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盛世慈光 完结+番外 (吾心大悦)


  沐慈环视众人,做了一个微妙的停顿,让所有人都嗅到一丝危险的气息,才举重若轻道:“侍卫六军那点粮饷,我绝对有能力从私人腰包掏钱,发个十年二十年。不过……真到那时候,这十几万人,就只知我楚王,再不知有君,不知有朝廷了。”
  “砰!”德光帝一巴掌拍在御前的龙上,这触及了底线,直接威胁到皇权的威严,而且沐慈绝对有能力做到,德光帝没办法不失态。
  杨业倒退两步,一瞬间冷汗浸湿衣背!
  廖悟那点威胁算啥?这才是真威胁啊,赤果果,强有力,血淋淋的巨大威胁啊。
  
  第270章 军制改革·消灭潜规则
  
  也不怪德光帝失态,若朝廷不允,楚王自行改革……有钱任性不是一句瞎话。楚王供养十几万军队是轻轻松松的,到时……国家禁军变成私兵,只认楚王,哪里会认什么皇帝,朝廷?
  杨业又不蠢,军改后侍卫六军战斗力飙涨,又只对楚王忠心耿耿,将士用命,其猛如虎。其他三军不思变革,又看侍卫六军独得好处,必会怨气横生,到时三军将领光按下内部乱局都会心力交瘁。
  此消彼长,朝廷危矣。
  杨业哪担得起这个责任?若他做了分裂国家的千古罪人……别看德光帝性子温厚,人家也是有脾气的,到时真会活剐了他全家。就算有大笔潜规则收入,也得有命来享啊。
  卢定国认真耿直,是连皇帝乱用钱都要驳回的,才不管杨业脸色,只说:“殿下,这不合规矩,侍卫六军是朝廷的军队,自然由朝廷给养,哪里需要楚王殿下您私下贴补?”
  德光帝真想狠狠亲卢定国又黑又皱的老脸一口。
  沐慈淡淡点头:“卢尚书是明白人。”
  杨业的后背叫冷汗浸湿了,腿似下水的面条般发软跪下,趴在地上,怆然道:“微臣……绝无此意。请陛下圣裁……”
  说到了这份上,他一个字都不敢再说了,只能让德光帝做决定。
  大家再次清醒认识到一个事实——楚王已掌控天下,翻云覆雨只在他的一念之间。
  大家就很庆幸楚王没有阴秽心思——他没有绕过朝廷私下改革军制,而是当庭请旨,可见他光明磊落,心有国家大义,胸怀天下。
  德光帝目光锐利,身为皇者自有一股威势,沉声问:“众卿可还有异议?”
  群臣寂静,孟志的嘴刚张开,却见德光帝如针如芒的视线,低下了头。
  后头的大将军你看我,我看你,最后只看唯一救命稻草常山王。
  常山王是止儿夜啼的罗刹王,威震西北的左元帅,代表三十万边军立场。此时他端坐朝堂,一直垂目不语,只轻轻转动大拇指的扳指——熟悉他的人都知这是他沉思的小动作。
  思考后的沉默,已是一种无形的立场。
  德光帝看众人皆默,便道:“既然大家无异议,那朕准了楚王实施《侍卫六军军制改革预案》。”笑对沐慈道,“九弟,你放手施为,我相信你。”
  沐慈平静对德光帝点头,事态发展在他预计当中,他心中无一丝悲喜起伏,淡然道:“户部、兵部及枢密院就与侍卫六军大都督府着手对军饷发放进行改制计算,实施过程若有改进建议,可畅所欲言;若有反对意见,我也会听一听,不过最好拿出道理实据,并告诉我为什么反对。”
  沐慈一字一顿,强调:“为了什么?来反对!”
  众人都明白,楚王的意思是,若为了私心私利便不用再说。
  沐慈又道:“先帝遗旨,命三品以上文武送一名嫡子冲抵我楚王府典仪司。但我不爱勉强人,若家中无适龄子弟的,或另有志趣的,都免了。若有精通文武,农务,术算、律法、其他庶务者,或另有长才,愿屈就在我府里做个典仪的,都可以过来。”
  众臣不论心思如何,都躬身应诺。
  距离朝会结束还有几分钟,沐慈环视众人,最后亲自丢出了杀手锏:“英烈祠已经在选址,相信大家对准入标准也比较关注,我建议准入标准按细则进行量化,才更公平合理,也能更好规范禁军行为,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武将俱露出果然如此的眼神。
  英烈祠果然是个香甜巨大的诱饵,此时,楚王双手一扯,把他铺陈了近一个月的大网,收了起来!
  当真是以天地为棋子,楚王出手,天翻地覆。
