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种种,恍若隔世,既然放弃了安平这个名字,那就只会是你同甘共苦的娇娇。
所以,不要怕。
野猪肉平日少见,昨儿买过的人都吃得十分满足,但这天气太热,冰块又是烧钱的东西,一般人都是用不起的,除了顾春晓得鸿运酒楼又大手笔地定了二十斤,昨儿买过的小酒楼都不敢多要。
顾辞问了几家后,也懒得上门讨好那些管事了,索性跟着顾大山他们在东巷的临时摊位摆摊,反正今儿顾大山他们摆摊卖的是花生,也不算是抢生意。她做好最坏的打算了,要是在这摆到下午还是卖不出去,剩多了就多买点盐巴回去,拿来做腌肉,剩的少再硬给李大夫去送个人情。
结果不到午时,她今儿带过来的半边猪肉外加前日那头剩下的一腿肉都卖完了,好几个来得晚些的妇人还扑了个空。
说起来,这还要多亏了昨儿那个还嚷嚷她这野猪肉是骗人的吴妈妈,估摸着是听说其他人买的野猪肉味道不错,今儿一来,看到他们了,连价钱都没问,直接要了三十五斤。
有了这么一笔开门红的生意,跟风来买的人便多了,你一斤他半斤的,几十斤猪肉没一会就卖光了。
顾辞卖完了,顾大山他们的花生还有不少,等到这早摊收了的时候,估计还要挑着去各个炒货铺问问,还要得许久,顾辞想着他们夫妻都是为了方便她出来卖猪肉才赶今天来卖花生的,便也没急着回去,一边帮着他们去问那些炒货铺,顺带趁此机会去镇上熟悉熟悉环境。
回到村里的时候,太阳马上就要下山了,肖氏正在村口的地里摘菜,看到她回来,说要给她一把豆角,让她拿回去吃。
顾辞种的豆角还嫩,吃不得,也就没有拒绝,让顾大山夫妻先走了,自己也跟着入了菜园子,帮着她摘豆角,顺带闲聊了起来:“婶子这菜做得可真好,挂果累累。”
“这也是我家那口子勤快,没事就帮我翻土施肥。”肖氏虽然是个读书小姐,但如今嫁为了村妇,也就不端着从前的身份,跟着村里的妇人种菜下田,毫不含糊,反倒是她男人心疼她,尽可能地多帮着她把该干的活儿都干了。想起顾辞院子里的那些菜,她不由又笑了起来,“我瞧着你力气是有,但做菜确实还差了那么一点,园子里草没多少,但那些菜苗子也是稀稀拉拉的。”
“我也不知道怎么种成了这样……”顾辞有些窘迫,明明自个儿都是按照板根婶教的方法种的,也不偷懒,可就是不知道这菜苗不是不发芽,就是莫名奇妙地萎了。
“可见,咱们大姐儿也不是个十项全能的。”肖氏笑了笑,“不过,菜娃子比自家娃娃还难伺候,你是新手,多种几年,就好了。”
顾辞笑了笑,算是回复了。
“往后你要吃什么菜了,只管来我这菜园子摘就是。”肖氏也不就这个话题多说,将手中的豆角放在了篮子里,又问起顾辞今儿卖猪肉的事来,听说她今天卖的顺利后,不由啧啧了两声,“怪不得昨儿村里那群人都抢着要去杀坑里的那两头野猪。”
顾辞昨儿听大牛媳妇提了提,只是没多问,眼下听肖氏这话,不由也动了点八卦心思,“那昨儿的野猪是怎么弄死的?”
“用石头活生生砸死的。”肖氏一脸造孽的表情,“那二癞子几人眼红你杀野猪得了两头,昨儿的野猪,族长原本还想等你回来,但二癞子这些生怕好了别人的人自告奋说他们去杀,结果又不敢下坑,几人就在上面用竹竿打,用石头扔,您当时是没看到那场景,那两头野猪没一处好皮了,足足折腾了两个小时,那两头野猪才倒下……”
顾辞挑了挑眉,“那最后这肉是怎么分的?”
“大伙看这好好的野猪这么惨不忍睹的,谁都没胃口想吃了,族长直接让他们几家自己解决,结果你猜怎么着?”
“怎么着了?”
肖氏笑了起来,“结果这群人折腾野猪折腾太狠了,一个个都累得不行,村里多的是人见不惯这几家人,都不乐意愿意去帮忙,两头野猪到今早都还躺在坑里,今天去看时,什么老鼠啊,蛇啊,都在那啃食,谁还敢吃啊,白糟蹋了。族长如今是气得不行,让他们赶紧把坑里处理干净。”
这可真是造孽,顾辞半天才感慨了一句,“婶子,你说他们这是何必了?”
“见不得人好呗。”肖氏当时听闻这事,也是无语,“结果损人不利己。”
顾辞认同地点了点头,“对了,那昨晚还有野猪下来吗?”
