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回到明初搞慈善 番外完结 (蜀七)


  “周容!如今是天子文会,容不得你放肆!”
  “我等为报效国家而来,你为自身名利,我若是你,此时就会羞得无地自容。”
  周容:“习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鄙人为何羞愧?诸位不是为做官而来?”
  众人一愣。
  周荣又说:“陛下能得天下,足证陛下心胸宽广,能容天下人,便能容鄙人此等狂妄之人。”
  林渊朝身边的宋石昭说:“此人有趣。”
  宋石昭笑道:“哗众取宠,但求君王一顾罢了,另辟蹊径,恐名不副实。”
  林渊点头:“先生所言有理。”
  “叫上前来。”林渊吩咐道。
  内侍领周容上前。
  林渊笑问他:“周公子,可有见教?”
  周容先行礼,等林渊免礼之后才说:“见教不敢,但草民前来,可解陛下之忧。”
  林渊又问:“朕有何忧?”
  周容:“陛下免除百姓五年赋税,以定天下,使百姓休养生息,草民感念陛下怜民之情,故此,也愿分陛下之忧。”
  “世家盘踞,势大根深,陛下召集世家子弟,便是以虚爵诱之。”
  “但京城世家可用此法,他地世家如何?”
  林渊正色:“周公子请讲。”
  周容:“草民愿为陛下奔走,周家举家之力为陛下分忧!”
  林渊:“公子有何求?”
  周容双眼精光闪烁:“陛下觉得,草民可堪太常一职?”
  宋石昭:“放肆!”
  林渊摆手:“先生不必动怒。”
  “周公子有鸿鹄之志,朕必应之,公子若成,莫说太常,便授光禄大夫又有何不可?”
  “若不成,公子就有欺君之罪,项上人头难保。”
  周容当即跪下:“草民若不成,自戮之!”


第151章 151
  自林渊登基起, 宋府便门庭若市,宋石昭为了安置门客, 又再买了两边的屋舍。
  无数学子想拜入他门下, 好借此跳板扶摇直上。
  宋石昭又见过一批学子, 这才能退回室内。
  郑清风早已在此等待了。
  “先生。”郑清风拱手。
  宋石昭回礼道:“郑大人。”
  棋盘早已摆上, 郑清风笑道:“先生与下官来一局?”
  宋石昭坐到郑清风对面:“郑大人请。”
  棋盘上对战正酣, 郑清风忽然问道:“陛下拿世家下手, 是立威。”
  宋石昭落子,面上带笑:“天子登基, 此刻正是定基调之时, 世家盘亘, 世家强,则帝王弱, 帝王强, 则世家弱。”
  “世家子弟与寒门不同,自幼向学, 陛下即便打压, 也不会全然弃之不用。”郑清风摇头,“陛下此举,可会寒了天下世家子弟之心, 先生为何不劝?”
  宋石昭:“如何劝?劝陛下,这天下没有世家,便无人能治?劝陛下,当今之天下, 仍非陛下之天下?放任世家做大,子弟上任为官,营党结私,皇令即便出了京城,也要看世家的脸色?”
  郑清风一愣,他自己就是世家子弟,他瞠目道:“先生何以如此狭隘?”
  “狭隘?”宋石昭笑道,“我且问你,皇帝是何人?”
  郑清风:“统帅天下之人。”
  宋石昭:“错,是手握天下权柄之人。”
  郑清风面露惧色:“先生的意思是……陛下想要……陛下要……”
  宋石昭点头:“世家如狼,狼成群结队,他们各自盘踞一城,如元时一般,天子下派官员只得与其交好,皇帝之令也可视而不见,长此以往,天下是谁人之天下?是皇帝?还是世家?”
  “世家有无数,可各自交好。”
  “皇帝只有一人。”
  “郑大人,懂否?”宋石昭落下最后一子,龙势已成,郑清风落败。
  郑清风叹气道:“再无回转之地?”
  宋石昭:“郑大人乃世家出身,难免有兔死狐悲之感,但陛下如今已非昔日手段,不会立即斩尽杀绝,世家子弟可用,但是却是作为有志之士被擢用,而不是谁家子弟被擢用,懂否?”
  郑清风垂首:“听君一席话,下官茅塞顿开。”
  宋石昭连忙道:“郑大人是聪明人,忠于陛下,便是忠于国。”
  郑清风叹息道:“是我狭隘……”
  宋石昭笑道:“郑大人啊,你已是天下少有的明理之人,你信不信,我此时对外头的世家子弟说这番话,他们定然万般不从,因为他们心中,家为重,君为轻,他们是为了家族之名,不是为了帝王之利。”
  郑清风明白了:“陛下,想开科举?”
