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系统带我穿万界/玄动诸天 (明少江南)



尚书和洽此时全身出了冷汗,浑身颤抖不已。

他人老成精,是第一个站出来支持曹丕继位的,满以为得到一个辅佐之功,却没想到,转瞬之间,叶柯便以武力为后盾,轻松登上魏王之位,吴质、朱铄两位当出头鸟的反对者,直接被他抄家灭族,百年宗族毁于一旦。

那么叶柯坐稳了魏王之位后,用脚趾头想都知道,这位新科魏王的下一步行动,必然是秋后算账,那些支持曹丕的势力,必然会被他一一收拾。

陈群是汝南陈氏,司马懿是河内司马氏,都是名门望族,朝中势力盘根错节,根深蒂固,不好处理,可是他和洽出身不如他们显贵,在叶柯眼里正好可以做杀鸡儆猴的那只鸡。

坐待等死,不是和洽的风格,唯有死中求活,方是上策。

想到这里,和洽上前几步躬身施礼道:“魏王新登大位,正是万象更新之时,宜当大赦天下,何必擅动刀戈,臣恐天下震恐。”

叶柯冷笑一声:“如今天下未定,孤刚登基,人心未附,不杀,何以让天下畏服?”

和洽道:“古之明君皆以仁义治理天下,大王难道要以刀剑治理天下?”

叶柯淡淡的看着他,说道:“有不服者孤杀之,剩下的自然敬服,到时候孤自然以仁义治理天下!”

此言一出,和洽顿时打了一个寒颤,却是不敢再说。

叶柯却不打算放过他,淡淡的下令:“和洽矫诏,挑唆公子曹丕继魏王位,违背人伦大义,不忠不孝,枭首灭族!”

叶柯说罢,不顾和洽颓然瘫在地上,便开始对朝中众臣一一封赏,安抚人心,同时提拔陈更为卫将军,封津阳乡侯,统管魏王宫宿卫,提拔高涛为城门校尉,封更始乡侯,负责邺郡安全。

同时,又对王烈、李园、苏海、韩明、赵易等向他表达忠心的虎卫、宿卫军中的将领一一提拔,封为将军,拜为关内侯,一时间人心安稳,权势稳固。

叶柯掌控了邺郡,便诏曹植、曹熊进邺郡奔丧,丧礼完毕,封曹丕为容城王(范阳郡),食邑五千户,居邺郡。又封曹植为陈留王,食邑五千户,拜为录尚书事。封曹熊为彭城王,食邑三千户,因其体弱多病,安排留住邺郡,与曹丕一起陪伴太后卞夫人。

同时,诏振威将军田豫、凉州刺史张既、并州刺史梁习入邺郡,一同拜为录尚书事。

田豫、张既、梁习都是叶柯在边陲之时结识的重臣,功绩显著,人皆敬服。

叶柯便以此四人掌握尚书台,总汇全国政务。

海内闻之,都道叶柯胸怀大度,能容兄弟,可谓明君。

曹植感叹叶柯如此善待兄弟,都不胜感激,也知道叶柯身负绝世武功,又有军权在手,之后便死心塌地,辅佐于他。

而曹丕则幽居府中,除了三日一见太后之外,概不见客。

叶柯就位魏王之后,便命人将孙夫人、辛夫人送到邺郡,封辛夫人为王后,孙夫人为王妃,将文武官僚,包括陈群、司马懿等曹丕旧臣,尽皆升赏;遂统甲兵三十万,南巡沛国谯县,大飨先茔。乡中父老,扬尘遮道,奉觞进酒,效汉高祖还沛之事。

建安二十五年八月,有人报称石邑县凤凰来仪,临淄城麒麟出现,黄龙现于邺郡。于是中郎将李伏、太史丞许芝商议:种种瑞徵,乃魏当代汉之兆,可安排受禅之礼。

叶柯听闻之后,便下诏令:“诸公欲要建立功业,可凭文治武功辅佐,孤不吝赏赐。若凭凤凰、麒麟、黄龙这等无稽之事幸进,孤为之齿冷!”

下诏之后,遂罢李伏、许芝的职务,其余参与劝进之人一律贬为庶人。此后无人敢提禅让之事,朝中局势便渐平稳。

此时刘备已经进位汉中王,听说此事之后,便问诸葛亮:“曹彰小儿,雄武霸气,更甚其父。如今成为魏王,一些弄臣想投机取巧,为求拥立之功,伪造祥瑞,意图以魏代汉,却被曹子文拦住了,这是什么缘故?”

诸葛亮叹道:“大王不可小觑,曹彰勇力绝伦,有摧山拔寨之力,今不屑于受禅,来日必伐我与东吴,以图统一之功业。微臣以为,主公当抛弃前嫌,与东吴联手,共抗曹彰!”

