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张文凯更是直接住在了辛云这边。
当然了,这是辛云主动提的,张文凯当然不会反对。
无论是跟美女在一起聊天,还是跟炼器高手交流,这都是愉快的事情。
而炼器高手同时是个美女,既能交流炼器,又能聊天,这中间的快乐,简直是愉快的平方。
更何况两人年龄还差不多,拥有共同的时代记忆,真要聊天,有非常多的话题可以聊。
于是,自从来了白露别院以后,张文凯就再也没有回过酒店。
与此同时,辛云也从张文凯那边学到了很多东西。
张文凯的特点就是善于思索、善于整合。
正因为有这个特质,所以,他才能够从零零散散的技巧中整合出属于自己风格。
而这种能力,是形成自身炼器风格时,必不可少的能力。
这方面,辛云稍微弱一些。
而张文凯能够以自己的经验和感悟来帮助辛云,帮她整理思路,帮她拓宽思路,传授她经验,并且让她少走弯路。
这样的交流,对两人来说都很愉快,同样都是收获匪浅。
在张文凯沉浸在“二人世界”的时候,马虚海的事业也到了关键点。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准备、预热、宣传,《修行人日报》终于出炉了。
这家专门针对修行者的媒体发行报纸,看起来都有些不可思议。
话说,这都什么时代了,居然还有人发行报纸。
报纸这东西,谁还会买?
有这样的疑惑的人,显然是对修行者不了解。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现在是信息社会,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全球互联网;然而,对修行者而言,他们大多数时间都处于没有网络的世界里。
比如三大域。
这里只有无线电,水平也就比二战时期稍微强一点。
再比如古池。
这里的没有互联网,只有一个古池城的无线电中心。
修行者,特别是高等级修行者,几乎都有繁重的执勤任务。因为地球控制的地盘在飞速的扩张,但修行者的数量却始终跟不上来,相应的,修行者身上的任务越来越重。
而任务,全都是在没有网络,缺少现代化设施的地方。
可以说,修行者的执勤任务,其实蛮枯寂的。也幸亏修行者是耐得住寂寞的人,如果换成普通人,怕是早就受不了。
对于修行者来说,娱乐项目非常的少,信息交流也远远不及地球来的通畅。
在这种地方,报纸这种古老形式的信息传播介质,才是最靠谱的。
技术要求低,但是实用啊。
所以,《修行人日报》的首刊销售,让很多外行人都跌破了眼镜。
增订!
增订!
增订!
原本,各销售点就准备大量的备货,可即便如此,还是销售一空。
各种增订的订单,如雪花般飞来。
小周记者当场就傻眼了,万万没想到《修行人日报》居然这么火爆。
震惊之余,他便陷入了狂喜。
紧接着,小周记者就安排人手,联系了几十家印刷厂,加班加点的印刷,然后持续不断的往三大域和古池送。
渴望已久的需求被点燃,送过去的报纸很快就售空。
第一天,《修行人日报》首刊。
第二天,首刊还在继续卖。
第三天,首刊还在卖。
第四天,首刊还能卖。
第五天,销量还是不错。
本来是个日报,讲求即时性,应该天天发行,结果愣是变成了“畅销书”,同个版本能够一直卖。
而《修行人日报》的销售数量,远远超过了地球的修行者。
一份专门针对修行者的报纸,卖出的数量怎么会比修行者还多?总不可能一个人买几份吧?