“据昨晚守夜的人说,没看到了。”这也算解决了一件大事,肖氏的口吻也轻松了不少,“但族长还是组织大家继续挖坑,说你这个挖坑的方法实在是好事了……”
说话间,两人就已经转悠到了豆角地里的末端,顾辞也就不多留了,拿了一把豆角,顺带还有几包苞谷,便急急回了家。
回到家的时候,太阳已经下山了,小姑娘正拿着糠伴的碎草在院子里喂鸡,看到她回来,直接把盆里的鸡食倒扣在地,放下盆就朝她跑了过来,“姐姐,今天是不好卖吗,怎么这么晚才回来?”
“不是,等大山叔他们,阿宝了?”
“在灶屋烧水了。”小姑娘边说边往篓子里瞅了瞅,“这些豆角和苞谷哪里来的?”
“可不是姐姐买的,是里正婶子给的。”顾辞走到屋檐下将篓子放下来,翻出里面的东西给她看,“喏,姐姐今天什么都没买。”
“那今儿卖了多少钱?”
“你个小财奴。”顾辞捏了捏她的鼻子,拉着她进了屋,把荷包拿了出来,“这是今天的,我也没数,你自个儿去数。”
“好咧。”小姑娘掂了掂钱袋子,十分满意,转身就拿着钱袋子进了里屋。
顾辞看着她一甩一甩的小辫子上别的珍珠,还是觉得那九百文花的值。
小姑娘嘴上满口嫌弃,心里看来也是欢喜的,瞧自个儿不就悄悄别上了。
第84章
接连几天,南山那边都没再传出野猪下山的事情, 大伙儿都安生了不少, 但那坑还是继续在挖, 直到水田里的庄稼彻底熟透, 大伙儿都要忙着收了, 这挖坑的事才算暂时搁置在一边。
顾辞没有庄稼要收,继续带着两个小的帮顾大山摘花生, 忙活大半月下来,也挣了两平筐, 顾辞听闻花生吃了补脑子, 也没把这些花生拿去送人,清洗晒干放在家里收着, 每天拿一捧给两个小的当零嘴吃。
出了南山野猪的事之后,村里也没人再对小姑娘和阿宝指指点点了,更不用说欺负他俩, 顾辞也就不拘着他们,只要不去山里或是小河边瞎跑就行。
日子不咸不淡地过着, 转眼就了七月底, 早稻入了仓,晚稻下了田, 家家户户又都能喘口气了。
期间,村里发生的大事就数板根婶家里了,大家忙活地最厉害的时候,她的女婿就大张旗鼓地来派了马车来接他们上镇里去, 在镇里生活了一个月回来,不仅又是马车送回来的,并且还打发了满满两车的东西,夫妻俩回来的时候也是衣着鲜亮,可羡煞村里的人了。
对于一些有女儿的人家来说,也更坚定要将自己的女儿嫁个好人家的打算,尤其是柳氏,之前跟板根婶闹僵了,更是暗搓搓地想在女儿的婚事上压板根婶一头才心甘。原本之前还对村里媒婆说得几户人家态度有些暧昧的,商量等到夏收结束再详谈,如今直接把村里的巧嘴谢媒婆说的这些泥腿子都拒之门外了,还扬言自家女儿是要往镇上嫁的,以后要还说这些破落户,她就用扫帚赶人了。
那谢媒婆也不是什么善茬,一张嘴能将死马说成活马,说十桩媒有九桩是成的,至于那些人过得好不好,就要看两人造化了。不过,在外人看来,这谢媒婆是个顶顶会做媒的人。
她原想着虽然这马玲玲是个继女,但顾老二好歹也是个有家底的,尤其是还合着续妻干出了要把前妻生的儿女分出去的事,想来这个家真正当家做主的就是柳氏了,那依柳氏这要强的性子,在对待自己女儿的婚事上肯定也不会马虎,到时说个好媒,媒钱肯定不会少。她算盘打的好,在对待马玲玲的婚事上,也是尽了万分心。
却不想,她累死累活地跑上跑下,这柳氏说翻脸就翻脸,一番辛苦打了水漂,谢媒婆哪里能忍,在村里逢人就说这柳氏母女是怎么嫌贫爱富的货色,冷嘲热讽他们母女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眼下又恰逢农闲时,村里多的是到处八卦的长舌妇,没几天,这些话就传遍了整个村子。
肖氏如今和顾辞走得近,再加上又到了学堂上课的日子,天磊一放学就跟着阿宝回家做完了功课再回自己家去,她一到下午得了闲,就会来矮子坡和顾辞说说话。
听闻了村子里的这些流言,肖氏自然是要和顾辞去分享的,“最近村子里的流言,你都听说了没?”
“嗯。”顾辞点了点头,肖氏的为人,顾辞信的过,是以和她说起话来,也不像与别人说话一样,要留一半,“听说了。”
肖氏挑眉看了她一眼,“你怎么看?”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