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人!”殿外传来一声清脆爽朗的呼唤。
周士弘转身,连忙上前相迎,“世子。”
询问了好些人,赵希言才问到晋阳公主被周士弘关押进了内廷的仪柔殿。
“周大人以为,什么样的君主可称呼为明,”赵希言道,“难道只需要于私事一方,遵从礼法,而不顾朝政了?”
“自然不是,君主乃天下之主,上行下效,君王的一言一行关乎着天下,君主的德行,也带动着臣子与百姓,无论是国事还是家事,只有才德兼备之人才可呼为明。”周士弘解释道。
“但皇帝是人,是与天下百姓一样的人,岂能没有儿女私情。”赵希言道,“若为君主便要舍弃这些,那与行尸走肉有何区别。”
“可是世子...”周士弘还想劝谏。
“周大人不必再说了。”赵希言负手打断道,态度有些冷漠。
在这一瞬间,周士弘似乎看到了赵希言酷似燕王的一面,自知作为臣子,再争执下去对自己并没有任何好处,“臣告退。”
周士弘走后带走了自己的亲卫,只留人看守宫殿门,赵希言便走近晋阳公主,左右查探道:“他们有没有伤害姐姐?”
晋阳公主摇头,转身走到一处灯烛前,“你忘了吗,我有武功的。”
赵希言当然没有忘,“周将军是我父王的左右手,年少成名,他麾下的亲兵武艺高强,真要敌对起来...我怕姐姐吃亏。”
“晋阳顶着世子的名号,他们即便有杀心,也是不敢动手的。”晋阳公主道。
赵希言松了一口气,“姐姐没事就好,若我再晚一刻钟...”
“你放我走吧。”独自盯着烛光的晋阳公主忽然扭头道。
“什么?”赵希言楞在原地,有些不明白的看着晋阳公主。
曾期盼这一天到来的晋阳公主,当今日城破从族人尸体上踩过时,心境变得五味杂陈,“经此一役,世上再无晋阳的亲人。”
赵希言愣住,“姐姐是在怪我吗?”
晋阳公主摇头,眼里满是疲倦,“我本不喜争斗,奈何生于权力之下,如今你大业已成,留下我,只会加深你与燕王之争,天下之大,何处不能去呢,困在这个狭小之地,已经够了。”
“太仆寺卿沈逸舟,是公主什么人?”赵希言忽然问道,“他曾是公主的人吧,掌管马政这一要职,为公主做了不少事,那他的真实身份呢?”
晋阳公主忽然愣住,于是她想起了多年前审问顾千澜之时,顾与她说的那番话,“沈逸舟之事,是你告诉顾千澜的,还是她告诉你的?”
“顾指挥使一向只听我的命令行事。”赵希言回道。
听见这句话,晋阳公主明显有些不悦,敷衍的回道:“知道真相的人,都已经死了。”
“我亲自去问沈逸舟。”赵希言转身道,“他就在我-->>
手里。”
“一个负心人,能知道什么呢?”晋阳公主喊住转身已走了有些距离的赵希言,“你又为何如此执着这些早已作古尘封的往事。”
赵希言站定,随后转身,眼眶突然变得红润,“因为...”突然,她朝晋阳公主迈步走近,双手紧紧握着晋阳公主的胳膊,“我想名正言顺的娶你,让你做我的妻子,如果可以,就算是借口编一出谎言,只要让他们相信我与你非同宗,那我便可以迎娶你入门。”
“如果,我是说如果,这是真的,皇家岂会因为你想娶妻就允许这等丑事传出,燕王又岂会同意让你娶我为妻。”
“他为什么不同意。”赵希言挥手道,“我不是生来就是世子,是燕王造就了这一切,太宗尚可以立民女为后,我又为何不能娶你为妻,别忘了,我...”
