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将升迁不论别的,只看军功,有仗打就能升,没有你就窝着吧!这样的情况下,自然大家都看着西边儿眼红。
还真有不怕死的人前来请示,想要抽出人手前往支援。
赵璨虽然过来驻守,但他毕竟什么经验也没有,挂的也只是个监军的名号,真正管着这件事的,自然是河北路的巡抚。这位金大人颇知兵事,没打起来时就忧心忡忡,生怕长河部落趁机打劫。这会儿听到这些人捣乱,立刻把人给骂回去了。
但这些人哪里这样容易死心?金大人不允许,他们就制造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来让他头疼。
赵璨冷眼旁观,只是约束好自己手里的人马,其他一个字都不多说。
然而金大人的约束,随着西边的消息一个又一个传来,渐渐就没什么效果了。最后那些人着急了,索性将事情捅了上去——他们在京城,多少都有自己的人脉,只要皇帝下旨,金大人还能拦得住?
朝中为此争吵了一番,还真有不少人觉得反正河北暂时没事,抽出一部分人也不要紧,然后就撺掇着皇帝下了旨。大概是被胜利蒙蔽了眼睛,眼看着开疆拓土的不世之功就要落到自己身上,皇帝也有些膨胀过头,总觉得这战争没什么难的,尽早结束为好。于是大手一挥,同意了。
赵璨的消息渠道比其他人都更方便快捷,所以第一个知道。她立刻赶去巡抚衙门,正听见金大人在发脾气砸东西。
但就算把所有东西都砸完了又如何?圣旨既出,便无可更改。
金大人无奈的看着赵璨,“殿下,咱们那点人马,当真拦得住长河部落吗?”
“大人要对自己麾下的将士有信心。”赵璨道,“长河部落已经不是当初的长河部落,并没有那么可怕。”
“可我们大楚的铁骑,也已经不是太祖时的铁骑了。”金大人低声叹息。
听到这句话,赵璨心中也不免有些惆怅。纵观历史,这种“一代不如一代”,然后等待一位新的雄主来中兴的情况,几乎每一个朝代都逃不脱。大楚毕竟安逸太久了,百年的太平盛世,已经让许多人忘记了流血与牺牲究竟是什么样子。
出身皇室,赵璨心中自有一股傲然。无论内斗得如何厉害,但他终归还是希望大楚国祚绵长,千世万世的传下去。但人人都知道,那也只是空想罢了。
有时候他也会想,这样的历史规律,就当真没人能够逃脱吗?
这个念头一闪而逝,赵璨神色如常的安慰金大人,“大人放心,这些士兵们也许比不上太祖时骁勇,但对付现在的长河部落,也足够了。”
“可是现在草原遭了天灾!”金大人忧心忡忡,“他们抢不到粮食,就只能饿死,为此可以豁出命去,咱们的将士呢?”
赵璨道,“那就让他们知道,后退只有死。”
“殿下要做什么?!”金大人大惊失色。还以为赵璨要颁布什么“后退者杀无赦”之类的命令,连忙准备阻止。
赵璨失笑,“大人放心吧,我还没有糊涂呢。要让将士们知道这一点,并不一定要强硬的命令。”实际上命令虽然有效,但如果将领没有足够的威严,最后很可能反而会让军队哗变。
即便不会,那事后追究起来,他也难辞其咎。就是有再大的功劳,朝中那些老夫子们两张嘴皮一翻,就能都给他消除了。
赵璨才不会蠢得将这种把柄都送到对手手里呢。
“那殿下打算怎么办?”金大人松了一口气,颇为好奇的问。他外放多年,对赵璨这位皇子并不了解,但接触之后,却不免感叹,皇室后继有人啊!心中亲近,态度里自然就带出来了。赵璨哪有不打蛇随棍上的道理?
