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梭莫温解释清楚来迟的理由后,众人眉头都皱了起来,对接下去的访问行程感到了几分担忧——数百名缅甸反政府流亡者齐聚于华盛顿缅甸驻美大使馆的门前,这些被缅甸政府驱逐出境或者被政府通缉的叛国者身后,有着数以千计的美国各人权组织的支持者和同情者。这些人肆无忌惮,一大早就将整个使馆围得水泄不通,高举标语旗帜、情绪激动的发起抗议示威运动,致使梭莫温根本就无法及时赶来机场迎接康宁一行。
针对这一突发情况,诺拉敏立刻召集代表团全体成员,召开了紧急会议,商议如何在接下来的访问中竭力捍卫缅甸的声誉与尊严。
相比之下,明天一早前往美国国会作交流和演讲的事情倒不算什么了,最担心出现的情况是在其他公众场合面对心怀偏见的媒体追访和质询。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讨论,大家想出了不少应对之策,对可能出现的窘迫情况也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所谓弱国无外交,往往是越担心什么,什么事情就会到来。
晚上七点正,康宁率领代表团一行五十四人,准时出席了三个慈善机构联合举行的招待晚宴。
从宾主见面到致词,再到轻松的自助餐,气氛始终保持着和善亲切,不管是主人和客人,脸上都展露出亲切的笑容。
就在晚宴行将结束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临时安排,让代表团所有成员都不知所措——举办晚宴的三个慈善机构在新闻界和其他几个较有影响的半官方机构的“盛情要求”下,一再恳请康宁、诺拉敏和貌貌明与“诚挚而热情的新闻界朋友”见个面,并解释说这样对接下来的访问行程,将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尽管心知来者不善,但康宁和诺拉敏、貌貌明等人经过短暂商议,依旧决定满足基金会方面的要求,但表示由于旅途疲劳,再加之时差的关系,时间只能安排二十分钟。
基金会几个负责人听到后非常高兴,很快就将康宁一行请到了与豪华餐厅比邻的会议室里。代表团成员走进去一看,立刻就明白了这是个很难推脱的早有预谋的邀请:近百名记者早已经等候在了里面,十几台摄影机全都对准了灯光明亮的主席台位置。
在基金会三个负责人的引领下,康宁与缅甸中央政府以及其他三个特区的五名官员坐上了主席台。阿彪等十二名身穿西服的警卫人员立即上前,巧妙地占据了安保位置,他们此举让负责会场安全的四个美国保安人员惊讶之余,颇感不悦。与此同时,柳逸青也与两个同事顺利地架起了摄像机,进行拍摄。
“先生们女士们,非常感谢康宁先生和诺拉敏阁下的慷慨,愉快地同意出席这个临时决定召开的记者见面会,在此我代表基金会同仁和所有爱好和平、民主、自由的人民,对友善的来宾表示真挚的感谢和敬意!”
基金会负责人莱特先生接着便大肆介绍起自己的基金会为世界贫困地区人民做出的巨大贡献,并且以极为幽默的语言,向大家介绍自己在缅甸的见闻和感受,最后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恭请代表团中职务最高的诺拉敏先行发言。
诺拉敏明显地感受到了在场大多数记者眼中的轻视甚至嘲讽,他不动声色地介绍此行的目的以及增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合作共谋发展的愿望,随后微笑着将话语权交给了莱特先生。
莱特再次礼貌地致谢,和颜悦色地表示在座的所有记者都可以自由提问。
《纽约时报》的女记者惠妮特有幸获得了首个提问机会,这位三十多岁的高个子红发姑娘兴奋地站了起来,目光灼灼地望向了康宁:
“尊敬的康宁主席,在你没到达美国之前,我们的媒体已经对你的情况包括你的特区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我现在想问的是你如何看待去年发生在缅甸首都仰光及其他大城市的大规模反美游行、以及在游行中诸多不人道的行为?”