晋阳公主愣住,连忙伸手堵住赵希言的嘴,冰冷的指尖覆上炽热的红唇,“隔墙有耳,有些话,当打烂咽进肚中,对谁也不能提起。”
赵希言拿开晋阳公主手,旋即紧紧握住放在胸口上,可怜巴巴的哀求道:“别走。”
“我不想成为皇帝那样的孤家寡人。”
起伏的心跳也牵动着晋阳公主原本死寂的心,燕王登基之后,赵希言作为世子,毫无疑问便成为了皇位的最佳继承人,作为帝国最高掌权者与继任者,造反夺取帝位的燕王对自己身为先帝之女一定会有所忌惮,自己的去留也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对于赵希言也是极为不利,这一点她清楚的明白。
一个痛恨自己夺权为帝的兄长的燕王,又岂能接受他的女儿留在自己的孩子身侧呢,岂会相信晋阳公主当真没有报复之心呢。
---------------------------------
——乾清宫——
皇帝的尸体就静放在乾清宫大殿内,燕王坐在殿内皇帝常坐的椅子上,独自对着一具冷冰冰的尸体说了好半天的话。
“大王。”周士弘离开仪柔殿寻到燕王。
燕王抬头,见周士弘只身前来,便明白此刻赵希言定是与晋阳公主待在了一块儿。
燕王将其带至偏殿,远离了老皇帝。
“寡人镇守边塞,忍辱负重三十余年,好不容易等到了今日,决不能毁在一个女人手中。”燕王忽然开口道。
“大王是指晋阳公主么?”周士弘问道。
“她将世子迷得神魂颠倒,若将来,寡人传位于世子,千防万防,这枕边之风最是难防,她全族都死于寡人之手,焉能知道她日后是否会利用世子,夺权复辟。”燕王担忧道。
“女子的权力在于君王的宠爱,世子独自坐镇燕都,破有明君风范,在此事上应当不至于如此的。”周士弘道。
燕王冷笑一声,“唐高宗难道不是英明之主吗,开疆扩土的功绩,比肩多少帝王,然武氏不就是仗其宠爱,最后改唐易周。”
周士弘听着燕王的话,拱手道:“大王,臣以为,在这些事情的处理上,世子会有所分寸。”
“分寸?”燕王回头,拔出自己的宝剑,指着上面一个凹陷的窝口道,“这就是她的分寸吗?”
周士弘见之,低下头道:“殿下的剑即将挥下,那时世子已来不及进殿阻止,我想这也是世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出此下策的。”
“若火铳有丝毫偏差,便要打到寡人的头上了,为了一个女人,不怕误杀生父,这是为人子能做出来的事吗?”燕王收起宝剑道,旋即坐下,揉着额头道:“寡人怎么也没有想明白,她怎会看上一个女子,且为之癫狂,竟连自己的身份都忘了。”
周士弘听到燕王后一句话时,有些弄不清头脑,“大王...”
燕王抬头,看着一脸错愕的周士弘,摊了摊手,“罢了,将登基之事尽早提上日程吧,还有皇帝的丧事,文武百官不必重新选任,就将寡人留在北平府的人马召入京城,有功之臣,另行封赏。”
“是。”
燕王看着窗户,夜色笼罩,思乡之情,油然而生,离别时,妻子憔悴的面容历历在目,“寡人已有三年,未归家了。”
------------------------------------
成德十六年,燕王攻入京城,以清君侧之名,大肆屠杀朝廷旧臣,原锦衣卫指挥使胡文杰被捕,锦衣卫数千人马被围剿于长安街。
在持续三天的搜捕与围剿,燕王派人将一切可能的威胁,都埋葬在了这场兵乱之中。
十六年初秋,燕王布告天下,称李氏某逆,毒害帝后与太子,灭其九族,李皇后毒杀皇帝,畏罪自杀,帝驾崩于乾清宫,止戈之后,废黜李皇后,又为皇帝与储君一同举行国丧,燕国的文武百官悉数迁移至京,接替朝廷百官之职。
成德十六年八月,在皇帝停灵期间,群臣商议继任人选,皇帝驾崩,太子薨逝,先帝之子唯剩汉王赵成昭一人。
随后汉王赵成昭上书,以自己残废之躯不宜继承大统为由,推举燕王为帝,百官附和,成德十六年九月,燕王亲自护送先帝灵柩出殡,下葬裕陵,庙号英宗。
同月,燕王赵择于紫禁城奉天殿举行登基大典,登基为帝,立燕王妃张氏为后,封赏功臣,然作为燕王世子的赵希言,帝后嫡子,在燕王夺位登基后却并没有被当即立为太子,而是被破格封为燕王。
新帝欲迁都北平,又因战事导致国库亏空,迁都一事暂缓,国不能无后,无奈之下,只好派燕王赵希言亲率人马前往北平迎张皇后回京。
作者有话要说: 为避讳,皇帝登基前所用王爵封号一般不会再授予他人了。
第154章 父子与君臣
燕王即皇帝位, 大赦天下,着手整顿朝纲与修缮城池,下发布告, 安抚灾民。
——乾清宫大殿——
皇帝端坐在乾清宫大殿, 那身赤色的亲王衮龙袍已经换成了明黄色的衮服, 肩膀上的日月极为醒目。
“陛下, 燕王殿下带到。”太监入内,禀报后退出。
燕王在匆匆登基后, 便开始着手册立皇后与太子之事,百官请立太子,然燕王却有所犹豫,册立前一夜便将赵希言召入乾清宫大殿。
从宫外赶来的赵希言风尘仆仆,踏入大殿,上前跪伏道:“臣赵希言,叩见陛下, 陛下圣躬万福。”
皇帝看着不愿随自己居住在紫禁城内的赵希言,“京城没有燕王府, 你住在哪儿?”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