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许多人都不看好此次收购,认为他只是在白日做梦而已。现在梦想成真,李家诚真的收购成功,成为和记黄埔的董事。并且在汇丰银行的支持下,还拥有了参与经营的权力。这都让香港商界惊讶不已,感叹李家诚的狗屎运,也质疑汇丰银行的做法。
此举简直就是白送钱给李家诚一样,一时间汇丰银行大班沈弼,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烈指责。尤其是香港的英资商人更是将他视为英奸,纷纷宣布要弹劾沈弼。并且向英国经济部门举报,认为沈弼与李家诚存在幕后交易,要求判定这次的收购非法。
就在英资商人愤愤不平大力折腾的时候,《天天日报》、无线电视台、《东方魅影》等许氏旗下的媒体,却开始替沈弼与李家诚大肆鼓吹起来。
先是将李家诚的发家史详详细细介绍一遍,并称赞他是眼光卓绝的企业家,同时恭喜他成为香港第一位华人洋行董事,堪称是香港华人的骄傲。
而沈弼先生更是独具慧眼,相千里马的伯乐,有大胆识,大气魄,才会行如此奇事。当真是银行家的典范,势必会名列世界最知名的银行家之列。
有许氏旗下这些媒体帮忙发声,之前沉默的香港华人开始喧腾起来。的确香港成为殖民地已经许多年了,在早期的时候华人是二等国民,一直受白人甚至印度阿三的欺负。
直到六零年代香港发生激烈的抗争之后,港督才开始考虑改善民生。因此现在年纪只要大一点的华人,还都记得之前所受的那些苦难。
因此当意识到李家诚的成功收购和记黄埔,成为香港第一位华人洋行董事,所代表的华人地位的崛起时,全都将他视作了华人的骄傲。
一时间,香港街头再度舞龙舞狮,敲锣打鼓放鞭炮,隆重庆祝这件开天辟地的大喜事。而香港各大华人商会也借此看到了华商的崛起,虽然还是嫉妒李家诚的狗屎运,但那怎么算也只是内部矛盾而已,而对上那些英资商人则是共御外敌了。
许氏集团旗下媒体更是代表华商接连发问,“为什么华人收购英资洋行,就会引起这么大的波澜。而之前英资洋行收购华人企业却好像顺理成章?!”
“为什么洋人能担任华人企业的董事,而华人却不可以担当英资洋行的董事?莫非英国人还以为现在是香港刚刚开埠的时候么?”
“为什么清清白白的交易非要被抹黑成非法交易?是港英当局之前的不作为,才引致香港贪腐横行。当初为何不见批评港督,现在却反而要无事生非?”
……
一连串的言辞犀利的发问,问的英资商人灰头土脸。
他们想要反驳。但是手头上只有英文报纸而已。
现在这个渲染爱国情怀的氛围之下,其他华人报纸就算贪财,也不敢再帮英资商人讲话,否则就直接被人们扣上“汉奸”的帽子了。
而英文报纸的销量本来就不是很高,尤其是在中下阶层更是没有市场。因此即便刊登了许多反驳的文章,但是在中下阶层却几乎看不到,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自然有限。
而许氏集团旗下的报纸。是香港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尤其是在中下阶层,几乎是他们唯一看的报纸。可以说影响力是极大地。
而无线电视台更是收视率第一的电视台,它的影响力更是遍布千家万户。为了帮李家诚做宣传,许贯武特地邀请他到电视台做访问,并且聘请诸多经济专家一起分析。替沈弼同李家诚讲话。
借助这些电视节目。李家诚在香港的知名度大增,而且他温文儒雅的形象,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家历程,也被包装成了“香港梦”的代表,只要勤力就有钱赚,只要肯动脑就可以发财……借此激励了许多中下阶层的民众,也让他们成为李家诚忠实的粉丝。
而英资商人也打算上电视台做节目,但可惜现在香港两家电视台是华人所有。还有一家电视台也是华人做经理。此时正是要同仇敌忾的时候,因此三家电视台对于英资商人的请求。全都拒之门外不鸟他,让英资商人气的跺脚也没办法。
……
压倒性的舆论优势大大鼓舞了香港华人的爱国情怀,也因此形成了一股非常强大的民意。民意滔滔之下,就连港督都不得不慎而重之。