所以现在彼此之间的关系,算是和谐。金大人自然也愿意多知道一点赵璨的事。
赵璨点了点自己的唇,“人生了一张嘴,自然是用来说话的。只要在适当的时机,用适当的语言,便能激起将士们的血性。”
这一点金大人自然知道。但,“效果恐怕没有那么好。”
“大人就等着看吧。”赵璨信心满满。
他是这几年来才逐渐发现原来语言竟然是这么厉害的一种武器。这些东西都是从平安身上学到的,皇城司也好混堂司也好兵仗局也好,平安是走到哪里忽悠到哪里,很快就能将问题给解决掉。
尤其是兵仗局,赵璨听过他忽悠工匠们的热血沸腾的那些“讲话”。他发现只要抓住这些人的某个“点”,就能够很顺利的营造出一种气氛气氛,然后身处其中的人绝大对数都会被带动起来,盲从于他所说的话,并为之热血和激动。
在平安身上看到了这一点,赵璨再去回想自己从前经历过的事,发现大抵都是如此。别说是目不识丁的士兵,就连朝堂上自诩才气纵横的那些官员们,多半也都很容易被煽动起来。
真正能够保持冷静的人,只有那么几个,而他们往往都深谙这一招,并且使用得炉火纯青。
所以赵璨非常感兴趣,很想试试效果如何。
河北不过是小试牛刀之地,也许将来有机会跟朝中的老狐狸们比一比这一招。想必到时候,他们的表情一定相当有趣。
当然,赵璨并不准备照搬。因为他的身份本身就对这些将士们起到一定的鼓励作用,所以他不必长篇大论,只要适当引导就足够了。
就在赵璨埋头试验语言的艺术时,长河部落的人在某天深夜悄然出现了。
最初出现的是三人一队的斥候。抓到这些人之后,长河部落的行踪很快也就知道了。赵璨并不知道对方是以什么来判断进攻时间,但他敏锐的察觉到,按照时间来算,恐怕这边有人前往西北支援的消息传到,那边就动起来了。
大楚内部有对方的细作?
这个可能并不是没有。诚如大楚也在对方那边埋了不少钉子,长河部落被大楚赶到草原,困守一隅,再不负当年的张狂。他们对大楚恨之入骨,视为大敌,又怎么可能没有准备呢?
不过目前最要紧的不是这件事,所以赵璨叮嘱人去查,然后就将之放下了。
他要去找河北巡抚金大人,申请前往边境沿线,亲自参与战斗!
这是赵璨上辈子的体悟。在某些时候,语言会失去作用,光是想凭着几句话就让人替你卖命,是不可能的。所以他必须要身先士卒,才能成功营造出那样的气氛来。
金大人闻言险些吓死,“殿下万万不可!若是殿下有个什么闪失,老臣实在担待不起啊!”
同时暗自在心里嘀咕,七皇子好是好,就是胆子也太大了些。之前金大人颇为欣赏他在这个时候到河北来的勇气,这会儿却有些嫌弃了。要是赵璨真的在自己这里出了事,那他可就万死难赎了!
“大人不必担忧。”赵璨轻描淡写的道,“我身为监军,当然要跟军队一起行动。不过我又不会亲自上占城,周围有那么多人护卫,不会出事的。”
金大人一听就知道自己劝不住了,心里又是气又是担忧,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他不由怀疑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现在只是皇子,形势所逼也就罢了,要是将来赵璨当了皇帝,还是如此胡闹,可怎么好?谁能劝得住他?
赵璨要是知道金大人已经替自己考虑到了如此长远的地方,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哭。
不过最后他还是得偿所愿,带着自己的卫队前往边境,亲临战场。
骑上马时,赵璨深吸了一口气,仿佛闻到了战火和硝烟的味道。这种感觉,真是——
久违了。
……
秦州。平安正跟徐文美和钱成分析三路军队的组成。
实际上,战场上虽然情势瞬息万变,大家都能临机决断,但一场有预谋的战争,事先一定经历过无数次的预演,不是说错就能错的。所以这一次三路军队之间的配合出现问题,很有可能某个环节出错了。
反正也是闲来无事,大家就坐在一起商讨一下,看看能不能够找出一些蛛丝马迹。
托冯玉堂在这边辛苦两年的福,再加上钱成这边布下的棋子,皇城司如今在这边的消息还算灵通。今日他们就是收到了最新消息,听说是信州军跟涿州军之间负责传递消息的人出了问题,中间有所延误,以至于涿州没有及时得到放缓速度就地整顿的消息,于是一路高歌猛进,一不小心就走远了。
要说这是一个普通的错误,谁都不会相信。
所以大家不免猜测起来,这究竟是谁的手笔?西戎那边的探子,还是朝中的勾心斗角已经蔓延到了边疆?
前一种也就罢了,战场上无非如此,兵不厌诈,被人骗了也无话可说。可若是后一种,那就令人心寒了。将士们拼了命保卫家园的当口,还有人为了一己私利,企图左右战争结果,真是可恶之极!
平安在宫里住过,见过不少勾心斗角,个人认为,这种情况并不是不可能。甚至可以说,他怀疑这件事就是朝中某人的手笔。
所以三人才会聚在一起,讨论三路大军的组成,企图分析出他们背后站着哪些人,真正动手的人又是谁。
“别看张家在信州,实际上他们在军队上的根基,却都是在涿州。”钱成道。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