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斗富大陆 (妄想宅)



例如有些婚丧嫁娶场面,到场的人懂得仪式的就那么几个,而那几个人往往也是搞不太清楚,互相商量着,怎么样才是比较对的,结果愣是没有商量出来,最终只能比较一下哪个做法比较妥当,就随随便便应付了过去。”

“果然是人的问题。”解诸道:“不过也只能怪那些仪式没有什么好的作用,只有一个场面作用,而大家现在看场面都是注重一些更为表面的东西,所以对于那些个仪式流程都遗忘得差不多了。”

“基本上,我觉得等我这一代人成为中老年人的时候,估计下一代找我们这一代人去主持婚丧嫁娶,应该是行不通的,只能找专业的人,但是其实所谓专业,也不过是重新定制了一套流程。”

希北风道:“这些个流程,已经跟以前的传承下来的仪式,其实是没有太大的关系的,甚至于南辕北辙。最后我觉得,应该是各种忌讳都没有,人死之后,停尸三天,办追悼会下葬,七天办个头七,至于中间乱七八糟的,还有以后三年忌日什么的,都是大家看着办就是了。”

“其实这样也挺不错的,不是说重在心么,反而回过头去讲究那些个礼仪,岂不是打了前面的自己的脸?”解诸道。

“虽然话是这么说的,但是有心又有礼岂不是更好?”

希北风道:“而且所说的有心,更多的还是生活中的一些仪式。真正说要重视仪式的场面,还是得论那些个官面伤的场合,在那种时候,论迹不论心啊,或者说是以迹论心才比较适合。正是因为心的缺失,才导致了礼的崩坏。”

“也对。”解诸道:“只不过日常来说,确实很多仪式都是没有必要的。”

“很多时候是这样,但是保留一些以前的东西,当做一种怀念,不也是挺好的吗?”

希北风道:“当然了,现在大家,包括我,其实都没有重视这方面,毕竟生活已经如此艰难了,还要去管仪式,怎么可能嘛,除非我是闲的发慌。所以仪式上的问题,也就往往会随着时间流转,而渐渐被大家遗忘。

能记住的,也就是那些经历过的人,基本上来说,年纪大一些,经历得比较多的可能性就大一些。至于像我这种,即使身处其中,也基本毫不在乎的人,恐怕经历再多,也记不住太多。”

“日常来说,忘了也是没有办法。至于说官面上来说,大家只要心有不服,就一定不会老老实实束手待毙的。”解诸道:“与其谈论礼制的问题,不如说为什么下面的人会不服?”

“只要有下面,下面就一定有人不服。”

希北风道:“说到底还是社会的问题,这本身就无解。除非哪一天真正没有上下尊卑,到了那个时候,也就不需要谈论礼制的问题了。因为不需要了。但是话说回去,那样的社会,其实也是靠着制度撑起来的。没有制度的话,跟野外的猴子们会有什么区别吗?我觉得,并没有。毕竟,人,本来就是猴子。既然能进化成人,那也就能退化成猴子。”

“退化成猴子么?”解诸琢磨着。

“好了,看下一则论语。”希北风道。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孔子说:“对于行禘礼的仪式,从第一次献酒以后,我就不愿意看了。”

“禘,古代只有天子才可以举行的祭祀祖先的非常隆重的典礼。灌:禘礼中第一次献酒。”

希北风道:“大众点的评析是这样的,在孔子看来,一个人的等级名分,不仅活着的时候不能改变,死后也不能改变。生时是贵者、尊者,死后其亡灵也是尊者、贵者。这里,他对行禘礼的议论,反映出当时礼崩乐坏的状况,也表示了他对现状的不满。”

“又来搞上下尊卑那一套了。”解诸道。

“确实,上下尊卑那一套基本要打死。”

希北风道:“不过,他这里讨论的东西,咱们还是要谈一谈的。他这里说的是当时的一些乱七八糟的情况,明明那种礼仪是天子用来祭拜祖先的,但偏偏有大臣拿去祭拜他家的祖先,这就相当于把他家的祖先,当成了天子的祖宗,把自己当成了跟天子一样的人。”

“然而,这种问题,即便发生了,也没有被追责,说明孔子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解诸不客气地道。

“这词用得……”希北风无语道:“其实,他强调这些,只是为了礼仪吗?说到底还不是为了那些图谋不轨的人?怕的还不是那些人哪一天突然蹦跶起来,一下子造反,来个祸国殃民?”

