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一个问题,那么几袋粮食运城里,就是个傻子都知道有问题。这种黑市买卖,知道是知道,也不好太明目张胆,领导们还是要脸的。
大队长的媳妇就捻着自家老公的耳朵,给开了集体粮食运送县里粮食收购站的证明。也不独他们村子这样,很多村子都是送一堆粮食说去粮食收购站,其实分批次就在黑市上卖了。这叫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大队长给开了为期两天的条子,昭明就能在县里待上一天卖粮食,再待一天买红糖,车费可以报销。他还派了村里一个老实能干的汉子,帮着挑粮食。
等在县里把粮食卖完了,这汉子就可以回来,昭明在县城住一晚然后继续赶路去买红糖。
县里的招待所住不起,但是旁边就有无证经营的民宿,一间屋子五六张床,有被褥,一晚上也就两毛钱。不行还能找个附近居民借住一晚,也不花什么。
第二天一早,最多就是三四点,昭明两人就出发了,陪同的汉子是个沉默寡言的,但是很照顾人。昭明本来想着自己背一些分担一下,人家就说不用,轻轻松松就挑起三百多斤的两个大竹筐。于是昭明背上的小竹筐里就只有一堆的稻草装样子。
两人拿着介绍信进了城,一路走到粮食收购站,那边还没开门,但是已经陆续站了好些来卖粮食的,三三两两站着,跺脚搓手的聊起来。
昭明两人找了个视觉盲点站好了,他把自己背筐里的稻草拿出来,装了几袋约莫七八十斤的粮食,假装哼唧了两声说自己肚子疼,背起竹筐一溜烟进了边上的小巷,原地留下任劳任怨的汉子沉默的守着两个大竹筐。
天还很早,但三石桥这边已经来了一些赶早市的大娘,昭明的东西很受欢迎,快过年了,总想吃点好的,平日舍不得吃的细粮要吃到饱,糯米也得做年糕,还有人买了糯米准备酿酒。所以东西一会儿就卖完了,除了少数票,大多数都用现金结算。
昭明背着空的筐子又去了粮食收购站,继续拿粮食,然后换个地方打游击,这样几趟,不到一个上午,就把大部分粮食都处理完了。身边就留下百来斤,准备送到农场去。
他和村里一同来的汉子当然不是那么说,他只说一次拿出的粮食多了很招眼,这些剩下的,他明儿再卖一些。汉子自然说好。事实上他觉得昭明一个上午卖掉那么多粮食就够厉害的。
别看人身高马大的,这是个很老实的人,宁可不赚钱都要避开风险。
如此这般,给姥爷他们的粮食就有了。然后那些钱可以去制糖的村子买糖,除了村民要的,多余的转手在市场上卖了,又是一笔。东西转了转,两边都赚,人家说投机倒把最赚钱,果然是真的。
昭明心里甚是满意,特别大方的请一同来的汉子好好吃了一顿,他换了一个国营饭店,因为来得早,所以菜还很齐全,便叫了一盘红烧鱼、一盘红烧肉,再来两素菜,吃的是满嘴流油。
高壮汉子本来还矜持,一看到肉,什么都忘记了,完全克制不住对肉类的渴望。回头昭明一看,哎哟,光盘啊,连烧青菜的汤都一点没剩下。
大汉摸着肚子,特别尴尬,“对不住……”
“没事儿,要是还没吃饱,咱们再去买两包子?”
昭明表示理解,也不是谁都像他一样,隔三差五的就能吃点好的打牙祭,他们好些人一年也就吃几次荤,红烧肉这类色香味俱佳的大荤就更是少吃。
“不不不,不用了。我吃饱了……”刚说完,打了一个饱嗝。
第45章
下午,随行的汉子就回去了,昭明不准备再去黑市,虽然他还有些东西,但一早上去了四次了,再去就太打眼了。
他没有那种特殊的介绍信,进不了招待所。何况就是有介绍信,就一个招待所,等前面的人退房就得等半天,没这个功夫。每每这个时候,昭明都觉得自己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他总觉得招待所不应该是这样,态度啊、服务啊,都应该更好一点。
然而全国招待所都这样,所以还是他的错。
招待所住不了,边上的非法民宿还可以。他就开了一间房,小是小了点,单人间带锁的。他就把粮食放在里面,放到床底下,自己一个人出门闲溜达。
反正这会儿闲着也没事,他就想起来一件事,淘换旧书。旧书通常在废旧物品收购站,昭明就想,这都来了县里了,还有一个下午的时间,不如就去瞧一瞧。
县里的废旧物品收购站设在郊区偏远之地,过去要十几分钟,看门的是一个膀大腰圆的大娘。大娘穿着厚实的棉袄,戴着帽子,就露出一张圆圆的满是福气的脸。昭明看了那么多的服务型工作者,第一次看到那么和煦的笑容。
“后生仔,来找旧书本吗?”大娘笑眯眯的,“没用完的铅笔也有呢。”
“是啊,大娘。若是有箱子就好了,东西没处放。”昭明一看人家微笑服务,忍不住也愉快起来,从怀里掏出一把民宿门口买的水煮栗子,“大娘,吃栗子不?”