刘备闻言大怒,道:“孤自桃园与关、张结义,誓同生死。不幸二弟云长,被东吴孙权所害;若不报仇,是负盟也。孤欲起倾国之兵,剪伐东吴,生擒逆贼,以雪此恨!”
------------

第九十三章 孤欲攻吴

诸葛亮听了,心中一惊,忙道:“大王,国贼乃曹操,非孙权也。今曹贼死,曹彰立,威逼天子,更甚其父,神人共怒。大王应早图关中,屯兵渭河上流,以讨凶逆,则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若舍魏以伐吴,兵势一交,岂能骤解。愿大王察之。”

刘备心中不悦,但强言答道:“孙权害了孤弟;又兼傅士仁、糜芳、潘璋、马忠皆有切齿之仇:啖其肉而灭其族,方雪孤恨!军师为何阻拦?”

诸葛亮道:“大王,曹彰小贼拒绝以祥瑞之说代汉,可见其野心勃勃,意图以统一天下之功称帝,有此野心,必然有所准备,若精兵征战于荆州,曹彰却进军于汉中,则我两川之地危矣。”

刘备道:“不然,曹贼之位,本来世子曹丕继任,却被曹彰所夺,朝中定然人心不稳,局势定然动荡不安,而我乘机攻吴,他必不敢动,此千载良机也,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吾意已决,军师不必再劝。”

刘备不听诸葛亮的劝谏,又拒绝了赵云、秦苾等一干大臣的谏言,下令起兵伐吴;且发使往五溪,借番兵五万,共相策应;一面差使张飞出兵阖中,两军汇合与江中。

此消息传到东吴,孙权召集众臣商议,中大夫赵咨说道:“主公可作一表,某愿为使,往见魏王曹彰,陈说利害,使袭汉中,则蜀兵自危矣。”

孙权便令赵咨为使。星夜到了许都。此时叶柯虽然是魏王,亦同时担任大汉丞相,以贾诩为太尉,郭嘉为太中大夫,司马懿为督军,共掌军机大事,此时听闻吴使来到,便道:“看来孙权为了退蜀军而来。”

贾诩、郭嘉等人都是面带微笑,司马懿只是点了点头,面色却是平静。

赵咨入丞相府,献上览表,叶柯随手扔到一边,便问赵咨:“孙权遣你来见我,所为何事?”

赵咨道:“昔日先王在时,关羽攻克襄阳,水淹樊城,先王便在天子驾前表奏吴侯为骠骑将军,吴侯深感铭内,遂发兵攻荆州,生擒关羽,枭首送到许昌。此吴侯之大义也,今刘备为报弟仇,攻打东吴,故吴侯派遣臣觐见大王,请大王看昔日缘果,发兵攻蜀。”

叶柯冷笑一声,说道:“昔日赤壁之战,东吴害我八十三万大军,便宜了刘备成为荆州牧;后来关羽攻我樊城,孙权遣吕蒙攻其后,虽然擒获关羽,但荆襄诸郡都归了孙权。

冤有头债有主,孙权斩杀关羽占据荆襄,刘备自然要打东吴报仇。孤为何要助孙权而攻打川蜀?”

赵咨答道:“臣闻唇亡则齿寒,大王今日不助吴侯,待日后刘备占据东吴,势力大张,必然北伐中原。”

叶柯笑道:“你放心,孤不会让刘备尽占吴地。”

赵咨心中一喜:“大王意欲出兵?”

叶柯道:“当然,孤会出兵,孤会与汉中王合力,与骠骑将军会猎于吴,以报昔日赤壁之仇!”

赵咨大声道:“大王,吴侯已北向称臣,刘备却在于表奏天子之中辱骂先王。大王若要背盟而南征,必遭天下人耻笑。”

叶柯笑道:“没事,等孤把孙权请到许昌居住的时候,天下人便不会再耻笑了!

真是笑话,刘备欲要攻吴,正是蚌鹤相争渔翁得利之时,此时吴军精锐在荆,孤派遣一上将统帅大军以向皖城,则东吴可灭,吴侯可擒,何故助吴而攻蜀?”

赵咨曰:“魏王有征伐之兵,吴侯有御备之策,望大王谨记赤壁与濡须之战。”

叶柯哈哈一笑,道:“好一个使者,倒是惯会口舌之利,你不惧孤,孙权可惧,否则便不会派你而来!”

赵咨曰:“吴侯麾下带甲百万,江汉为池,何惧之有?”

叶柯点点头,便道:“既然不惧,那边洗干净了脖子等着!来人,将这个使者砍了首级,命副使送回去,给孙权说,他愿意投降刘备也行,投降孤也行,孤在许昌,已经造好了一间府邸给他了!”

贾诩连忙在一旁进谏:“两国相争,不斩来使。”

叶柯道:“昔日赤壁之战,周公瑾不是也斩了我军使者吗?这叫来而不往非礼也!”遂将赵咨斩首,将首级付从人持回。

叶柯召集众将,道:“刘备进攻孙权,正是统一中国大好局势,孤打算亲率二十万雄兵,渡江袭之,则刘备攻其外,我攻其内,旬日之间,孙权必为阶下囚。吴亡则蜀孤矣,众卿有何高见?”

大夫刘晔道:“大王所言极是,孙权必内外交困,拜伏大王于丹墀。”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