“那也是那个国家的气运问题。”

解诸道:“要不是他们的国君不行,怎么会沦落到那个地步呢?而他们明知道国君不行了,却还指望这些大人物能顾及他们,不尽早想点对策起来造反或者自立,反倒是老老实实在那里等死,那就活该有一天死掉。想想这情况,与城外的屠杀何异,虽然是被屠杀,但是为什么不尽早反抗呢?就老老实实地听话,给两个馒头能填肚子就行了?能多活几天是几天?”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希北风道:“但是,有那样眼光和见识的人,有那样行动能力和统筹能力的人,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够出现的。虽然说乱世出英雄,只要有乱世,就必然会有一些英雄人物出现,但是那需要一定规模和一定时间,不是匆促就能够出现的。这里不做讨论了,接着看下一则论语。”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有人问孔子关于举行禘祭的规定。孔子说:“我不知道。知道这种规定的人,对治理天下的事,就会像把这东西摆在这里一样(容易)吧!”(一面说一面)指着他的手掌。

“禘之说:“说”,理论、道理、规定。禘之说,意为关于禘祭的规定。”

希北风道:“大众的评析是这样的,孔子认为,在鲁国的禘祭中,名分颠倒,不值得一看。所以有人问他关于禘祭的规定时,他故意说不知道。但紧接着又说,谁能懂得禘祭的道理,治天下就容易了。这就是说,谁懂得禘祭的规定,谁就可以归复紊乱的“礼”了。”

“老头子这是准备要自吹自擂啊。”解诸无语道。

“谁让人家懂得多呢?”

希北风笑着道:“当然了,懂的人也不知他一个,只是真正能懂了还放在心上,知道制度重要性的人,其实并不多。往往知道的人,也不在意,既不在乎仪式,也不在乎仪式背后潜藏的问题,更不在乎那些问题以后会导致什么问题,会不会让国家陷于战争灾难。”

“总之,最后还是有那个意思,换他自己上场的话,一定能够将国家拉回正轨。”解诸道。

“更准确的说法是,能充分执行好周礼的话,国家就会被拉回正轨。”

希北风道:“当然了,我个人是不肯定这种说法的。只能说,一个国家有妥善制度,那就会很安定。但周礼是不是妥善制度呢?虽然我不懂,但也要说一句,显然不是啊。就凭那上下尊卑的制度,就不是了。哪里有压迫剥削,哪里就有反抗。”

“结果又是这样,说了一堆,还是把孔子的东西给否定了。”解诸道。

“我否定的是周礼,又不是支持周礼的孔子。”希北风道:“要知道,他是两千五百年前的人物,我比他多了多少年的见识?他能在那个时代提出那样的见解,并且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呼应,我能吗?不能啊。首先,我并没有那个知识储备,能够去论证现在的制度怎么样,更没有办法去推广我的设想。”

“总算有点自知之明了。”解诸道。

“我当然有自知之明,但是某些不要脸的朝代,可就没有自知自明了。”

希北风笑着道:“从时间来看,纵向对比,这一个朝代的黄金年代,基本总要好过上一个年代的黄金年代,而下一个朝代的黄金年代,也基本总要好过这个朝代的黄金年代。就是这样的东西,有人却觉得很了不起。是,基本上,大家都觉得自己了不起,但是也没有人那么不要脸,直接在自己还活着的时候,就说自己是个盛世。啧啧,人不要脸,天下无敌。”

“又来了……”解诸纳闷。

“比前代的人强算什么,儿子比老爹强算什么?”

希北风道:“虽然有些老爹很强,但是作为儿子,就要有一颗超越的心。下一代比这一代强,难道不应该吗?正常都应该的吧。搞笑的是,强是强了,但是看看周围,丫的,一个个比他都强,这还没有自觉自己已经落后了,而是继续沉浸在自己依旧很强的幻想中。简直是有病啊。”

“人家也是自得其乐。”解诸道:“按您说的那个朝代,其实也就是在一个大群体的上面吸血,反正吸饱了自己就好,至于周围怎么样无所谓,反正有下面那头一直给他吸血的真龙去对付。到时候伤筋动骨,也是那头真龙的事情,跟他那吸血虫有个屁的关系。”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