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回到明初搞慈善 番外完结 (蜀七)


  蒋父明白了她的意思,他忽然觉得自己充满了力量!
  蒋家没有死绝!他们还有血脉!
  蒋母笑着说:“我总骂你老不死,眼下看着真要死了,又有些舍不得。”
  蒋父:“这么多年,我对不起你。”
  蒋母朝他笑:“夫妻之间,哪有什么对得起对不起的,我出嫁前,我娘对我说:“你出嫁以后,与你夫君福祸相依,生死与共才是为人妻的本分。”,我们下去之后,我去见公公婆婆,也能说一句无愧于心了。”
  两个六十多的老人互看一眼,嘴角带笑,从容赴死。
  看着地上的尸体,朱元璋冲亲兵说:“这两个好好收敛。”
  亲兵应诺。
  他们要开始接手常熟了,士兵们都是有经验的,他们一部分人安抚百姓,举着铜锣宣布常熟已经是南菩萨的地方了,南菩萨不会为难百姓。
  另一部分人则冲进常熟大户人家的家里,这些大户人家有些龟缩在家里,有些已经带着些值钱的东西跑了,跑了好收拾,没跑的则是被士兵们请出来,除了随身的东西以外什么也不许带,他们的钱财会全部充公,除非他们立功。
  于是这些家产被“充公”的大户们开始互相攀咬,表示对方跟蒋正同沆瀣一气,鱼肉百姓。
  这些人全部被下了大狱,什么时候出来,就看什么时候林渊到常熟,腾出手来管他们了。
  大约是“南菩萨”的名声够大,加上百姓们发现这些兵们没有欺辱妇孺,也没有抢夺他们的财物,甚至还当着他们的面打开了常熟的粮仓,看着粮仓里的粮食,百姓们终于忍不住,跪地痛哭起来。
  他们中不少人的亲人家眷都是饿死的,没有撑过去年冬天。
  可明明有这么多粮食,这些粮食都是他们种出来的,自己种着粮,却吃不饱饭,这是个什么道理?
  陈柏松看着这些百姓,手里拿着水囊,灌了一口水以后才对朱元璋说:“比预想的容易。”
  朱元璋看着不远处被士兵们松开捆绑的安老四,笑道:“小人也有小人的用法。”
  陈柏松看了朱元璋一眼。
  他们俩虽然是同僚,但日常接触并不多,陈柏松甚至有意无意的提防着朱元璋。
  朱元璋自然也发现了,没有主动跟陈柏松套过近乎,两人竟意外的保持着一种平衡。
  打下常熟之后,他们暂时还不会撤走,这时候还需要强大的兵力去镇压常熟内的其余势力,不过李从戎和杨子安得带着他们的兵回去,毕竟现在高邮也离不开人。
  姜桂现在则是在泰州,管着泰州的事,挪不开身。
  至于常熟原本的兵,现在成了俘虏,陈柏松叫人在城外圈了一块地,像养猪狗牛羊一样把他们圈在里面,这些兵灰头土脸,也想过要冲出去,但是手无寸铁,武器都被收走了,倒也有胆子大的想趁夜杀了守卫的士兵逃出去,最终的结果是全都被斩杀,没有一个活命。
  死了几拨人之后,剩下人终于老实了许多。
  每天都会有人给他们送饭,虽然只是一些豆子,但为了活命,没人会嫌弃吃的。
  百姓们也被男女分开做登记,他们都会领到属于自己的小木牌——也就是身份证。
  百姓们发现,给他们镌刻木牌的“大人们”,很多都是不到他们腰高的小孩,这些“小大人”每天早早的就坐在屋子里照着纸上的文字刻着,刻半个时辰可以休息一盏茶的功夫,现在天气渐热,屋里也不需要炭火盆,他们手边都放着热水。
  这世上竟然还有这么小的官,这可把常熟的老百姓吓了一跳,不少人揉揉眼睛,还以为自己看错了,百姓的孩子也有差不多大小的,看着端坐在屋里的“小大人”,一个个脸上都露出了向往的神情。
  坐在这么漂亮的屋子里,不会被风吹,也不会被日晒,他们还看到有人给小大人们送饭,都是有肉有菜的,香味飘出来,耳边全都是“咕咕”的肚皮叫声。
  管事的跟他们说:“你们也别羡慕,这些小大人们以前跟你们的孩子一样,大字不识一个,还是南菩萨来了以后,他们才学会了认字,如今已经脱离文盲,可以做事了,一个月挣得不比我少。”
  百姓们不敢相信。
  这样的小娃娃还能挣得跟管事的差不多?
  有胆子大的问:“大人!那我们的娃以后也能吗?”
  管事的朝他笑:“如今你们都是南菩萨的百姓了,你说能不能?难不成你们在常熟没听过南菩萨的名号?”
