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回到明初搞慈善 番外完结 (蜀七)


  男人们不思进取,不事生产的风气终于被遏制住了。
  作者有话要说:  其实关于女包男,这事不少见。
  毕竟好吃懒做人之常情。
  某点还有一堆女老板包男主角的文——都是男作者写的。


第80章 080
  “娘, 你吃。”不及人膝高的娃娃顶着一个硕大的跟身体不协调的脑袋举高手,手里是一条瓜藤, 他也很饿, 很馋, 眼睛一直盯着那条瓜藤, 吞咽着唾液。
  女人直起腰来, 满是风霜的脸上连笑都挤不出来:“你吃, 娘不饿,娘喝了好多水, 肚子很饱。”
  娃娃不知道大人在说谎, 把瓜藤塞到嘴里, 囫囵嚼了两下就咽了——上面还带着泥巴,此时却没人嫌弃。
  娃娃蹲在田垄上:“娘, 妹妹什么时候回来?”
  女人一愣, 通州招兵,说是招兵, 其实就是抓丁, 她的公公被抓走了,丈夫被抓走了,大儿子和二儿子也被抓走了, 连叔叔们也被抓了,她家原本也是小地主,如今卖了下人,卖了值钱物什, 也没能交完税。
  她养不活女儿,女儿那么小,会说话就会叫娘,长得特别好看,花一样的小姑娘。
  可家里养不了啊!
  太小的孩子,连人牙子都不愿意买。
  她把女儿带到城里,把女儿扔到了一户大户人家的墙角下。
  这些日子以来,她一直告诉自己,大户人家心善,她女儿一定能活命。
  最开始的时候只是变卖家财,后来家财没了,婆婆就带着老人们把自己关在屋里,除了喝水以外,什么也不愿意吃,老人们都死了。
  可老人们死了,日子也没能好过,税越来越重,很快就到了典儿卖女的地步。
  几个大点的女儿都被卖了。
  后来是大点的儿子。
  再后来,他们家的孩子太小,卖都卖不出去,只能扔了。
  有些贫苦人家生了孩子,不论男女,都是直接溺死。
  娃娃问女人:“娘,听说高邮有个南菩萨,在那里谁都能找到活,都能吃饱肚子,娘,我们为什么不去高邮啊?”
  女人咬着牙,不发一言。
  如今通州闭城了,只许人进来,不许人出去,若是没有文书出城,就会被当做间人就地格杀。
  百姓们不敢逃。
  再说了,她从小就生在通州,她的世界只有眼前的一亩三分地,她没去过外头,也不知道外头是什么样的。
  她也不知道自己的丈夫和公公他们是不是还活着,还会不会回来。
  以前日子太平的时候,她也是小地主家的太太,跟妯娌们勾心斗角。
  如今日子难过,妯娌们却拧成了一根绳。
  太阳下山了。
  女人看了眼天边的红霞,拉住小儿的手,佝偻着身形说:“回。”
  她生育了四子三女,最后只保下了这个小儿子,妯娌们的儿子都没保住,所以小儿子是唯一的根了,只要小儿子在,家就还在,等儿子长大了,娶了媳妇,多生几个孩子,家就又起来了。
  原本的砖瓦房也被卖了,女人一家现在住在草棚子里,她先去打水,准备煮一锅野菜,再放点豆子,和水一起,也能混个肚圆。
  妯娌们陆续回来了,她们原先也是地主家的姑娘,嫁过来依旧是地主家的太太,可如今都成了农妇,自己要下地。
  她们不敢卖田产,那都是祖产,真卖了,自己就是罪人,谁也不想当一个家族的罪人,宁愿自己饿死,也不卖地。
  妯娌们累了一天,却没吃什么东西,都望眼欲穿的看着女人。
  女人冲她们笑:“很快就好了。”
  饭桌上没人说话,气氛很压抑,娃娃也不敢说话,每天到这个时候,家里都是这样,他太小了,记不得自己更小时候过得是什么样的日子,只记得那时候身边总是有很多人,有一回他问母亲,以前自己身边的哥哥姐姐们呢?
