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因为阵法的阻隔,寄生源族很难攻击城头上的军队,但城头上的守军却能持续不断的打击寄生源族。
这样的布置,当然是最理想布置。
而斗战使没有采用这种布置,反而组织白玉城进行野战,这不是因为斗战使愚蠢,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风险太高。
如果防线就在城墙边,那么,一旦发生意外,连弥补和救援都来不及,寄生源族就能源源不断的冲入白玉城。
要知道,白玉城的阵法只针对城外,城内只有禁飞阵,除此以外,就再也没有别的阵法了。
也就是说,当防线出现缺口,寄生源族涌入时,启动万剑阵法也没什么用,也来不及了。
而寄生源族进入白玉城,那就是绝对的灾难。
因此,依托城墙布置防线的策略虽然好,但风险太高,所以,没有采用。
如果陆辰只是单纯的后移防线,相信斗战使也不会这么认真的对待。真正让斗战使拍案叫绝的是城外的布置。
按照陆辰的表述,依托城墙来防御,只是一部分,另外一部分就是在寄生源族的退路上集结,并布置防线。
这样的集结,必然不被寄生源族容忍。
因为,寄生源族担心自己被切断后路,所以,他们一定会分出力量进行进攻。
而集结的部队也依托阵法,进行防御。
如此一来,又把野战变成了防御战。
最最重要的是,因为有外围力量的牵制,因为有随时被截断后路的风险,寄生源族根本不敢全部进攻,他们必须得分兵,一部分进攻白玉城,一部分保持退路的通畅。
而分兵以后,防线的压力会大减。
斗战使越想,便越觉得这策略有意思。
不拘一格,天马行空,但又极具针对性。
如果能够在这样布置的基础上,再组织支援军,在城外的搅动,那就更加的有效了。
仔细考虑以后,斗战使又犹豫了起来,因为这个方案也不是没有风险,风险依然存在,还是老问题,防线太靠后,没有容错的空间,一旦出现问题,不堪设想。
斗战使想了又想,说道:“这个方案很诱人,但风险太大了些。万一城墙防线承受不住,这就是灾难。”
对于陆辰的策略,斗战使还是比较谨慎。
陆辰反而笑了笑,没说什么。
斗战使又说道:“不是我不相信白玉城将士的实力,主要的问题是,咱们白玉城内部也不是那么干净。有些人其实早早的就投降了,是敌人的暗子。把防线布置得这么凶险,后果难料啊。”
陆辰还是在笑。
斗战使觉得有些不对,问道:“陆先生你在笑什么?”
陆辰:“我刚才说的只是第一步。其实,我还有第二步。”
斗战使:“哦,还有第二步?说来听听。”
陆辰笑道:“我怕吓到你啊。”
斗战使越发的好奇,非得让陆辰说。
陆辰就说道:“第二步,就是故意放开一个口子。”
斗战使当场大惊:“你疯啦!放开一个口子,放寄生源族进来么?”
陆辰:“内奸的问题无法解决,谁也不知道哪个人是内奸,谁也不知道内奸会搞什么破坏。实话实说,如果存在内奸的话,那么,依托城墙进行防御,那是必定会出问题的。既然城墙防线一定会出问题,不如就主动一点,我们自己故意卖个破绽,故意制造一个漏洞。
我们自己制造的漏洞,我们可以补救。”
二级梯队,三级梯队,都安排上。配合城内的禁飞阵,挡一挡总是没问题的。”
斗战使有些生气了:“陆先生,你究竟在想什么?”
陆辰笑了笑:“请问斗战使,如果咱们的城墙防线出现一个豁口,会怎么样?”
斗战使:“当然是大量的寄生源族会涌进来。”
陆辰:“也就是说,别的地方的寄生源族看到缺口,基本就会放弃进攻,放弃厮杀,转而涌向缺口处,期望从缺口处冲进来,对吧?”
斗战使一愣,陆辰这是话里有话呀。
陆辰:“没错。这个时候,启动万剑杀阵怎么样?”
斗战使倒吸一口凉气。
顺着陆辰的思路一想,这看似疯狂的没边的想法,似乎别有内涵。
首先,有缺口会怎么样?
这场景可以预料。
有缺口,寄生源族就一定会源源不断的涌过来,试图从缺口处冲进白玉城。
但缺口必然不大,再加上城内的阻拦和抵抗,缺口的通行率恐怕低的难以想象。
这时候,再启动杀阵,什么结果呢?
