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秘文秦军杀入赵境已有两月,兵锋之锐,丝毫不减。
两月来,他们这支队伍所需粮草,交战中产生的伤员,都是通过玄鸟空运往返,以小葫芦装载,缺了就补。
所以在赵军主力被王翦牵制在边线的情况下,这支秘文秦军深入赵境两月,人不仅没有减员,反而还多出五千。
粮草亦很充足。
整支队伍越打气势越足。
眼下,这支秦军已经隐隐看到了直戳邯郸城下的希望,杀气腾腾。
六月十二号。
大雨。
三万五千秘文秦军,遭遇司马尚重整兵锋的第二次阻击。
双方在雨中相遇,发生激战。
从下午开始,一直杀到黄昏时分。
就在激战中,天色渐暗的雨幕里,突然冲出了另一队赵军。
那是一支骑兵,人马和杨瑞和部相仿。
大雨瓢泼中,李牧身穿蓑衣,高居马上,率领麾下所部宛若一把猎刀,破开雨幕掩杀而来。
他终于还是奉诏,率军前来解邯郸之围。
杨瑞和看见李牧,不惊反喜,纵声道:“李将军来阻击我部,不知由谁来驻守你赵人边城?
赵人便如同一间破屋,四面漏风,只靠将军一人支撑,四处挡风遮雨。”
杨瑞和在大笑声中挥了下手。
麾下秦军面对李牧奇袭而至的兵马,全无惧色。有秦军老卒反而露出一丝狞笑,紧了紧手中的兵戈。军阵变化,当即分出一半人马,居然主动冲向了李牧所部。
转眼间双方便厮杀在一起。
喊杀声,战马的啸叫声,血水和雨水混合在一起,泥浆与血肉飞溅。
轰隆!
闪电明灭,大雨瓢泼。
这一战直杀到夜色初降。
战后,杨瑞和退走。
而李牧披蓑,在雨中巡视休整的麾下兵员,眉头紧皱,对身畔的司马尚道:
“我秘密行军数日,以突袭之势进入战场。
这支秦军遭遇你我两面围杀,仍敢主动迎战,且全身而退,属实出乎吾的意料。”
司马尚脸上满是鲜血,刚才的激战,他被杨瑞和劈了一剑,要不是李牧来援,怕是已经饮恨当场。
“这是秦军最精锐的一支部众,当年五国合纵攻秦,这支身上甲胄有奇异纹理的秦军初现,当时便击溃了五国的联军。
近年来此秦军东征西讨,战阵经验丰富无比,加上其装备的兵甲等物,攻防皆远超寻常,没有数倍於其的兵力,绝难有胜算。
将军能将他们杀退,已是从无人做到的战绩。”
李牧沉声道:“我放弃边城回援,突袭出现,也不过和这支秦军平分秋色尔,算什么战绩?”
不远处,有一赵军兵卒被伤了腿,肉皮外翻,却是紧抿嘴唇,一声不吭,见李牧走近,挣扎着想站起来行礼。
周边的其他赵军,也都满脸崇敬,注视着李牧。
李牧的到来,仿佛给这些赵军带来了无穷的希望,人人眼神明亮。
李牧逐一扫视眼前的赵军,不知为何突然涌起一阵心酸,缓步上前,亲自去帮那赵军包扎伤口。
————
雨已经停了。
赵境偏西南方向,益阳和誉诚之间,有一座矮山。
杨瑞和在激战过后,便率部来到此地休整。
他从葫芦里取出干爽的军服和伤药,给士兵换装,而后视察兵员折损情况,亦是不由得心惊。
刚才在雨幕中不过半个时辰的厮杀,伤亡的秦军竟超过七千众。
入赵境以来,从无如此大的折损。
“是吾有些大意了,好险。
若非我军所部皆为百战精锐,见到李牧奇袭仍军心不散,此刻吾等怕是已被李牧杀溃。”
杨瑞和背后发寒,对身畔的副将蒙毅道:“以往是吾过于骄狂了,以为赵境无人,险些吃了败仗。”
杨瑞和是平民出身的将领,为人谦和,极善总结自身过失,以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蒙毅颔首道:“赵人常说,只要李牧在,赵国便稳不可破,看来并非虚言。”
杨瑞和道:“此人行军神出鬼没,人人都以为他还在边城,不知如何能突然杀过来,吾事前毫无防备。”
蒙毅沉吟道:“李牧掩杀过来阻击我等,援救赵王,於战局上来说,其实是好消息,赵人边城危矣。”
六月中,李牧奇袭杨瑞和部,而后在邯郸以北八百里重新布下防线,力拒秦军。
但赵人边境邱阳,遂被王翦抓住机会,发动攻势。至六月下旬,赵将扈辄,苦守城池四日。
邱阳被破。
扈辄遭秦军斩首,随后秦军一路推进,沿途所遇守城赵军皆溃,死伤被俘者多达三万余,还有重伤的溃兵万余,被王翦故意放走,以乱赵人之势。
此役过后,秦军全面杀入赵境,兵锋直指赵境腹心之地。
六月末,秦大军压境,逼至邯郸八百里外,再次与李牧遭遇。
咸阳。
赵淮中注视面前的战报,念头起伏:在历史当中,赵王最后自毁长城,李牧是被害死的…赵人离亡国,不远了!