  结果母亲抱着他大哭了一场,从那以后他就不敢问了。
  但今天晚上,女人的二嫂在吃晚饭后小声说:“听说高邮那边,女人也能立户……”
  片刻沉静以后,大嫂说:“别想了,出不去的。”
  二嫂低着头,眼泪落到了碗里:“我想着,去了高邮,我们都能去制衣缝补,听说高邮能干活就能过好日子,能吃饱饭,我肚里还有个娃,我不想把他生下来就要溺死他。”
  她是在丈夫走后才发现自己怀孕了,但孕妇在这个时候不精贵,照样下地,只是妯娌们会多照顾她一些。
  二嫂低声啜泣起来:“总不能一直过这样的日子,谁知道哪天就没了。”
  她的声音沙哑:“我还不想死。”
  生死之间的选择,哪有那么容易。
  自从家里的男人都没了以后,做主的就成了大嫂,当年家里娶媳妇的时候,选大媳妇最费劲,因为家业是要传给长子的,所以大媳妇得能管家,能顶事,老太太选了好几年,这才定了大嫂。
  她也没让长辈们失望,嫁了过来就接手了夫家的账本,管着下人宅院,哪怕她没生孩子,地位也非常稳当。
  男人们没了,撑起这个家的就成了她。
  大嫂喝下最后一口野菜汤,她环视了一圈妯娌们,发现每个人都低着头,问道:“你们都想去高邮?”
  妯娌们迟疑了片刻,最终还是点头了。
  大嫂又问:“哪怕死在路上,也要去?”
  女人抱住娃娃,冲大嫂说:“大嫂,回哥六岁了,过了八岁就到了征兵的年纪……”
  八岁的娃娃能上战场吗?枪头都拿不稳?上战场只是去送死。
  在上头的大人眼里,这娃娃只是个用了一次没下次的丁,在她眼里,这就是她的命根子。
  她没保住其他孩子,不想这最后一个也保不住。
  她以为只有她一个人想逃去高邮,一直不敢提,如今知道别的妯娌也想过,终于鼓起了勇气。
  大嫂沉默了,妯娌们胆战心惊,都不敢说话。
  说是要等男人们回来,但她们心里都清楚,这么久了还没消息,肯定是回不来了。
  死了的人死了,她们还要活命啊!
  大嫂放下碗:“今晚就走,不用带行李,也别带干粮,城墙根下有个狗洞,我们趁没人的时候去。”
  “大嫂……你怎么知道那儿有狗洞的?”
  大嫂轻咳了一声:“就你们想过逃去高邮?”
  一家女眷带着个小娃娃,半夜离开了通州,她们就住在城边上,守夜的士兵们换防的时候她们才敢跑,娃娃不敢发出声音,他死死拉着母亲的衣摆,用了此生最大的力气奔跑。
  跑!
  前面就有活路!
  妯娌们咬着牙,弓着身子朝前跑。
  有机会做人,谁愿意去当猪狗?
  ——
  “通州的百姓开始出逃了?”林渊没想到通州百姓这么能忍,忍到现在才跑,至正十三年末的时候通州赶走了流民,如今都至正十五年末了,才陆续有百姓出逃。
  百姓们有的逃到高邮,有的逃到泰州,还有的落草为寇。
  林渊不怕人多,就怕人少。
  当然,这个人多也得是在他的承受范围之内。
  罗本在旁说道:“通州的税,太高了。”
  通州早就没有施行朝廷制定的税收了,他们大肆征兵,征走了家里的壮劳力,留下老弱病残,又要养兵,不敢从大户身上搜刮,当然只能从百姓嘴里抢食,各项税收已经跟商税持平了。
  但百姓有商人们的财力吗?
  最先跑的是底层百姓,后来小户人家也被拖垮了,也开始逃。
  近三个月内,林渊治下的人多了五万,还在不断增多。
  林渊借鉴了穿越前的税收经验,他订了一个额度,低于这个收入额度的人是不用收税的。
  至于人们到底挣了多少,这就是小吏和官员们去管,有专门的税收局。
  还有贫苦户帮扶——补助没有,林渊也穷。
  挣得少的,不用交税。
  挣得一般的,交税不多。
  挣得多的,交的税也多。
  而且现在工作一般都是大厂,好调查也好管理,报给税务局的收入和实际收入基本没什么差别。
  不过偷税漏税的常见,林渊也明白,所以不同的行业也有不同的扣税标准。
  等税务局把条条框框订好了送给他过目,林渊自己也看得头大,又熬了几天夜才找出不合规范的点,让他们继续改。
  元朝的农业税很低,林渊一直觉得成吉思汗真的不错,站在一个统治者的角度来说,他打了江山,也努力养民,元朝靠的是商业税,不是农业税,根据史料记载,有些地方的农业税之低,就跟没有差不多。
  但成吉思汗活着的时候还好,死了,政令就开始大打折扣。
  比如通州,就敢自己收税了。
  而且通州收税很奇怪,通州看的是地,比如通州说,一亩地能产三十石大米,那这个城的人今年就要交十石的税。
  但如果土地不丰呢?
  如果有水灾或是旱情呢?
  除此以外,还有人头税,人头税不是农户交,而是城里没田的普通人家交,家里几口人,每个人一年交多少税,什么?嗷嗷待哺的小娃娃?那也是个人,也得交税。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