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之嫡子攻略 金推番外完结 (朝朝暮夕)


  不仅二皇子自己受罚,连带着与之亲近的八皇子和十二皇子也先后被削了封授。十二皇子甚至还未成年, 就被陛下赶去封地建府,大有再不想见他的意思。
  由此,二皇子和德妃一脉受到重创,三皇子开始崭露头角,因办好了几分差事,屡屡得到官家的称赞,一时之间风光无限。
  不过他并没有高调太久,就收敛了行事, 免得风头太盛、乐极生悲。
  虽然事情发生的时间上比林彦弘记忆中的要提早一些, 但其发生的契机和过程大致没有变化,甚至连十二皇子的封地都没有改变——是比西沧还要更西的贫瘠之郡。
  林彦弘已经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但无法改变别人的命运。
  因着二皇子的“失势”, 朝中有了些动荡,一些官员的任免发生了变化, 连翰林院里也有人因此受到牵连。
  此时,因修史而心无旁骛的林彦弘并不怎么在意这些,他比较头疼即将到来的元宵节。
  元宵是年节之后的第一个节日, 按照惯例,天京自初八夜里就会燃灯,一直到正月十七才落灯,届时夜如白昼,蔚为壮观。今上会携百官观灯,对亲近的臣子进行封赏。
  这也是林彦弘来天京过的第一个元宵,齐府十分重视。
  齐张氏是个爱热闹的性格,早早就开始张罗府里扎新灯的事情,还就款式、颜色、数量和挂灯的位置找他们爷几个“商量”。
  “弘哥儿是属虎的,彦思是属牛的,今年要多挂些这样的灯,”
  齐张氏指这工匠送来的画册,恨不得把上面跟龙啊兔啊相关的模子都选出来:“颜色也要更鲜亮一点,绝对不能跟去年一般老气横秋的。”
  她显然已经忘了,去岁京中流行起复古华丽的款式,从服饰妆容,甚至影响到了元宵节的彩灯款式,于是,齐夫人自己拍板,一定要紧跟京中潮流,才把家里整得庄严肃穆,好似宫宴。。
  从齐大人,到齐温博,再到林彦弘和小彦思,其实没什么话语权,见她说得兴致勃勃,都不好(敢)打扰。
  齐大人偶尔面色严肃地想插句嘴:“民间灯艺精湛,到时候他们都要外出观灯游玩,家里何必弄这么复杂。”
  齐张氏对他这种“家花不如野花香”的论调嗤之以鼻:“到时候弘哥儿他们确实要外出观灯,妾身也要带着彦思去走百病,但老爷却多半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家里若不多准备一些,岂不显得寂寥?”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是一种驱邪祈福的活动。夜里,人们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以便祛病延年。
  齐张氏迫不及待地要带小彦思去走桥渡危,大有要把京城里凡是数得上的桥都走一遍的意思。
  齐光严:“……”难道他就不能陪着去百病吗?!留家看门这种事情,难道还要堂堂三品大员来做不成?!
  林彦弘看着舅父和舅母对话,心里却已经不知道飘到哪里去了。
  之前他跟某人承诺,要亲手做只灯送给他。
  为了“掩人耳目”,这可不是一盏灯的事情——家里人恐怕都不能落下。
  倒不是不想给大家做灯,实在是没有什么经验,心里没有个底。
  曾经在祖宅亲手做过莲灯,但其实也只是把别人做好的灯盏和灯座黏在一起,并没有任何难度。
  林彦弘有生以来做的最熟练的,还是编蒲团,就算现在要他动手,也是不惧的。
  原本纠结了很久,在经典款式和小狼崽外形的灯中纠结了一阵子,林彦弘亲眼见了齐张氏在工匠那里订做的一人来高的云龙盘山彩灯后,毅然决定还是做一个经典款,重心意不重形式。
  于是,林彦弘就叫念北和琥珀帮他备了材料,每天从翰林院归来,就沉浸在书桌前,慢慢研究。
  好不容易把四四方方的灯体粘好,就要开始在上面进行彩绘,这点林彦弘倒是不怕。
  因为不能做狼形的花灯,林彦弘决定在灯的四面各画一幅小狼崽,让它有些“参与感”。
  起初他做灯的时候,李景承就站在他旁边盯着看,好像在督促他做得好一些。
  到后来开始作画了,某人扭头就走进了内室,林彦弘正在心中构思画面,也没什么管他。
  等回过神来,就发现小狼崽不知道何时爬上了他的桌子,正在旁边的一个角落扭来扭去,不知道在干什么。
  林彦弘看过去,它就立刻摆正了,只是一前一后的小肥腿,侧面看去圆滚滚的小屁屁和扫动的小尾巴太过抢眼——那姿势真是要多妖娆有多妖娆。
  林彦弘:“……”
  ——他不需要实物参考就能默下你的“曼妙”身姿,所以不用这么拼!