因此哪怕英资商人叫的再响,跑的再勤,闹得更欢,港督府也不敢再明目张胆的支持。这就给李家诚同沈弼化解了许多的压力,让他们可以从容不迫的应对未来的难关。
而许氏集团将李家诚塑造成为华人的骄傲,也让他知名度大增同时形象大幅提升。而个人形象的提升自然影响旗下公司形象。像长江实业现在旗下的多个在开发的楼盘,还未正式开始发售就已经吸引了不少的目光;而他旗下的许多物业也受到追捧,许多商家都想租赁一个档位而不得。
李家诚由此成为香港最炙手可热的商界明星,同时也借助这样的滔滔民意,迅速在和记黄埔打开声势,成功成为和黄董事局最具话语权的人。
而他能够获得如此多的利益,除了要感谢沈弼的大力支持之外,自然还要感谢许贯武的慷慨援助。如果没有许贯武在背后帮他撑腰,李家诚也不会这么快就走出困境。而且没有许氏集团旗下媒体的大力吹捧,李家诚也不会获利良多。
而许贯武之所以要帮助李家诚,并不是因为他吃饱了撑的。而是同样也是确保自己的利益,不会受到这次风波的损害。
如果被英资商人这样子搞下去,沈弼或许会被调职也说不定,单单这一条就已经让许贯武无法忍受。
他已经与沈弼结成了非常的朋友,两个人之间合作一向顺遂。许贯武在汇丰银行的存款,都由沈弼派人帮他做管理,每年的收益也都十分可观。而且借助沈弼这位财神爷,许贯武在香港也可以拉大旗作虎皮,很多时候只要把关系亮出来,其他公司就要甘拜下风。
如果换了另一位新的银行大班,就算是能够和他好好相处,起码也要耗费一定的精力,才能构筑起同等亲密的关系,对许贯武来说实在是麻烦了。单纯为了保住现在这条人脉,他也不想让沈弼发生什么事情。
而且许贯武知道和记黄埔是在李家诚手中振兴的,如果换了另一位英资商人来接手,恐怕和记黄埔不会像前世那么兴盛。而许贯武之前可是花费重金,吸纳了和记黄埔一成的股份,还指着它能够为自己带来丰厚收益呢。
如果因为那些英资商人的乱搞,而让许贯武痛失发财的机会,他才不会坐视这种事情发生呢。
而且他同样还是长江实业的大股东,如果李家诚不能顺利执掌和记黄埔,那么长江实业也就少了迅速崛起的机会,未来顶多是一家中型的地产企业,这就让许贯武的投资所得大幅缩水了。
因此利害相关,他才不会坐视沈弼和李家诚被这些英资商人搞下去。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很多与沈弼交好的商人也担心失去这条人脉,因此也跳出来帮他讲话。
这么多豪商一起帮沈弼讲话,令英国政府也不得不慎重考虑,因此一场风波渐渐化为无形。
第四百七十一章雷石东的大动作(上)
就在李家诚因收购和黄股份一事,搞得纷纷扰扰全城轰动的时候,许贯武也在公司正式上班之后,开始了新的一年的投资计划。
过年时与竹联商定好的购建公海赌船的计划,以及在台北开设歌舞厅的计划,许贯武都陆续开始让手下跟进。
赌船方面因为现造船实在等不及,因此先考虑购买二手船舶。但因为要仔细筛选同时还要再内部改装,因此至少也要半年时间才可以。
而歌舞厅与之相比则明显快多了,只要选好地址然后稍加装修,基本上一两个月内就可以投入运转。
初期歌舞厅先只开一家,取名叫做钻石歌舞厅。之所以取这么一个略显俗气的名字,原因在于竹联的对头之一,本省角头帮派之一的西北帮大哥杨登奎,在高雄开办了一家蓝宝石大歌厅。
按吴墩的话就是,他的歌舞厅是“蓝宝石”,我们竹联比他的名字要更响亮,就叫“钻石”歌舞厅。听名字就比他的“蓝宝石”值钱。
许贯武对吴墩的恶趣味哭笑不得,不过钻石歌舞厅俗气归俗气了一点,但其实还蛮附和台北人的欣赏品味的。如果改称丽声,辉煌,乐音之类的名字,反而感觉不那么响亮。
除了与竹联的两桩生意之外,还有赵雅芷三位兄妹进公司一事,许贯武也将他们半哄半骗的弄去了内地。他们三人起先听说去内地,当时全都翻了脸。恨不能跟许贯武闹一场,然后摔门而走。
不过许贯武却也早就想好了理由,什么虽然你们是我的亲戚。但是寸功未立乍登高位,手下的人也会不服气。而大陆那边正好缺少管理人才,你们去那里呆上一年半载,好歹做出一点点成绩出来,我就可以理直气壮地把你们召回香港。
这下手下人也都会服你,而且公司其他高层也没有二话说了。再者说粤州那边天高皇帝远,你们到那里就是一把手土皇帝。只要不把影院给拆掉,随你们怎么去折腾。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