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得尽快了,包裹损毁这事虽然表面看正常,但是郑时凯不是正常人,可能疑神疑鬼的很厉害,不知道这事会不会引起他警觉。”
散会后,确定了外卖可能存在送DU可能,齐楚琛拉着几个人再次把郑时凯最近三个月的通话记录,手机访问记录拉了出来,逐个核对。
齐楚琛的思路非常简单粗暴,这事肯定是固定的那么一两个人给郑时凯送上门,找出郑时凯经常接触的外卖员的去追。另外还需要考虑个问题:送货上门的这个人是怎么取得的DU品然后再送给郑时凯。
在村口盯梢的人发现除了郑时凯,其他进出的基本都是村民或者邮局的投递员,有时候有政府的工作人员下来实地工作,其他外来人口基本没有。因为不可能是个人就扑上去搜身,所以他们一直只是在盯梢,倒是确定了郑时凯每次外出,在外长时间停留都是来了这个村。这个村里的某处房屋应该是郑时凯唯一的制作点。
对了一通宵的通话记录,发货时间。齐楚琛发现了有一个电话每次郑时凯下午发货时中午就会拨打,除了极少的两三次发货前是打的别的电话。那极少的两三次对照网店发货记录,当天发出的都是真实买家或者刷单买家的订单。
齐楚琛迅速把这个电话调出来查了机主信息,机主名叫:包国华,48岁,经营小型餐饮。齐楚琛查了包国华的户籍信息,原籍正是郑时凯制造点那个村子,三年前在市区买房将户口迁到城里。已婚已育,有个独子今年25岁。
齐楚琛又查了包国华经营的餐饮店,开在距离郑时凯家五公里外的一家手工面食店,早上卖包子馒头,白天卖水饺,面条都是手工制作。
“这是有多好吃,隔着五公里三天两头叫?面食这么远送过来都稀糊了吧。怕这天天送的面不是我们以为的面。”齐楚琛把一沓资料丢在了桌上,把腿抬上了桌子,兜里掏出烟咬了口点燃。
高睿看了眼齐楚琛:“领导注意下仪表,脚放下来好么……”
“不放,你再叨叨,我给你加活……。”
高睿闭嘴了。
“你查查这包国华每次送外卖怎么送?”齐楚琛弹了弹烟灰。
高睿内心:说的跟我闭嘴就真的不加活一样。
清晨的阳光洒满了会议室,春暖花开的气息萦绕在每一寸阳光里。齐楚琛睁着通红的双眼,介绍着包国华这条线。
包国华有一辆二手面包车,平时主要拉面粉。通过调取路面监控,包国华每次给郑时凯送餐都开着这辆车去。包国华虽然在市区买房,但是那套房子应该是给他儿子结婚用,他和老婆还是经常回村里住。
“这辆车我们经常见,几乎隔天就在村里进出。”在村里盯梢的人看着影像截图肯定了包国华的路径。
“如果包国华就是负责运送的人,那么我们可以推算郑时凯在本市的线下交易,极大可能都是包国华以送外卖形式送货上门。”
“制造点确定了,送货人确定了,发货确定了,在线购买的下家确定了。真正的收款方式,原料来源还没确定。”齐楚琛总结。
“后面两个可以抓到人再审,现在我们讨论下收网。”周烨泷站了起来。
抓现行是必须的,特别是对于包国华,那么是在包国华送货时候抓,还是送完了抓。
“我们最近监控郑时凯网店,发现订单在增加,发货有积压。今天早上我看了下还有没发出的,而且半夜又有新增订单。”朱臻说。
“昨天有发货吗,昨天包国华有送外卖吗?”齐楚琛问。
朱臻看了眼手里的东西:“郑时凯昨天中午打过包国华电话,晚上上班前发过一次货,发的是XX快递。”
“联系快递公司,昨天他发的全部拦截下来,不论在哪个环节全部拦截,之前发的紧急理一下还没投递的尽量拦截。今天如果郑时凯再通知包国华上门一锅端。外地的散货买家,我现在通知当地配合抓人。”周烨泷几句话确定了抓捕方案。
中午十一点,郑时凯拨通了包国华的电话:“白灰路乐意小区,三两牛肉面加料。”
对于这个根本不在本市范围内的陌生路名,小区名,包国华只“嗯”了一声就挂掉了电话。
十二点,包国华提着一个保温袋上了自家的二手面包车,一摇一晃开去了郑时凯家。
面包车在郑时凯小区外的马路上停下来。包国华刚提着保温袋下车关好车门,一对吵架的情侣从旁边快速跑过来。年轻的姑娘在前面边捂着脸哭的嗷嗷的一边慌不择路往前冲,穿着高跟鞋跑的跌跌撞撞,一下将包国华手里的袋子撞到了地上。
