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启高一 (白雨涵)


  然后韩志东第一时间通知了张谭。
  当张谭得知收视率后,饶是他知道《舌尖》会火,依然没想到,收视率会高到这个程度——4.122%收视率,强势破了4点,打破了2000年以来,央视播出纪录片创造的最好收视率。
  而且,4.122%的收视率,也让央视在11点的这个夜间档,重新回到了全国同时段收视冠军的宝座。
  这下子,《舌尖上的中国》,真的炸了!(未完待续。)


第325章 无垠的高度

  “老猪,你看了《舌尖》吗?”
  “什么舌尖?”
  “靠啊,你竟然连《舌尖》都不知道,你太out了吧!《舌尖上的中国》,谭张拍的纪录片,讲各种好吃的,拍得不要太好看!”
  “有这么好看?”
  “你晚上看了就知道了,在中央一套,十一点半。”
  “行吧,我晚上看看。”
  ……
  “黑贝,你看了《舌尖》吗?”
  “看了看了,你也在看《舌尖》啊。”
  “那是当然,我是探长的铁杆粉丝,能不看吗。”
  “探长就是牛,纪录片原来还可以这么玩,确实很好看。讲故事尤其讲得好,不是单调的在记录美食,还有很多食物之外的内容。”
  “嗯嗯,我老爸说了,这部纪录片最好的地方,就是六分美食记录,四分人文点缀。光是记录美食算不上一部优秀的纪录片,但是透过美食去讲述中国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点滴,这是最令人深刻的地方。”
  ……
  随着《舌尖上的中国》持续播出,全中国都刮起了一股美食风。这股风潮,出乎太多人的意料之外。
  韩志东意外,本来是希望能拍一部质量尚佳的纪录片,结果一不小心就点燃了激情。
  张大胡子意外,他混迹影视圈几十年,自己也从事过纪录片相关工作,对国产纪录片的状况一目了然,从未想过国产纪录片现在就达到国际一流水准。结果《舌尖》还真就来了次让人瞠目结舌的高水准。
  苏莎同样意外,虽然她盲目信任张谭的才华。但是也不至于第一次拍纪录片,就赶英超美了吧。
  很多人意外。不仅仅是意外这部纪录片的质量,更意外的是收视率。
  第一集就破了3点门槛。达到3.425%收视率,创下了《魅力纪录》栏目今年的收视记录。
  第二集更是破了4点大关,达到4.122%收视,创下了央视纪录片自2000年以来最高的收视率,而且领跑全国同时段收视率。
  紧接着,第三集的收视率新鲜出炉,赶上今天是周五,明天就是双休日,看电视的人更多。收视率再度暴涨,达到了4.826%,这无疑又创造新高度。在并非黄金档期的深夜档期,一部纪录片,竟然收视率比平时的电视剧收视率还要高。
  着实让人不可思议。
  “难道《舌尖》这是要破5吗?”央视的头头脑脑们都有点坐不住了。
  之前说纪录片翻不起大浪的赵建军,脸色也是不好看,4点收视率也就罢了,顶多是个小火的片子,在央视扎堆的作品里。不算什么。但是深夜时间段5点的收视率,这就是现象级的表现。
  一但破了5点,他能想象到,这部纪录片会给央视带来怎样的冲击。
  国家现在一直在提倡。要搞软实力,软实力从何而来?软实力如何彰显?很明显文娱产业是软实力的重要一环。美国用好莱坞文化侵略全世界,中国政府当然也想要推广中国文化。只是一直无力。
  现在有了一个苗头,可以想象。上面会如何重视。
  赵建军心中烦闷:“真要破5的话,我还真不好压韩志东了!”
  他这个副台长都慌了。身为韩志东的竞争对手,钱伟英的慌张更甚,前天才得到赵建军的保证,美滋滋的要上升到全局高度,坐着七套总监的美梦。这才隔了两天时间,美梦就成噩梦了。
  上午公布收视率的时候,他分明感受到了,台里的同事,对韩志东的热情,开始超过自己了。
  “******!一部纪录片,凭什么这么火!”
  “这不合理!”
  甭管合理还是不合理,《舌尖上的中国》确实如大火一般蔓延。周六晚上,第四集播出,第二天的收视率出炉,再度惊吓了无数人。
  5.047%,一个大家猜测到了,但是不敢相信的高度。
  疯狂的破5收视率!
  ……
  《北亰娱乐信报》在头版头条报道了《舌尖》的盛况:“谭张新作《舌尖》开播造成轰动,纪录片收视率超越电视剧。”
  《中国青年报》同样动作迅速:“深度解读国产纪录片的生存状况,《舌尖》为何能脱颖而出受到喜爱。”