事实上,这是马虚海和小周记者等人的估算失误。
他们只大概估算执勤的修行者数量,却忽略了带动效应。
修行者的地位备受尊崇。
针对修行者的报纸,普通人也可以购买,他们会好奇,会模仿。
因为修行者在看,所以,也就带动了他们在看。
第二点,军队。
三大域和古池,都是庞大的驻军。
马虚海考虑到修行者的枯寂,其实,军队也是一样的呀。
虽然没有像修行者那样任务繁重,但他们的日子同样枯寂。
《修行人日报》同样能够满足他们,所以,这批人也加入了订购。
其三,就是土著。
现目前,地球是“天朝上国”。
来自“天朝上国”的信息,自然备受重视。
而以前,几乎是没有这个渠道的。
现在,忽然冒出一个报纸,土著当然有需求啦。
他们不仅自己要看,还要当二手贩子。
在地球人手底下做事,或者跟地球人关系近的土著,就利用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购买报纸,然后转卖。
这部分的数量是超乎想象的,他们对报纸的需求,简直就是个无底洞。
这一部分,也是报纸供不应求的主要原因。
原本,马虚海预估报纸的售卖数量在20万份左右。
这个数字已经他预想中的极限,但他很快就发现自己错的很离谱。
第一天的销售量就高达200万。
第二天的累积销售量高达1000万。
第三天的累积销售量高达3000万。
第四天的累积销售量高达5000万。
第五天的累积销售量高达6500万。
如果没有意外,这份报纸的销量很可能过亿。
这是大家做梦都没有想到的结果。
不仅马虚海没有想到,其实就连君山也没有想到。
君山方面的预估其实跟马虚海差不多,毕竟,销售量几十万的报纸,已经非常有影响力了,结果,大家一样错的离谱。
第795章 超出预期
没有一个人准确的预料到了《修行人日报》的火爆。
当然,他的成功是多种因素的结果。
首先,这个市场饥渴太久。
人类对信息的需求,其实是刚需。
而这个需求长期没有得到满足,所以,当相应的产品出现时,他自然就会火爆。
而有效市场这个群体,其实比马虚海预想的还要大。
他只预想到了修行者,却没有预想到三大域的人。而三大域的人,对地球信息的渴望,其实远甚于地球。
他们是误打误撞的开启了这个市场。
其次,时机好。
建宇屋出现,整个社会都很关注。
不仅仅是地球社会,其实也包括了三大域社会。
三大域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机会来分一杯羹,但是关注总是没有错的。即便排除掉利益关系,起码还好奇,是不是?
而这个时机,让市场的需求处于极度旺盛期。
第三,宣传得利。
陆晚砸进来的钱,让《修行人日报》有资格进行大规模的前期推广,同时也有资格广泛的招募合作伙伴。
因为前期的宣传,将市场炒热起来,大家都对《修行人日报》有很高的期待。
俗话说,酒香也怕巷子深。
因为宣传,所以,大家知道,不久以后会有一款报纸对大家关心的话题进行报道,并且提前就了解到购买渠道。
而且在预期期间,话题口口相传,也让报纸有了知名度。
最后,就是内容带来的口碑效应。
倘若《修行人日报》挂羊头卖狗肉,尽玩些标题党手段,那么,这款报纸也不可能火爆起来。
永远不要小看了口碑的力量。
如果全都是标题党,没有干货,那么,上当以后的人传播出去的全都是负面评价,后续的销售肯定就不行。
而《修行人日报》给出来的全都是干货。
三个重磅消息,一环扣一环,让读者大呼过瘾。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所以,《修行人日报》的首刊,创下了吉尼斯纪录,总销售量突破一亿三千万份。
要知道,这是销售量,不是发行量。
发行,并不代表能卖掉。
很多报纸发行量高,其实,根本没有人买,最后进了废品收购站。
而《修行人日报》只统计销售数据。
这个纪录,可谓是前无古人。至于有没有来者,现在不好说。
在销售量火爆的时候,订购量同样火爆。
因为首刊的高质量,让很多人对这份报纸充满了认可。
当然,也是因为市场上根本没有同类产品,他们没得选,想要订购就只能订购《修行人日报》。
而最终的年费订阅人数,突破了五十万。
别小看这个数据,这可是真金白银的花钱购买一年报刊的人。
报纸这东西,随看随买,随看随丢,一般不愿意年订,搞年订的都是机关单位、企事业单位等等。
而《修行人日报》的订阅量就到了五十万,这是非常恐怖的事情,很多报纸的发行量都没有五十万。
基于良好的市场表现,《修行人日报》的广告部已经忙翻了天。
首刊的报纸,是没有广告的。
因为他们报纸没有名气,还没有上市,商家也不知道情况怎么样,所以,接不到什么广告。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