是后撤,还是进攻?
后撤,愿意失去这样的机会吗?
进攻,真的能攻进白玉城吗?
最关键的是,缺口出现以后,外围的战局会不会发生变化呢?
斗战使仔细推演,然后倒吸了一口凉气。
狠!
真狠啊!
这招真是狠辣无比。
这个陆辰,从一开始规划的就不是打赢,而是全歼。
这个局,看起来风险极大,但细致去考虑的话,可行度极高。
而设置这个局的陆辰,完全就是冲着全歼寄生源族而布局。
这真是大手笔。
说实话,这等手笔,这等气魄,真的把斗战使给震住了。
客观的说,这就是角色和地位的差距。
斗战使再怎么位高权重,其实还是个办事的人;而陆辰再怎么境界不行,他也终究是领袖。
双方思考的层面不一样,所以,斗战使玩不出这种大手笔,也弄不出这等气魄。
陆辰就不一样了。
作为领袖,他习惯性从全局去思考问题。
击退寄生源族?
这太简单了。
万剑阵法启动,寄生源族就会退。
但这样没有意义。
因为退走的敌人,还可以卷土重来。
这一次,可以用唐秋怡去顶替白王,下一次呢?
所以,陆辰从一开始,思考的就是战略主动。
第661章 思维方式
寄生源族为啥敢毫无忌惮的进攻白玉城呢?
从战略的角度来说,他们掌握了战略主动。
他们围攻白玉城,不需要付出代价,当白玉城用万剑阵法反击的时候,他们又能退走。
也就是说,寄生源族想打就打,不想打就不打。
对于他们而言,代价是非常低的。
而白玉城则不同,白玉城太被动了。
白玉城这边只能被动的应战。
斗战使等人,格局还不够。
他们位高权重,但终究不是领袖。
领袖和重臣是有区别的,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着眼点不同。重臣向来都是干臣,想的就是把事情干好,想的是把眼前的事情做好。
比如这一次,四大使想的都是抵抗、抵挡,千万不能沦陷。
但领袖的视角不一样。
领袖考虑得往往是大局,会更加习惯从根源性的方向去思考问题。
在陆辰看来,抵抗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这一次击退了寄生源族,再过段时间,对方又能集结,只要不能做到歼灭,不能把他们打疼了、打痛了,这样的进攻就会一次又一次的重复,直到彻底压垮白玉城。
也就是说,从一开始,陆辰就看到被动应战没有用。
要真正的化解这个危机,万剑阵法还不够。
真正的核心是……歼灭敌人。
指导思想不同,思考的方向也就不同,做事的方向也就不同。
在斗战使看来,将军队集结到城墙边,这太危险了,万一发生意外,寄生源族就破城了。
因此,斗战使根本不会往这个方向去思考。
但陆辰的想法不一样。
在他看来,只要不能杀伤寄生源族,那就是失败。
守住白玉城,这是失败;打退敌人的进攻,这还是失败;有没有伤亡,这都是失败。
成功的唯一标准,就是歼灭寄生源族,让他们再也无法组织起进攻。
基于这样的思想,陆辰就根本不在乎什么风险。不仅不拒绝风险,反而制造风险,因为风险和收益成正比。
没有风险,哪来的收益?
除此以外,陆辰的成长环境和思维方式,也跟斗战使等人不同。
在过往的数百年里,地球是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没有靠山,也没有希望,只能靠拼搏,只能想尽办法的获取优势,想尽办法的战斗和存续。
这样的成长环境,让陆辰更加主动,他更习惯主动获得优势,主动创造机会,哪怕会冒风险。
地球那边,从来不怕冒风险。
因为大家长期处于一个“四平八稳的持续下去就一定会灭亡”的窘境,既然四平八稳早晚会灭亡,那么就应该冒些风险,主动寻找胜机。反正失败了,也是灭亡;但胜利了,就可能开拓新局面。
地球,就是在这样的局面下成长并且强大。
所以,地球方面从不追求无风险的策略。
君山的部长都明白,风险和收益并存。
从来就没有无风险的好事,关键就在于风险管控。
而君山的风险管控向来做得不错,地球敢于冒风险,但从来不会盲目的冒风险。每一次选择风险的背后,都有细致的分析和准备。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