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小夫郎 (谢亦)


  两人说的越发起兴,末了,天顺帝大手一挥,让工部尚书同来商议耕种试行之事。
  虞明博被传召时,已经打听过贺林轩也在御书房里。
  他心里有些忐忑,更多猜疑。
  他在想,是不是贺林轩又告了什么黑状,也在想自己是否又有把柄落在贺林轩手中……
  一路沉思,到了御书房一听天顺帝的问题,他的表情有一瞬的空白。
  他工部还在为填补亏欠户部银钱的篓子焦头烂额的时候,贺林轩竟然已经忙起人口和粮产的事了?!


第118章
  忙碌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 转眼就到了十月初九这日。
  南陵地处偏南,虽已过了小雪的时节, 天气还不算太冷,到了郊外这处名为泰安的村庄,更能感觉到丝丝和暖。
  成群结队的马车从官道上徐徐走来,到了界碑前,早有人等候在此。
  书院每年都要带着学生来这里走一遭, 夫子和待客的泰安里长十分熟稔,下车后套了一阵近乎,学生们也陆续下车来了。
  “咦,那是新来的夫子吗?看着眼生得很。”
  里长一边和夫子说话, 一边还不忘看了看今年来的学生。他想着能不能找到昨年打赏银子十分大方的那几位小贵客, 今年也一定不能怠慢喽。
  不曾想这一看,当先就看到了鹤立鸡群的贺林轩。
  夫子笑着摆摆手, “不是,今年有几个陪孩子来的亲长,你莫管,只让他们随意便是。”
  他没有提乐安侯府和尚书大人的贵重, 怕吓着这些淳朴的村民。
  里长留了个心眼,笑着招呼着人往村里走。
  路过界碑的时候,他照例给小贵客们介绍道:“咱们泰安村,因为四季如春,能种两回稻谷,收成年年都比旁的地方好, 祖祖辈辈从来不会饿肚子。先高祖皇帝陛下到咱们这儿一看,就说啊,如果咱们大梁境内都能像此地这般,何愁国泰民安?然后亲自给我们村赐名叫做泰安,这石碑就是高祖皇帝陛下亲笔题的字哩……”
  绝大部分学子早就听过这故事,年岁大一些的更有些不耐烦,嘀咕着:“又是这些,没有一点新词。”
  他们都盼着上午收割过后,下午去庄上摘瓜果,那才好玩哩。
  贺林轩这一行人听着却很新鲜,都很认真。
  “果然是处好地方。”
  李文武看着四周常青的林木,感受着比南陵城内暖和许多的温度,只觉心旷神怡。
  张河说道:“早就听说,京里冬日供应的菜果九成都是从这一片来的,确实暖和许多,难怪了。”
  贺林轩早前来考察过,但看得更多是自己买下的地皮和山庄,倒是没有来过泰安村里,亲眼见识到,也不得不说智慧和文明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产物。
  听里长的口吻,他们村里虽然没有出过了不得的状元,但村中就有学堂,人人都可读书。
  再听身后学子们讨论吃了农家饭,要到地里摘多少果实回家去哄长辈开心,顿时有种身处昔年农家乐之感。
  牵着诺儿的李文斌也听得仔细,看那里长满脸与有荣焉的骄傲,不由唏嘘道:“今日才知,百姓可以有另一种活法。要是人人都能过上这样的日子……”
  说着,他自己笑了笑,也觉得有些异想天开了。
  贺林轩左手与夫郎一起牵着诺儿,右手则牵着三殿下,闻言侧过头同他笑道:“勉之说的对,以后人人都能过上这样的日子。正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其实只要穿衣吃饭伺候好了,不管是什么地方的人,都可以换一种活法。”
  当然,前提是政治清明。
  他虽然不敢说天顺帝年间能实现这样的盛世,但若他的继承者能够守成的话,下一代人的日子一定会好过许多。
  李文斌笑起来,“若真能如此,再好不过。”
  李文武念了两句“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回头对贺林轩笑道:“这句话就该挂到四方来贺的大堂上让读书人都看看。林轩,咱们冬月里的论题,就是它了,如何?”