  宋石昭抚须:“正是。”
  郑清风离开时转身看了眼宋府的牌匾。
  陛下不是不愿用世家子弟,他只是要……世家子弟脱了那层壳再为他所用。
  要让他们忠于大明,忠于皇帝,忠于皇权。
  而不是世家。
  世家没有走到绝路。
  但也已经走到了绝路。
  郑清风上了马车,想到自己的生平。
  郑家虽是世家,但世家也分大小,也分穷富,郑家藏书富饶,但那都是祖祖辈辈积攒下来的,若说钱财,真是穷得叮当作响,他父亲曾告诉他,一时之困,绝不会是一世之困。
  只要家中子弟上进,无论如何,都能保住郑家的招牌,只要招牌在,郑家就还能为官。
  郑清风果然为官,由亲朋引荐,成了官员。
  他亲眼所见,大都派下来的官员被当地世家辖制,没有世家首肯,皇令甚至出不了府衙,更勿论实施。
  城池之中,世家盘踞百年,对城中人口了若指掌,城中泰半人口都是世家之奴。
  以前他以为世家做的对。
  毕竟皇帝昏庸,他的政令于百姓无益,幸而有世家督之。
  这才能令百姓休养生息。
  可是此刻,郑清风想到过去种种,不寒而栗。
  那是皇权!从古至今,独掌权柄之人,哪一个会愿意让人分享皇权?
  以下犯上,是死罪。
  郑清风叹了口气,对车夫说:“不必去吴府了,回府吧。”
  车夫奇怪道:“大人,天色还早呢。”
  郑清风摇头:“回府吧。”
  车夫只得调转马头。
  林渊此刻正在面见能人异士。
  他有招贤之心,不过此刻招的不是治国之臣。
  是匠人。
  匠人地位一直不高,士农工商,看似商是最低,但经过宋元两朝,商人的地位早就不能跟以前同日而语。
  实际上,匠人才是地位最低的人。
  但国家科技能力,靠的是匠人。
  一把刀,一口锅,一艘船,都是匠人的成就。
  匠人钻研没有好处,依照旧例没有坏处。
  林渊现在希望的是早日造出更强的火器,中国火器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唐朝,火药乃秦汉时期现世,于唐朝用于沙场。
  宋朝时期,火器更进一步,突火枪出现。
  元朝改良了突火枪,称做火铳。
  到了明朝,火器之利罕见,手持的便有手铳,鸟铳,有大炮还有火箭,不仅如此,还有地雷和水雷。
  但是明朝技术不够,没有能力造出后装功能的管阀型炮身。
  还是葡萄牙的进犯才让明朝的当权者发现西洋人的火炮更为优秀。
  于是明朝开始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
  可惜的是,虽然学会了,也改良发明出了更强的挚电铳和迅雷铳,但却没有找到大规模制作的办法,没有生产线。
  但即便如此,明朝时期的火器还是强于世界大多数地区的。
  然而到了清朝,清朝虽然也对火器加以改良,但却因为过于保守,故步自封,闭关锁国,导致远远落后于西方的火器发展,于是列强铁骑踏碎清朝国门,清朝无还手之力。
  林渊想要的,就是齐集天下异世,把生产线弄出来,能够大规模制造。
  此时跪在下方的,都是各地的匠人,林渊的旨意发下去,各城都把人送了过来。
  他的政令此时还没有一点折扣。
  他不指望几年内就有进展,甚至十几年几十年乃至他这一代人都可能没有多少进展,但他要开了这个头,只有这个头开了,国内才能养成习惯。
  “诸位都是朕国力之中坚力量。”林渊朝跪在下面瑟瑟发抖的匠人们说,“请起。”
  匠人们不敢动,他们以往见个小吏都要担惊受怕,更何况见皇帝了。
  林渊站起身来,走至殿内,搀扶起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匠人。
  “老师傅一把年纪,来人,赐座。”林渊一语令下,便有侍人送上一椅。
  老师傅吓得脸都白来,他差点又给林渊跪下,要不是林渊搀扶着他,他绝对要五体投地。
  “草民……草民不敢……”老师傅坐椅子就跟上刑场一样。
  林渊按住老师傅的肩膀,对众人说:“朕之国乃诸位之国,诸位之强,便是国之幸,是国之强。”
  这话把匠人们吓得不行。
  他们……他们只是小民,哪里就能跟国家的强盛联系起来了?
  林渊又说:“朕听闻,元时有火铳,如今明已立,自当更进一步,更上一层楼。”
  “诸位学艺,报效国家,朕也绝不吝啬,但有出众者,有革新者,朕以爵位嘉奖之。”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