  《人民日报》的报纸上虽然没有刊登,但是网站版却发表了评论,高度评价《舌尖》的制作水准:“只有用诚意拍摄,才能打动观众。”
  当然,也不是所有媒体都在吹捧,与张谭合作愉快的南方系媒体,《南方都市报》有了不同意见:“《舌尖》究竟是一部传统的美食纪录片,还是一部借着美食贩卖爱国情怀的政治宣传片?”
  报道中认为《舌尖》虽然拍得不错,但是明显是通过美食来美化中国,把美食片子拍成了政治宣传片,认为这是对纪录片的不尊重,云云。
  似乎一单涉及到政治、爱国之类,南方系媒体就迅速暴露出了自己的屁股。
  当然,南方系的所谓思考,并未衰减《舌尖》的热度,这部纪录片的确在宣传中国,毕竟片名就是“舌尖上的中国”。然而看完纪录片,观众心里自会有一杆标尺,仍然喜欢这部纪录片,并为里面的人物故事湿润眼眶,为里面的各种美食口水直流。
  “怒啊,这几天看完《舌尖》,我感觉自己长胖了十斤!”
  “片子就该这么拍,为什么国产片我们不爱看,因为那些导演都在自嗨,现在只有谭张是在为观众拍片子,不是几个亿的投资就是诚意,讲好故事才是诚意!”
  “看完《舌尖》,一股泱泱大国的得意之情,立马盈满肺腑。”
  “喜欢《舌尖》不解释!”
  “以前对谭张无感,不喜欢那些神神叨叨的武侠,现在彻底路人转粉,吃货万岁!”
  “请这样称呼我们中国——大吃货国!”
  “吃货的胜利,《舌尖上的中国》!”
  “赶紧把片子推出去,让老外瞧瞧,让生活在黑暗料理界水深火热之中的人们,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美食。”
  中国有多少吃货,很难界定清楚,但是民以食为天,大概没有人不喜欢好吃的食物。
  《舌尖》打动了吃货们,吃货们也汇报以每晚坐在电视机前流着口水支持。
  所以周日这晚,尽管第二天大家要上班,还是有无数人熬夜收看《舌尖》。最终第五集的收视率定格在5.011%,比周六的收视率稍微降低了一丁点,好在,依然维持住破5的高度。
  整个系列十一集正片加一集花絮,目前播放了一半不到,收视率就已经高不可攀,完全证明了《舌尖》的强大。高水准、高质量的内容,营造出高口碑,让观众看过之后,就舍不得不看下一集。
  不免,央视七套的纪录片部门,最近很风光。
  韩志东这个主任,也受到了记者的热情采访,在记者们询问,当初与张谭合作拍摄《舌尖》的动机时,他这样回答。
  “我们总在说,谭张一次一次带给大家意外惊喜,造成一个又一个热点现象。然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优质作品的基础之上,他的成功,证明了在浮躁的时代,肯用心创作的人,才真正会被大家所肯定!”
  “与谭张合作纪录片,是我们的一个开始。我相信很多纪录片工作者的专业经验,不会比谭张差,而我们所欠缺的,恰恰就是把心静下来,回归到故事本身。”
  “我也相信,《舌尖》带来的,不仅仅是一部优秀的美食纪录片,更会是中国纪录片事业的一次重大突破与转折,它为我们带来了最有益的尝试。”(未完待续。)


第326章 好玩的电影

  火了火了火了。
  《舌尖》彻底火了。
  自周日收视率稍微下滑之后,周一播出的第六集,止跌反升,达到5.267%;周二播出的第七集,又上升了,达到5.428%;周三播出的第八集,还是在上升,达到5.641%;周四播出的第九集,依然是上升,达到5.814%,势头一直为停歇。
  更为激动人心的时刻,发生在10月17日周五播出的第十集,因为明天就是周末,观看人数暴增,直接突破6点,以6.222%的纪录片闻所未闻收视率,让人无话可说。
  而周六的第十一集,将是《舌尖上的中国》系列正片的最后一集。
  因为第十二集是花絮,看花絮的人肯定没有看正片的人多,所以今天就是《舌尖》首播季的收官之战。
  张谭的粉丝、喜欢《舌尖》的粉丝,都在猜测,最终的收视率。
  这个时候的张谭,已经离开了北亰。
  他去大涟市参加第十七届金鸡百花电影节了。金鸡百花电影节是中国大陆最有影响力的一个电影节,由金鸡奖和百花奖合并而来。前者金鸡奖是由专业评委票选,后者百花奖是由观众投票。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