康宁听完提问微微吃了一惊。在与美国驻缅大使戈尔的联系中,双方都一致同意不再提及去年美军特种部队和空军侵犯缅甸领土、领空一事,如今这个女记者竟然毫无顾虑地提了出来,显然是美国政府的工作没有做到位,或者就是故意这么做,以便看看自己的反应会如何。
略微沉默片刻,康宁摇了摇头,用熟练的美式英语礼貌地回答:“首先我不得不说,惠妮特女士的这个问题让我感到很惊讶。原本我以为第一个问题会轻松一些,让我也好有一个心理铺垫,但没想到竟然会这么令人尴尬和为难,由此可见你们记者的辛辣和尖锐。虽然现在纽约的天气还很冷,但却生生地把我吓出了一身汗。”
众人先是一愣,随即理解地哈哈大笑。
康宁接着说道:“尽管我很不愿意回答这个问题,但是为了表明我们的诚意和善意,我还是说说自己的一点感受吧。对已经发生的事情,我感到很难过,同时也看到了两国政府都在为此事的圆满处理而做着努力,相信很快就会得出一个令双方都满意的结果。在事件的最终调查结果出来之前,我不便发表更多的意见,何况我本身也只是一个地方政府的官员,双方高层领导人没有义务向我通报详情。不瞒在座的各位,我现在最关心的并不是缅甸问题,而是伊拉克危机。我们注意到本月五日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先生在联合国安理会上就伊拉克问题发表的谈话,我总感觉到一场战争就要到来了,也许这场战争,会使所有的美国人暂时忘记昨天的一切。谢谢!”
记者席上发出一片惊呼,康宁貌似含糊的回答,向记者们清晰地传递出了这样一个信息:缅甸事件并没有完成最后的调查,而且“相信很快就会得出个令双方都满意的结果”,也就是意味着其中尚有未知的内幕。
如果事情真的像康宁所说的这样,那么美国政府之前公之于众的所谓调查报告,只是自己政府的一面之词,而且“两国政府都在为此事的圆满处理而努力”这句话分明是告诉大家,两国政府目前还在谈判之中,并没有像政府在国内宣布的那样“尘埃落定”,而且,康宁还巧妙地将记者们的注意力,引向了此刻被全球瞩目的伊拉克危机。
康宁这个看似不经意间透露的信息,立刻让基金会主席莱特先生紧张不已。他很担心继续这个话题,会让狡猾的康宁透露出更多的东西,因此莱特除了对惠特尼提出这个不智的问题深感恼怒之余,并没有等大家继续追问就让记者席中自己安排的记者提出了第二个问题:
有关缅甸禁毒现状和两国贸易前瞻的问题。
第626章 赤脚不怕穿鞋的
在接下来的记者见面会上,康宁机智灵活的回答,不时赢得阵阵的掌声和赞美。但是相对于康宁,诺拉敏和几个特区的领导人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在向诺拉敏等人的提问中,美国人高高在上的恣意嘲弄和轻视姿态表现无遗,让康宁真正认识到一个落后国家和民族的悲哀是如此的深重。
在这个强大的国度里,掩盖在文明与进步之下的强横、歧视和贪婪,被华丽的字眼和虚伪的同情所装饰,而且总是能振振有词、堂而皇之地从每一张满是偏见甚至恶意的口中说出来,直刺人心底。
要不是康宁故意装作倦意朦胧的样子,向莱特提议不能耽误明天的国会之行,莱特方才意犹未尽地宣布此次见面会结束,否则在记者们的唇枪舌战下苦苦招架的诺拉敏等人真不知道要郁闷多久。
美国基金会不地道的表现,让缅甸代表团所有成员心里都窝着一团火,但满肚子的气又没地方撒,以致回到酒店后,所有人的心情都无法平静下来,对明天的美国国会之行担忧不已。
第二天上午十点,康宁一行从纽约下榻的万豪酒店出发,在美国政府官员和警方的引领下,乘坐十余辆汽车,经过四个多小时的车程,终于来到了美国首都华盛顿。
作为美国国会的办公大楼,国会大厦坐落于华盛顿市中心一处海拔83英尺高的高地上,此地就是被世人称为国会山的地方。国会大厦是整个华盛顿的中心点,占据着全市最高的地势,同时又是华盛顿最美丽、最壮观的建筑。美国人把国会大厦称为Capitol,把它看做是民有、民治、民享政权的最高象征。
此刻,众议院临时议长史蒂文斯率领近三百名议员在雄伟的国会大楼前热情迎接。缅甸的国旗终于在缅甸国歌声中缓缓升起,这让此前无比担忧的外交部长诺拉敏暗自松了口气,但是看到警戒线外数千个缅甸反政府流亡者以及所谓的人权组织成员的抗议标语之后,从容不迫的诺拉敏不禁微微皱起了眉头。
康宁对这一切却似乎视而不见,欢迎仪式结束之后,就与一些主动上前搭讪的国会议员相互交谈起来。
康宁英俊潇洒的相貌和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为他赢得了无数的好感和尊重,但这里面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却是这些美国国会的大佬们心里都非常清楚:这个游离于缅甸军政府之外的缅北地方豪强,是国家极力拉拢和扶持的重要对象,其潜在价值和政治立场的重要性,远比诺拉敏和其他三个特区的领导人高很多。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