  沐慈平静视线淡淡在每个武将脸上扫过,让每个武将下意识噤声低头,才道:“功绩点是一个现成的参考标准,武将功劳越大,所获功绩点数量会越多,自然可获得更高殊荣,甚至准入主殿享前排的香火祭祀。不过……若有错失,也会扣除功绩点。”
  有个隶属侍卫六军的二品右将军有些错愕,失声问:“这不是让大家不兑换功绩点吗?”问完才知不妥,立即请罪。
  沐慈却不恼,目光和缓道:“只要不做错事扣除,一直立功,功绩点在你的档案中是无上限累积的。兑换会签发兑换券,你用兑换券去换银钱,并不消减功绩点。”
  这位武将恍然,统计与兑换是分开的啊,楚王考虑得很周到啊。他觉得跟着这样周全细致又为下属着想的大都督,前途光明……瞬间有一种自豪感,觉得自己胸比其他三军的将军挺得起,头也抬得高些了。
  其他武将听到这里,完全死了和楚王作对的心思——如果真的参考功绩点准入英烈祠,就是掐住了所有武将的心脉,逼着大家要尽快改革。
  自然有人提出异议。
  沐慈同样不恼,依然平和道:“我说六条军改只在侍卫六军实施,就不会扩大。诸位所在军系就算想军改,只怕也不能全盘照搬。但功绩点计算标准,我拟交给枢密院及兵部制定细则,各军大都督府都参与讨论,共同定下一个可供五十万禁军使用的统一标准,侍卫六军也用这标准。我希望大家不要心存私心偏见而拒绝,毕竟大家都想自己立功有个公平合理的评价标准。”
  这话中肯,低级禁军武将立功,怕被上司贪功,若有功绩点计算便可杜绝暗箱操作。高级武将立功,又怕定低了吃亏,定高了被忌惮,若有个统一标准,的确公平又可量化……最主要这是楚王提议要定的标准,将来若功劳高了……这可是按楚王定的标准计算的,皇帝哪里还有理由忌惮?
  其中最吸引人,或说最吸引高级武将的是功绩点计算中的领导加成——下属立功,将领会有额外功绩点奖励。立功越多,加奖越多。
  同时,将领自己战役战斗胜利有许多功绩点。
  相当于领双份。
  地位越高,能力越强,得利越大……得的不是潜规则的钱财之利,而是名誉,地位以及死后准入英烈祠的排位,关系到死后能否流芳百世。
  谁也不想只在外围石碑刻名。
  武将再无提出异议者,德光帝便拍板:“这提议可行,朱枢密尽快连同兵部,四军大都督府共同订立功绩点标准细则,全军施行。”
  朱熙与杨业都应诺,武将也齐声应诺。
  “另外,我看了历年的军部资料……”楚王又发言,把大家的心都提起来,只听他不徐不疾,用平淡到悠然的语调说,“英烈祠既是为了纪念所有为大幸贡献热血与生命的禁军英魂,那么……从开国到现在,已经牺牲的将士们也应该被铭记。我提议:请朝廷将大幸开国以来所有在册的英烈都纳入功绩点核算,符合标准的英雄都请入相应殿堂。这个工作量很大,我有办法提高工作效率,请允许我主持这项工作,枢密院,兵部,各军大都督府协助。”
  “准奏!”德光帝飞快说,虽然这工作繁杂,扯皮也多,可却是掐着禁军系统的真正!真正的七寸。
  大幸是世代军户,站班上朝的,在西北边境拼杀的,营地里训练的……谁没有祖辈为国捐躯?
  武将们:“……”
  楚王这嘴皮子轻飘飘一碰,坑死一朝的武将不说,还连带坑爹,坑爷爷,坑全家啊。
  军户是世袭制的你知道么?这意味着所有武将,往上数一数,少则两代,多则五六代都是为他们老沐家打仗的武将啊。
  不光是他们自己想进英烈祠,他们的爹,他们的爷爷,他们的曾爷爷都想进英烈祠,而且进的越多越好——这真叫一门忠烈。档次越高越好——这才是世代将门。尤其一二品武将首当其冲,自己还没死先不说,若不让父辈祖宗进到第一档,丢自己的脸不说,死了的父祖只怕会从坟墓里爬出来锤死他们的。
  前面什么军制改革啊,军饷发放啊,动潜规则啊,与这个福利……或者说不得不吞下的美味毒饵相比,都是毛毛雨啊。
  楚王闲闲道:“有劳各位,尽快出台功绩点计算细则,好让我尽快开展工作,把值得尊敬的英烈都请进武祠。”
  “是!”朱熙,杨业等应诺,再也没谁敢在节骨眼上反驳楚王,连阳奉阴违都不敢啊。
  楚王一下掐着他们七寸了。
  您还可以再……妖孽一点吗?我们吃不消啊……
  至此……就算其他三军撑住了没有军改,军中流行的吃空饷,贪功,甚至截留粮饷之类的潜规则,全部都要完蛋!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