第207章 大溃与大胜
七月,盛夏。
清晨,赵王赵迁身穿黑色带暗红底纹的王袍,腰背笔挺的坐在王座上。
他脸上努力保持着平静和威严,似乎想以此来维持一位君王,最后的尊严和掩饰心中的惶恐。
但泛青的眼圈,苍白的脸,无不暴露出他真实的状态。
秦人兵逼邯郸,多日来赵迁无一日能深眠,精神极差,日益萎靡:
“魏人还没有消息回复吗?其他几国呢,其他几国可有消息?”
朝会的正殿内,群臣面面相视。
事到如今,赵想要退秦,最好的办法就是借助外力,希望魏,齐、楚等国能援赵。
此前多日,赵人求各国出兵的信函,如雪片般从邯郸发出去。
有一老臣出列:“魏齐皆无消息送回,楚人新王登基,春申君黄歇亦丧,国内动荡,怕是无力攻秦,援我大赵。
至于燕…燕人趁势起兵,三日前,急攻我赵境南线。”
赵迁惊怒交加:“燕也在趁机侵我大赵,真是贼心不死。”
他又怒道:“各国皆是短视之人,岂不知唇齿相依的道理,秦若亡我大赵,魏齐等国焉能幸免?”
他起身踉跄而去,径直离开了上朝的大殿。
郭开从群臣中出列,快步追上。
后殿的寝宫里,赵迁仰躺在榻上。
这数日他时常感觉身体不适,得了发热的急症,有时清醒,有时便感觉昏昏欲睡。
郭开站在榻旁,默然伺候。
不久后有一内侍,快步进来:“大王,秦主又有信送来。”
赵迁冷笑道:“他不过是又想来辱我……寡人不看他的信。”
开战之初,赵淮中曾分别给赵王,李牧二人送过信卷。
赵王觉得赵淮中是在羞辱他。
后来李牧战胜樊於期,赵王遂公开昭告天下,说李牧杀了秦军数万,以此来回击赵淮中的第一封信。
此时赵淮中送来的是第二封信,目的是劝降。
这也是攻伐一个国家的套路,要展现君主的仁慈给天下人看。
若君主残暴不仁,迎来的肯定是对方的拼死反抗。
而君主若足够仁慈,人家不用拼命,很多事的阻力就小了许多。
更重要的是赵人宗室若降,对于秦占据赵地,而后治理赵境的阻力会大幅度降低。
“大王。”
郭开看了一眼内侍拿过来,被赵迁责令毁掉的信卷:“大王让臣安排在李牧身边的探子,送回消息说,秦王也给李牧送过信,且不止一封。”
赵迁躺在榻上,神智昏沉。
但听到这句却是陡然翻身坐了起来,厉声道:
“秦王给李牧也送了信?难道他还想劝降李牧…李牧是如何回应的?”
郭开垂首:“臣不知。”
赵迁念头起伏。
其父赵偃死前,当时也是李牧率军在边境驻守,和秦人交锋,事后亦有赵王安插在李牧军中的密探,曾送回消息,说李牧坐观人皇舟入境,而没有出手阻止。
李牧的不作为,间接导致了赵偃的身死。
这次开战,李牧又数次不听调遣,回防邯郸也是赵迁连下十余道诏书,才将其调回。
“李牧难道有不臣之心,敢背叛寡人…”
赵迁昏昏沉沉的想,怀疑的念头一旦生出来,便像野草般疯长,再难抑制…
“郭卿觉得,李牧会不会背叛寡人?”
郭开:“大王不如行一策,以试探李牧是否对大王忠诚。”
赵迁问:“郭卿有何计策?”
————
七月中。
秦军再次兵分两路,杨瑞和所部在赵人境内,绕路迂回,如利剑穿插,避开李牧,继续给邯郸施加压力,袭扰赵都。
王翦自率主力,和李牧所部争胜。
李牧仍打算贯彻此前制定的策略,依城池地利,使秦军难以突破。
但就在这时,赵王赵迁,遣宗室赵葱和齐人投奔过来的将领颜聚,来到李牧的军营。
要求取李牧和其副将司马尚而代之。
赵葱带来了赵迁的诏令,要求李牧和司马尚交出兵权,由赵葱和颜聚分别任主副将,继续带兵与秦交锋。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