  百姓们听过,但是也只是听一听,明明高邮离得不远,可他们许多人一辈子都没离开过高邮,更别说去别的地方了,甚至连想的时间也没有,要忙着生计,忙着养活家里人,哪里有空去想以后的事,想外头的事?
  似乎常熟在南菩萨手里,会比在朝廷手里更好?
  百姓们迷乱了。
  但是只要日子能过下去,他们就不会离开常熟。
  这片土地,是他们世代生活的地方,如果不是活不下去了,他们绝不会离开这里。
  ——
  “小大人,吃点东西,你都忙了一天了。”夜里,屋子里点着油灯,仆从端着饭食过来,端给屋里坐着的一个十岁出头的小人儿,小人儿穿着一身青色衣裳,手里拿着刻刀,他的手指因为长期镌刻而有了茧子,已经没有以前那么疼了。
  小大人姓郑,行二,都叫他郑小二,他道了声谢,结果对方手里的饭菜,这才放下木牌和刻刀,他吃得很慢,很细致,细嚼慢咽,由此可见,他曾经有个很好的家室。
  郑二曾经是高邮郑家的嫡孙,他们家是大户人家,有庄子,有田产,是数一数二的大地主。
  可南菩萨一来,一切都变了,家里的老仆成了百姓,他们也不能住自己的大宅子,没了仆人之后,他们家只能栖身在小院子里,一家三十多口人一起住。
  庄子和田也不是他们的了,家里人都要出去找活干,不然吃不饱肚子。
  也就是在那时候,南菩萨办的“学校”开了,他因为年纪在上学的范围内,所以也被带去念书,他原本就有底子,很快完成了课业,脱离了文盲队伍,又因为正好过了十岁,所以就开始做事了。
  他想起最开始的时候,父母叔伯总是愁眉苦脸,他年纪小,却也明白,他们家回不了当初辉煌的日子了,他们就跟普通百姓一样,想要什么,都得自己出去挣。
  姐妹们也开始学着制衣织布,好拿去换钱。
  但郑小二又觉得这样很好,以前住在大宅子里,讲一大堆规矩,每个人嘴里都夹枪带棒,连仆人们都分着派系,哪个院的,哪个屋的,他看在眼里,只是不说出来而已。
  上学以后,郑小二听先生说了很多道理。
  现在在外头来干活,郑小二一点都不觉得苦。
  他认为自己能做到,只要他努力一些,再努力一些,总有一天可以重振家里。
  他的目标是成为一个县官,或者一个区长。
  先生说了,人都得有目标,不然浑浑噩噩,如同行尸走肉,那读什么书呢?当个傻子不也挺好的吗?
  郑小二深以为然。
  所以同伴们抱怨太累的时候,他总是不发一言,埋头干事。
  他有时候也会想,南菩萨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他真的是菩萨吗?自己有没有机会见见他?
  在外头休息的“小大人们”陆陆续续地回到了屋子里,收拾自己的东西,回给他们安排好的屋子睡觉,郑小二也收拾了东西——他们的刻刀,还有今天已经刻好的木牌,如果弄丢了,到时候又要重新刻。
  郑小二离开屋子,外头有人在等他。
  “少爷!”比郑小二稍大些的男孩兴奋的跑过来,接过郑小二的小包袱,“您吃东西了吗?今天吃的是鸡肉,还放了香料呢!”
  郑小二板着一张笑脸,颇有些大人模样地说:“你不要再叫我少爷,先生说了,我们都是一样的,都是南菩萨的百姓。”
  男孩吐吐舌头,他上课的时候把精力都放在认字上了,先生说的其他道理,他其实听不太懂,他不像少爷那么聪明,在男孩眼里,少爷是世上最聪明的人,只比南菩萨差那么一点点。
  两人一起朝宿舍走去,宿舍是一栋大宅子改造的,派了士兵日夜保护看守。
  郑小二和男孩以及另外两个孩子住同一间屋子,两人一张床,男女都是分开住的,女孩们住在另一边。
  谁也没有想到女孩们也可以读书认字,然后出来做事。
  不过没人有疑虑,因为南菩萨说了,在他眼里,世人都是一样的,不分男女,如果只让男孩做事,让女孩闲着,对男孩们太不公平了。
  百姓们虽然不明白这有什么不公平的,男孩们找到事干就可以撑门立户了啊。
  可南菩萨都这么说了,而且似乎还很有道理,百姓们也就轻易的接受了。
  比起男孩们,女孩们在屋里还会做些小活,她们现在已经学会缝补了,虽然手艺跟大人们的不能比,但是缝出来也还可以用,大部分都是缝补一些小东西,比如袜子之类的东西,就是缝的丑些也没人能看见。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