“瞎啊……!”包国华一句没骂完,跟着跑的男孩快速跑过来蹲下身子,伸手去提袋子:“不好意思啊!这里面是啥,你看看摔坏没,我赔你。”
包国华在男孩手接触到袋子前迅速一把抓起袋子,“没啥,空的,别走路不看路。”
包国华掸了掸袋子外面的灰,提着往小区去。
男孩继续追着女孩跑,“袋子里有东西,不让我碰。”
包国华提着袋子走到郑时凯家门口,有节奏的敲响了房门。郑时凯将门打开一条缝,伸出一只手准备接。
“里面应该洒了,你收拾下,东西不会有事。”包国华递过去袋子。
上行楼梯上跟着跳下来六七个人,一下撞开了房门,分别将包国华,郑时凯摁在了地上。
一个缉毒警拿起掉在地上的保温袋,打开看了眼里面汤汤水水漏了一口袋,用手仔细摸着保温袋,说了句:“夹层里,货不少。”
一直在试图挣扎的包国华听见这一句,身子一软瘫在了地上。
刑侦,痕检,技术的人迅速跟着上楼进入了郑时凯的出租屋。
技术打开郑时凯房间的笔记本查看时,齐楚琛一眼瞄到桌面上一个绿色图标,一个不太好的预感瞬间浮上心头。这个绿标,齐楚琛见过,在如意的电脑里,是地下交易网站的口。如意当初就是通过这里发布了任务,招揽到了那个至今没有抓捕归案的职业杀手。
齐楚琛从电脑桌抽屉里翻到了一个小本子,里面详细记录着怎么使用VPN,登陆绿标,账号,密码流程一个不落。登陆绿标后,怎么收钱,怎么转钱,怎么兑换都写的清清楚楚。另外还有详细的交易账目,虽然用的是简称,但是一眼就能看出来是DU品种类。
齐楚琛看着这本子乐了:“果然成绩太差,脑子太笨的人干啥都不好使。”
第85章 交待
回到队里,审问的事由禁毒支队的人负责,齐楚琛干脆和技术一起把郑时凯的笔记本先研究透彻。
那个小本子上写的流程确实是登陆路径,齐楚琛按照郑时凯的记录操作后,看到了所有下线散货途径的真实入账收入。
郑时凯网店里每一种产品代表的是不同种类的DU品以及数量。散客买家购买后只是完成下单第一步:报数。之后需要在两天内将数目相符的货款通过绿标里的通用数字货币支付给郑时凯。
郑时凯在地下网络里的付款记录从九月开始基本每个月一笔,付款对象查不到具体的,都是一次性账号,连聊天记录都是阅后即焚。
齐楚琛推断付款是购买原料以及郑时凯制作不出来的成品。
在齐楚琛和技术一起折腾郑时凯电脑的时间里,包国华已经全招了。他不仅帮郑时凯送货,也帮村里其他几个制作点送货。
在他的提供的线索下,次日凌晨,禁毒支队查获了村里另外三个更加隐蔽的,规模较小的家庭作坊,抓了十几个散货卖家。并且包国华还证实,村里的其他家庭作坊,原料都是从郑时凯这里购买。
包国华家里搜出了大量DU品,他为了省事,没有郑时凯那么谨慎,送多少拿多少,而是放在家里囤着。包国华不仅送货,有时候还从中偷点低价卖给散货买家。
郑时凯进了审讯室一直没说话,他自认为自己做的足够隐蔽,对于被抓现行,他笃定的认为是包国华送错了。齐楚琛和,张潮,周烨泷在单向透视玻璃后面都听乐了。齐楚琛甚至觉得:如果把郑时凯换成李秀娥,可能他们的侦查还要费更多一番功夫。
这两母子真是殊途同归不走寻常路的相信自我。
等审讯警察把郑时凯自认为充满暗码的销售记录全部翻译念给他,又把网店销售分析,地下网络里收入情况全部三言两语说完后,郑时凯才不得不相信:自己这盈利丰厚的生意被扒个底掉。
郑时凯接触到这行最早是在两年多前刚进夜色不久,他用的绿标登陆账号,最早并不是他所有。他最开始只是帮忙送下货给散货卖家,然后在夜色里勾搭有DU品需求的人,之后的事情都是另外个人完成。扮演打杂角色一段时间后才开始接触制造,制造的地点,包括认识包国华,去制造点什么时候出发怎么多换几次车都是那个人交给他的。九月那个人说不干了,要金盆洗手移民了,把这一摊东西全部让郑时凯接手了。
“那个人是谁,什么样子?”
“不知道,他代号KEN。我跟他只在最初见过一两次,后来全部是通过绿标联系,那个电脑也是他弄好了交给我用的。他和我见面时候都是深夜我下班,黑灯瞎火,他又捂得严严实实,我就只知道他是男人,其他都不知道。”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