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鱼不服 (天堂放逐者)


  末了,这人还过来跟孟戚道了个歉。
  “郎君相貌好看,胜过咱们这儿的女子,尹婶这才看错了,实在对不住啊。”
  孟戚听后脸都黑了。
  眼见半个街的人都露面了,孟戚觉得自己可能要在这处野集扬名了。
  他默默地走回了屋子,找到一把断齿梳子,将头发梳好。
  想到别人把自己误认为大夫的……
  呃,好像有哪里不对?
  孟戚试着想了下自己身穿女装站在大夫身边的模样,然后打了个哆嗦。
  那景象有些惊人。
  墨鲤也进来了,手里还抓着瓦罐。
  “你在看什么?”墨大夫也有些不自在,轻咳一声问。
  孟戚面无表情盯着自己手臂,严肃地说:“根本没有白得像瓦罐里豆浆!”
  墨鲤无言,不过他意识到了一件事,原来孟戚长得很好看吗?
  “这野集上的人,关系倒是亲近。”
  墨鲤找不到干净的碗,只能把瓦罐给孟戚,说道,“你先喝。”
  孟戚神思不属地说:“可能都失了亲人,又或者身在异乡,无依无靠,便互相照顾。”
  “自从我出了竹山县,许久没有这样轻松的感觉了。”墨鲤若有所思。
  “……若是天下人都能这般,倒有了圣贤书说的模样。”孟戚终于放下手臂,掂了掂瓦罐,心里琢磨着到底要喝多少,给大夫留多少才适合。
  就不知道怎么的,想全部喝完。
  大夫早起磨的,还煮了半天。
  结果为这一口吃的,脸都丢完了……


第51章 余闻甚慨
  不到中午, 求诊的人一个接着一个上门了。
  除了受寒咳嗽, 便是身有陈年固疾,都是常见的毛病。
  墨鲤生在歧懋山,跟着秦逯在竹山县行医多年,对这些穷苦人的病症十分拿手,该熏艾草针灸的就下几针, 该吃药的就给个药方。
  宁长渊很是有能耐, 纸笔艾草银针之类的东西, 都是他送来的。
  墨鲤自己的针都丢了, 这些银针不太不顺手, 但也差强人意。
  好在他内力高深,眼力好、认穴准,因为灵气的缘故见效又快,这么一来二去的, 病患纷纷认为这位大夫年纪虽轻,医术却是极高。
  孟戚在旁边从头看到尾, 偶尔还要帮忙。
  孟戚也是第一次意识到做一个大夫有多么不容易。
  ——从前他只知道墨鲤武功高, 性情好,还博览群书,对世事自有见识。
  这些事听起来虽是了不得,但只要想到墨鲤的师父是昔年的玄葫神医, 那些赞叹立刻变成了释然。即使孟戚更看重墨鲤这个人, 也难免有这种想法。
  这一路上,墨鲤救过带着楚朝皇室后裔逃亡的林窦, 救过偷盗账册的司家仆人,地动之后更是不停地为人治伤……孟戚以为自己看得够多了,结果今天才发现自己错了。
  墨鲤正常看诊的时候,神情温和,唇边带着浅浅的笑意,动作不徐不疾,说话也是一种不快不慢的调子,透着一股笃定的味道。
  不管什么样的人,遭受何等的病痛折磨,只要见到了他,听到他说话,都会情不自禁地被这种笃定感染,觉得自己的病不算严重。
  很多人有病,可是他们怕看大夫。
  因为没钱,也因为大夫说的话他们根本不懂,什么虚啊寒的,只能唯唯诺诺地拿着药方去抓药,笨拙地记下一天吃几次,又要怎么吃。
  像野集这样从各处逃难而来的流民,情况更是艰难。
  他们的口音五花八门,涵盖了雍州平州所有方言,甚至还有一个说着扬州话的老者。
  就算他们有钱能去县城里瞧病,可是他们说的话,大夫有很大可能听不懂。
  望闻问切就这么生生地少了一个问,没法跟病患沟通,怎么下方子呢?于是大夫号脉之后,为了稳妥起见,往往只开个太平方,让人拿了回去先吃着,过几日再来瞧,然后根据病情变化做出更详细的诊断,换方子吃。
  可是穷苦百姓,哪来的闲钱,看病跑个两三遭呢?
