±,

像蔡鸿鸣一家这样的年轻人到老茶馆来显得有点异类,老人们不由抬头看了一下,但迅即低头说起话来。

蔡鸿鸣带着老婆女儿找张干净的桌子坐下,茶馆老板走了过来,“老板,您是来买茶还是喝茶呢?”

这话里有讲究,若是来喝茶的,那就用后面煤炭炉子上铁壶烧开的水冲茶伺候,一般一个大瓷壶五块、十块、二十块不等。当然,也有更好的。但若是来买茶,那就得用小铜壶装山间清泉,放在南州特产的无烟龙眼木炭上烧开,然后拿小瓷盏慢慢泡。

这喝的已不是茶,是意境,是韵味。

“买茶。”蔡鸿鸣回道。

“那老板您想要什么茶。”

这个问的是档次,看你要高档、中档、低档的茶叶,每一种价格都不一样。

“你这边有什么好茶?”蔡鸿鸣财大气粗的问道。

“您来巧了,我们这边正好还有一点社前茶,您要不要?”

茶馆老板看他这么豪爽,顿时笑了起来,脸上褶子都纠成一团。因为每卖出一份茶,他就有一份佣金,就算最后没卖出去,也有茶钱收。可比冲那个大瓷壶好挣的多。

“社前茶?”蔡鸿鸣一脸疑惑,他听过明前茶、雨前茶,社前茶可从来没听过。

看他不懂,老板就解释起来。

古时贡茶求早求珍,于是,就把春茶划分为“社前”、“火前”和“雨茶”三种。

社前。指的是春社前。古人一般会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祭祀土神,名为开春,又叫社日。按干支排列计算,社日一般在“立春”后的41天至50天之间,大约在“春分”时节(3月20日左右),也就是比“清明”早半个月。这种时节采制的茶叶是一年中最珍贵细嫩的。曾经从唐朝广德年间到明洪武八年一直被列为贡品的阳羡紫笋茶,就是这种珍贵无比的社前茶。

唐陆羽在所著的《茶经》中记载:“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

说的就是在社前时候紫笋茶的叶子是带紫的,过了这个时节就会变绿,品级也随之降低。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