  贺林轩朗声笑道:“听阿兄的。”
  “叔父,要抱。”
  三殿下拉了拉贺林轩的袍角,一脸着急。
  他个头小,这会儿在人堆里只能看到大人的腿和同窗的脑袋,下马车的时候他可都看见了,这地方可好看了,他还想看。
  诺儿哼了一声,“阿父要抱也是抱我,你可死心吧。”
  三殿下皱了皱鼻子,却也不管小气的诺儿阿兄,只管缠着贺林轩。
  贺林轩看看他,再看看也有些意动的儿子,低头笑道:“这可不行。大家都在走路,你们可不能不合群。”
  诺儿对这番道理不屑一顾,“他们又没有阿父阿爹陪着,我有。”
  “哈哈,这倒也是。”
  贺林轩对儿子抓重点的洞察力十分满意,但是在诺儿要抱抱的时候,还是残忍地拒绝了他。
  这一路到了田埂上,水田旁开辟了一块不小的打谷场,早有泰安村民在这里备了新鲜的水果,热水,迎候小贵客们。
  学子们被夫子集中在一起,很快就要在经验丰富的农家子带领下,下田亲自收割水稻。
  诺儿他们自然不例外。
  一一分配了镰刀,贺林轩找里长说了话,也拿回四只来。
  张河道:“有些年没用了,拿着还有些手生呢。”
  李文武也有同样的感受,他们刚到贺家村的时候,也种过地,后来都变卖了。
  “是有些年没有干过这活计了,待会儿可要小心点,别划了手。”
  说着,李文武还对贺林轩笑道:“林轩,你待会儿可要看着点勉之。他手笨得很,从前陪阿爹下地,回回都割了手,把阿父心疼的,都不许他再去了。”
  李文斌听得赧然,不服气道:“阿兄,我那时才多大,怎能同日而语。”
  李文武想起他后来吃过的苦,挠了挠头,笑笑也不说他了。
  贺林轩见状,从怀里掏出一样东西,献宝道:“幸亏我早有准备。”
  “这是什么?”
  李文武二人都凑过来看。
  贺林轩拿过李文斌手里的镰刀,连同自己的交到李文武手上,把那看起来像一团布的东西甩开,套到李文斌手上。
  原本今日出游就穿的爽利,都是窄袖布衣。贺林轩还叫人在袖子上留了两道绑带,这时候将长过手肘的手套带上,缠上绑带,就不怕脱手了。
  李文斌动了动手指,发现这一层薄薄的小牛皮十分柔韧,贴着他的手,一点都不妨碍行动。
  李文斌很为他的心意感动,但是……
  “哪儿就有这般娇气了,让人看着像什么样子。”
  他无奈地看着贺林轩,到底不忍心拂了他的心意。
  贺林轩笑道:“我们是来玩的,又不像孩子们那样是来学道理的。要是伤了手,得不偿失,我也舍不得啊。”
  “去你的。”
  李文斌笑瞪他一眼。
  张河朝他们挤了挤眼睛,笑话道:“林轩只给勉之准备了啊?”
  贺林轩说:“自然是一家人都有,不过我们三口子就我做代表,陪阿兄阿嫂忆苦思甜就足够了。其他都放在马车上呢,阿兄要是心疼阿嫂,这就让人去取过来?”
  不等李文武说话,张河就连连摆手说不用了。
  一家人有说有笑,等孩子们下了地,看诺儿李信还有三位小殿下、秦家的小哥儿都学得有模有样的,放下心来,也跟着下地了。
  孩子们脱鞋下地,贺林轩却不愿意李文斌光着脚丫子,倒不是占有欲作祟,是担心他让水蛭或是别的什么东西伤着了。
  靴子是特意让人做的高筒靴,样式仿了雨鞋,是用防水的软皮做成,轻便美观。
  但下到泥泞地里,其实没有多少差别,抬脚走路变得异常沉重。
  李文武俯身捻了一点湿土,笑道:“这地方的水田也比别的地方肥沃,沟渠引水灌溉,也很便利。难怪亩产也要高上许多。”
  “确实如此。”
  贺林轩也跟着他看了看土壤,泰安村人对田地很是爱护,也懂得歇田换耕,不会过度透支土地的肥力,所以过了两三百年,依旧保持着农耕上的优势。
  除了沃肥上有稍许不足,已经称得上是精耕细作的典范了。
  回头得要让工部的人过来取取经,或者干脆吸纳一些老村民到工部做技术指导……
  正想着这些,就听见张河哈哈笑道:“错了!勉之,你这样不是割稻子,是割腿哩!”
  贺林轩转头看去,就见夫郎跟着张河学,动作看起来笨拙又小心翼翼的,脸上是一派认真。
  他不由露出笑容,也对李文武说:“阿兄,你也教教我吧。我也有十好几年没有下过地了,手生得紧。”
  李文武虽然也有点手生了,但比起贺林轩可强了不是一星半点,闻言欣然应允,耐心教导起他来。
  不一会儿,贺林轩就成了四个人里割得最快最好的一个了。
  张河啧啧有声道:“林轩学什么都有天赋。这样也好,勉之,你也别跟自己为难了。”
  割得十分费力,完全不得要领的李文斌红了脸,转开话题道:“孩子们都停下来了。”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