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烽皇 (瑞根)


  “家主,我也说不上来,但是我总觉得事情好像没有这么简单,江烽这厮也不会如此多此一举的来搞这么一手,只是要说这河朔军是专门针对咱们蔡州而来,也不像,毕竟要谋此事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所以,我也有些吃不准。”袁无畏有些烦郁的摇摇头:“但怀方伯所言也有道理,就请家主决断吧。”
  决定权最终还是交回到袁怀河手中。
  这决定着未来这一战如何打,关乎整个蔡州袁氏的命运。
  颍州必得,这是蔡州拓展纵深的关键所在。
  只有拿下了颍州,未来蔡州才能坦然面对大梁的压力,不至于在大梁的兵锋之下毫无回旋余地。
  有了颍州,再说现在颍州破败,但只要有土地,花上两三年来时间来招募流民,就能变成第二个蔡州!
  也只有拿下颍州,才能图谋亳州,颍亳之地将成为蔡州袁氏真正踏上逐鹿天下的基石。
  “怀庆,你率领诸军从新蔡出击,先行拿下沈丘,无畏和文樑作为你的副手,拿下沈丘之后,暂时不动,等待命令。若是感化军来,尽管放手打,而河朔军到,只要他们没有攻击我军,暂时不理睬。”袁怀河终于下定决心,“无为,你带褒信诸军前出到汝水畔,等待时机。”
  ……
  拉下铁遮面,赵文山带了一下胯下健马的马缰,健马打着喷息向前紧走了几步,爬上山坡。
  赵文山很喜欢这具带头盔的连环铁遮面,这是九郎送给他的礼物,据说是淮右道藏所锐金堂的杰作,夹藏术法之力,不但可挡箭矢,甚至连寻常礌石都不能伤。
  遮面上虎头符文格外威猛,这对于敌军的威慑力同样不可小觑,而这面上眼眶处也是经过精心设计制作,紧贴面部,格外舒适,对视线没有丝毫影响。
  对于一名骑将来说,每每发起冲锋时,面对敌人的箭矢,身上披负的重甲不能入,但是面部却是一大弱点,寻常遮面大多是精铁打造,粗糙不堪,而且使用不方便,对视线影响很大。
  而这一具遮面却和头盔极为完美的结合起来,两边用一个金属铆钉结合,寻常时候向上一推便悬挂在了头盔顶部,而战时向下一拉便成了最佳的护具,而且遮面很大,向下还有一个拓展延伸,连带着连整个前颈部都遮掩住了。
  最让赵文山觉得不可思议的是这具带头盔的遮面竟然恁地的轻巧,以往光是一具镔铁头盔都得有七八斤,加上遮面和护颈,起码有十来斤,但是这一具头盔遮面护颈的结合护具却不过三斤,这让习惯了戴重达六七斤的铁盔的赵文山很是不适应,总觉得这头上少了点儿什么。
  但是在亲自实践验证了这具结合护具的坚韧度之后,赵文山才算是服气了。
  寻常刀剑的劈砍,只要不是用尽全力,这具护具都能起到很好的防护抵御作用,而流矢和一般的碎石袭击,就更不在话下,也就是说,只要不是运气太糟,一般性的攻击落在自己头部就很难再造成致命性的伤害了,这几乎就是一名骑将性命的最大保障。
  赵文山也问过王邈像这种护具可否多配备几具,但王邈却明确告诉他,鉴于这种护具制作材质的特殊性和制作工艺的难度,现在只有骑军指挥使以上的武将方可配备,整个淮右军目前也就只打造出来不超过五具,其价值几乎不能用钱银来计算,而这一次他就是专门带来了三具提供给南下的河朔军诸骑将。
  这让赵文山也颇为感动,起码淮右表现出了足够的诚意和尊重,是真正把这帮投效淮右的河朔军当成了自家人,这很难得。
  从成德南下的这支军队其实是两个不太完整的军组成的,赵文山担任了此次南下的负责人,四千兵力中,其中骑军数量不过一千七百人,但战马数量却只有不到八百匹,而且大多也都是濒临淘汰的驽马老马。
  不过王九郎也明确告诉了赵文山,战马不是问题,关键是要把这帮骑兵带回去,淮右已经为他们准备了足够的战马,一到淮右便能重新变成真正的骑兵。
  天气开始转冷了,对于士卒们来说,这样长途的跋涉无疑是一大考验,但是为了日后的前途,士卒们却都是热情高涨,从冀州南下,这半个月来,马不停蹄,人不歇脚,一路行来,在魏博军辖地和梁地淮右都专门安排有接应的人手,从粮食到草料,虽说简陋了一些,但是对于这支千里迢迢南下的人马来说却是解决了大问题。
  从临黄渡过河水,就是甄城,在甄城休整了两天,这支军队再度南下,现在已经进入了宋州境内,绕过孟渚泽,就到了宋州州治宋城,这里距离紧邻亳州的柘城只有百里地,加紧一些,两天便可感到柘城。
  据说在亳州鹿邑县,淮右已经和淮北方面协调好了,准备好了足够的粮草辎重,足够解决南下的问题了,没有战马的骑兵将会率先南下到颍州汝阴城登船直下寿州,其他人则要在颍州驻扎,赵文山知道,恐怕这是要打仗的征兆。
  对此赵文山并没有什么抵触之意,让你河朔军来不是请你来当老爷吃白食的,如果你不能表现出自身的价值,谁现在会养闲人?