栗子一直被他捂着,这会儿还是热乎乎的,发出坚果特有的香味儿。
大娘忍不住嗅了嗅,有些不好意思的拿了几个,捂在手里,“木材在进门左边位置,你找找有没有能用的箱子柜子,咱们这论斤卖,这两天下了雨,好些木头都湿了,这会儿买不合算。你要不怕忌讳,放废纸的里头还有些木头,都是雕花的,回去你把那花纹用泥浆抹了也能用。”
昭明得了这些善意的建议,干脆把兜里当零嘴的栗子和一把五六个小核桃都掏出来给了这个大娘,“成,我进去找找。”
然后大娘就开了门放行了。
里面是一个很空旷的露天场地,只有废纸那块儿有个遮挡,别的都是暴露在日光下,风吹雨淋。但并没有十分脏乱,各类处理品都按着种类摆列好,这边是收来的动物骨头,还有玻璃瓶和玻璃渣,一些破旧的陶瓷瓦罐,各种桌子板凳腿……
这会儿的人几乎是没有垃圾的。县里的居民吃了肉,骨头炖汤,之后也不扔,可以处理给废旧物品收购站,骨头能磨粉加进饲料里。那些破碎的玻璃瓶,用完的牙膏皮,也都有各自的去处,并不随意丢弃。
昭明看了一会儿,没有找到任何金属制品,铜铁都没有。瓷器堆里也都是很普通的破损的瓷器,偶尔看到一个青花的,也是碎片状态。
昭明也不准备找旧碗,他这个人吧,有点神奇,别人家的旧物件他用了,能感受到别人的情绪,特别灵异。所以旧物件他只爱书,这么多年,找到的旧书,那上面留下的多是一些让人愉悦的情绪。
他从旁边走过,脚不知道踩到什么,那一堆的碎瓷片动了动,滚下一个拳头大的五彩小罐子,不远处还有一枚完整的青瓷茶碗,那颜色看着像是明青瓷。
昭明拿起来看,这五彩小罐子,器型有点像是他见过的蟋蟀罐子,不大的小罐子,上面还描绘了四季图景,画工精致。上面传递来的情绪,是类似大海一样十分包容厚重的情绪,像是长辈关爱着晚辈。
他去拿了那个茶碗,像是一个人的旧物,他一碰就知道。唉,不知道是从哪家抄出来的。原来也是主人的爱惜之物,如今却在这里风吹雨打。昭明顿时生出些怜惜之情,就把东西都收起来。
昭明又去了放废纸的地方,里面最深处果然有一堆木头,但他第一眼看到的却不是那些雕刻花纹的木头,而是露出一个边角的一个箱子。一堆木头里怎么有个箱子,昭明觉得好奇,他拨开上面的杂物,把箱子拖出来。
不算大的箱子,四四方方恰好抱在手里,外面看上去十分普通,除了两侧有两个黑色的铜把手,其余毫不出众,表面也没有雕刻和绘画。但是昭明看着却感觉特别眼熟,他想了大半天。
嗨呀!
这不是以前的大夫那种行医箱子么?怪道那么熟悉,他的隔壁伯伯就是个中医。
昭明有些好奇的把箱子打开,里面分上下两层,但都是空空如也,他敲了敲底部和侧面,没听到有空洞的回想,是实木做的。上面情绪淡得很,至少四五十年没有人使用了。
他收好行医箱,在边上发现了一个围棋的棋盘,看着不大,很重,表面黑漆漆的,同样没什么情绪传递下来。怪哉,一次碰着两件长久无人用的东西了?
他对木料没什么研究,但本能的知道,同等体积,质量越重的木料可能越贵重。一些大家族都习惯用黄花梨等红木制作家具,奢侈一点的甚至用上了小叶紫檀,昭明用过紫檀的物件,还没有这个重,真是木头么?
昭明去废纸堆里找了找,本指望着找到古籍、书画之类的,但一通下来只找到了废旧报纸、旧课本、用过的本子之类的东西。
他冒出一种不祥的预感,不会都进了焚烧炉了吧?
唉,这也太暴殄天物了!
他又找了找,一张旧一点的纸张都没找到,怎么这些木材还能剩下,那些古旧书籍一本都没有?昭明百思不得其解,找了一会儿在角落里发现了一堆墨锭,大部分都是四四方方长方形,也有几个圆形和椭圆形,都印了文字和图案,但此刻都像是碎煤渣一样散落在地上。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