  所谓的太平方,便是吃不死人,也治不好病。
  效果是有的,大体是治标不治本,身体强壮的人借着药效抗一抗自己就熬过去了,身体虚的人喝几服下去似乎好多了,起来一干活立刻又不行了。
  ——然而这些问题在墨鲤面前,都不是问题。
  孟戚听着大夫用天南地北的话,跟病患随意地聊着,有时候病患的口音重了,墨鲤听不明白,就会耐心地用那儿的话再问一遍。
  遇到那些年纪大了,口齿含糊的老者,墨鲤就小心翼翼地用内力探查经脉。
  只要扎针能痊愈的,墨鲤就不会让人吃药。
  就算开方子,也尽量选一些价格不高的草药,效果可能不好,至少负担得起。
  墨鲤跟野集这些人的交谈毫无障碍,他了解穷困之人的难处,知道痼疾的病因,拿捏得了病情的轻重,更兼令人心神舒畅,说是春风化雨也不为过。
  在旁人看来,可不就是神医?
  “大夫,还是你的医术高,我在家乡的时候也去过医馆,也扎针,都没这么快。”
  面对野集乡民的称赞,墨大夫并不收下,反而劝道:“许多坐诊的大夫年纪都不小了,眼都花了,这怎么能比?”
  另一人立刻摇头,坚决地说:“大夫太客气了,扬州闻名的神医我也见过,可没能一口说出我的病症。”
  墨鲤失笑道:“扬州繁华,河流遍布,不像平州雍州这样缺水,你这种没有好好调理又长年累月缺水喝才落下的病根,扬州的大夫怎么能知道呢?”
  众人十分信服,出得门后,逢人就夸宁道长请回来的大夫医术高明,懂得多,人又谦逊。
  在屋檐下烧水的孟戚听了,莫名地觉得脸上有光。
  他进了屋,看到墨鲤这里的病患只剩下最后一人了,终于忍不住悄悄凑过去问:“你究竟会说多少方言?”
  “……我老师去过的所有地方。”
  墨鲤拈着一根银针,放在火上烤了烤,头也不抬地说,“当年老师云游天下,想要济世救人,刚走出一百里路,就发现他听不懂乡民说的话了。古往今来多少神医,并不是败在世道不平、自身能力不够上,而是因为语言不通。官话虽好,但是乡野之民,又怎么会说一口流利的官话呢?于是他发誓要学遍天下方言,要是连这点做不到,谈何济世之心?”
  孟戚失神地想,当年楚元帝征战天下的时候,他们这群人听得懂当地的话吗?
  没有,大家彼此之间都说官话,有个别出身太差的,也努力学官话。
  行军打仗到了一个地方,就找当地的百姓领路,收复能说当地话的官吏,谁会想着去学方言呢?反正有精通当地方言与官话的人做纽带,百姓要说的话,总要经过两三个人的转达。
  皇帝可以如此,官吏可以如此,大夫却不能如此。
  大夫要真真切切地听病患说的每一句话。
  “许多人不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只知道哪儿疼,做大夫的总要费些心,不能他们说腿痛就当腿痛治,说头痛就当头痛治,发病的原因多种多样……他们吃了什么,平日里习惯如何,父辈是多大年纪去世的,有什么病症……”
  墨鲤随手一拂,针就稳稳地扎了下去,他全神贯注,直到收了针,这才继续道,“这都是需要知道的事,老师曾经遇到一个关节肿大的老妇人,她听邻人说这是风湿病,就看也不让看,只让开方子治风湿。老师问了几句,发现老妇人平日里完全没有风湿之状,最后查出是被毒蛛咬了……真是险之又险,差点就没了一条性命。”
  孟戚递过去一块冒着热气的布,墨鲤擦了擦手。
  “多谢孟兄。”墨鲤觉得很顺心,今天他是要热水就有热水,艾草没了也立刻有人点,这都是孟戚的功劳。
  ——离开竹山县之后,遇到的事都让人伤神,已经许久没有这么轻松了。
  这让墨鲤忍不住想起自己出门时,想的正是能找一个长久陪伴自己的同类。
  “孟兄对医术也有兴趣?”墨大夫盯着孟戚,恨不得对方立刻点头。
  “……”
  孟戚试着想了一下自己跟着大夫云游天下,大夫治病,自己在旁边跑前跑后的模样。要是自己也成了大夫,估计就没有这种待遇了吧,必定会被打发到另外一间屋子里,跟大夫分开了看这些病人。
  “不,我对歧黄之术一窍不通,方子也看不明白。”孟戚果断地摇头说,“怕是没有这方面的能耐。”
  墨鲤略微有些失望。
  “不过,给大夫打打下手,却是可以的。”孟戚胸有成竹地说、
  烧热水什么的,谁还能比武林高手更快?
  抬病患什么的,一只手就能做到了!
  两人说话间,墨大夫最后施针的那个病患也坐起来了。
  “谢谢大夫,我的腿好多了。”
  “这是方子,拿着回去,千万别丢了。”墨鲤将准备好的药方递过去,耐心地说,“痼疾难治,若是再复发,又找不到施针的大夫,就抓几服药吃一吃。”
  那人接了药方,千恩万谢地走了。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