  经过几个日夜的辛苦,他终于把送给家里人的所有彩灯都做好了。
  相比于府里挂起来的那些各式各样的彩灯,林彦弘这种四面灯就显得十分朴素了。
  但那上面的彩绘都是他一笔一笔画出来的,仔细看去就能发现,极其耐看。
  齐张氏收到了她那盏画有美人图的灯,高兴极了——那四面美人姿态各异,却都带着一丝齐张氏的影子,让人一看就知道这华服美人都是齐张氏。
  ……
  转眼就到了元宵节,京城果然早早就装饰妥当,就等初八当夜,齐齐燃灯。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是夜,整个天京就好像被点亮起来,冬季的寒冷也正悄然褪去,感觉春天马上就要到来。
  梁帝李祈熹携百官于宫中赏灯。
  与齐府中的彩灯相比,宫中灯显然更加华丽。
  光是一盏重瓣莲花琉璃灯,就做了整整十二层,而且层层不同色,渐渐晕染,在灯光映照之下,流光溢彩,甚是精美。
  虽说陛下与民同乐,京中有品级的官员悉数到场,但林彦弘这等七品官员按例会在队伍的最末端行走,根本无缘面圣。
  林彦弘心安理得跟在韩齐和赵广颖身侧,打算着今夜舅父和李景承也在宫中,他们若要出门赏灯,就是第二天的事情了。
  正在这时,有一前方忽而有一队人走来,为首赫然是官家身边的内侍。
  只见他径直走到林彦弘他们这边:“陛下有旨,宣韩大人,赵大人和林大人上前觐见。”
  虽然内侍没有点出其名讳,但把这三姓放在一起,任谁都知道,官家要见的,正是去岁新科三鼎甲、先正在翰林院任职的韩齐、赵广颖和林彦弘。
  三人闻言也愣怔了一下,才紧跟内侍,走上前去面圣。
  翰林院虽是机要,但如林彦弘他们这般的修撰、编修小官,还很难与陛下见面。
  尤其是林彦弘,不像韩齐和赵广颖在拟写朝中文件,而是跟着几位老大人在院中编修史记,不要说陛下了,就是掌院的翰林学士,一个月都难得碰到几面。
  梁帝想起他们,完全是巧合,他正与王相等人交谈,偶尔跟他提及青桐书院,自然又说起了同样出自青桐的林小探花。
  再加上他最近与悟觉大师见面,也提及某人,所以看到绘有佛教故事的宫灯,就不禁想见这孩子一面。
  随着年纪增长,再加上年前大病一场,李祈熹虽不愿承认自己已开始步入暮年,但潜意识里却喜欢看些新鲜、青春的人事物。
  最近他极其宠爱年纪小的嫔妃,刚刚借着年节给两个嫔提了位份,太后原本有些异议,但梁帝坚持,她也只能作罢。
  皇子这边,他也开始亲近年岁偏小的小皇子,倒是有些不待见几个大的,连带着贵妃、淑妃那里也不怎么去了。
  元宵赏灯,身边跟着一众老臣,好不容易看到三个年轻的,李祈熹的心情瞬时好了许多,极其亲切地叫他们三人就近了说话。
  照例,他先跟韩齐和赵广颖说了几句,关心了一下他们在京中的生活,然后就把目光投向了年纪最小的林彦弘。
  原本林彦弘以为陛下也会如刚刚那般,问他几句,他也做好了腹稿,准备回答,谁知道梁帝开口却道:“朕听华音寺的高僧说,你年幼时曾去巫山还愿?”
  林彦弘没想到今上会提及此事,料想是悟觉大师主动跟陛下说的。
  之前他只是云水一个学生,就算有幸跟悟觉大师相识,但还不至于入官家之耳,如今他已入朝为官,他在巫山发生的事情,迟早会被陛下所知。
  林彦弘猜想,悟觉大师应当是怕陛下有所猜忌,所以干脆主动提及,把他的事情当成一件偶然发生的事情来说,反而显得自然。
  想到这里,林彦弘拜而道:“回禀陛下,臣幼年体弱多病,家母曾去巫山祈福求愿,后臣平安长大,遂去巫山代家母还愿。”
  李祈熹显然已经听过这段故事,闻言还是有些感叹:“慈母之心,甚是感人肺腑。”
  陛下开口,众人自然附和,一时之间,气氛倒是热络了起来。
  听众人言毕,李祈熹对林彦弘道:“林卿之母,赴千里祈福,全凭拳拳爱子之心,朕甚是感动,林卿代母还愿,反哺父母,亦是孝善纯良之行,值得嘉奖……封赠林齐氏六品安人,记册入史,广为传之。”
  外命妇之号九,公曰某国夫人,侯曰某侯夫人,伯曰某伯夫人。一品曰夫人,后称一品夫人。二品曰夫人,三品曰淑人,四品曰恭人,五品曰宜人,六品曰安人,七品曰孺人。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