  当兵吃粮卖命,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关键是在成德军,你就是卖命都吃不上粮。
  现在淮右不但管饭吃,而且甚至连带着把家眷亲属都能管上,这难道还不够?打沙陀人是平时卖命,打蔡州人一样是搏命,起码为淮右卖命还能有想头,值!
  这就是赵文山最朴实的想法,同样也是他带领着四千兵马最真实的想法,哪里都是卖命,当然是卖给出价更高的,现在要谈什么归属感荣誉感,那都是扯淡。
  赵文山还没有那么高的觉悟,也没有那么多不切实际的想法,他的心态摆得很正,一切都需要等到这一仗证明了自己的价值才谈得上。


第八十四章 河朔军,敢于一战!
  “马二棒,快一点,给我跟上!”一名营指挥副使怒吼着,示意后续部队加快速度,“中午没吃饭怎的?大馍管你们了一个饱,还走不动?”
  两列士卒在干冷的北风下正加紧南下的步伐,站在山坡上远远望去,可以看到队列的行进,带起一阵黄尘,犹如一条黄龙在地平线上蜿蜒行进。
  如果单从表面看,这支军队无疑有些寒碜。
  士卒们的年纪都不小了,基本上都是三四十岁的老卒居多,像三十岁以下的年轻士卒几乎没有,饱经沧桑的面颊一看就是长期在北方山野中打磨出来的士卒。
  盔甲不整,许多士卒的皮甲都破败不堪,脚下的战靴大多裂缝补丁,衣袍袖口脱线裂口,甚至还有不少人干脆就是布衣全身,连基本的甲胄都没有配齐。
  但是从精神风貌上来看,这支军队却又让人不敢小觑。
  行进间精神抖擞,步伐有力,眉目间的剽悍野性不怒而威,哪怕是那些五十来岁的老卒仍然是斗志昂扬,丝毫没有因为长途跋涉而堕了士气。
  赵文山颇为满意的抹了抹下颌,这才是自己的百战之军,虽然这几年里被张处瑾百般刁难克扣,但是这支军队仍然没有丢失最重要的东西,在任何时候,这支军队都可以拉出来一战,无论面对谁!
  对于赵文山和他这帮兄弟们来说,离开故乡无疑是艰难的,奔波千里去一个陌生的地方,这种恐惧感,对于这个时代的乡人来说,简直比流放也差不了多少了。
  但是他们别无选择。
  与其在这里慢慢的颓废消沉,最终变成路边的骸骨,还不如冒险一搏,离开这里去一个新的环境,或许就能闯出一个新的天地。
  至于说亲眷家属们,他们同样也别无选择,淮右给了他们一个美好的承诺,哪怕这中间可能有无数的水分,但是他们也愿意去冒这一场险,无他,留在故乡的结果也许就是慢慢变成契丹人或者大户们的牛羊,任人宰割。
  赵文山也知道,淮右不是做善事的,淮右会接受他们,那也是因为他们有利用的价值,但是他对这一点看得很开,如果没有价值人家仍然愿意接受你,那只能说明这背后有更大的阴谋和危险,他还不至于那么幼稚。
  这没什么,当兵吃粮卖命,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只要能为自己为家人挣一份希望,哪怕付出性命又如何?总胜过那样如灰尘一样湮没。
  赵文山如是想,目光已经掠过军队最后的一部,望向北方,这一去,也许这一辈子都不会再回故乡了,淮右将会是这帮兄弟们的新故乡。
  在距离军队北面三百里外的曹州,家眷亲属们才刚刚过冤句,估计两三天之后能到考城,还得要七八天才能感到柘城,这已经是他们的最快速度了,而且已经有相当一部分的老弱妇孺掉了队,现在还在濮州境内,都快要被南下的卢龙军赶上了。
  好在淮右已经把沿线打点好了,另外也留下了部分士卒随行,否则这样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妇孺,还不成了地方官吏和盗匪们的盘中餐?
  想到这里赵文山又不由得的对淮右生出几分感恩之心,淮右这是下了心思的,考虑如此周到,哪怕这是收买人心,赵文山都觉得把命交给淮右值了。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