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穿越后我开启了病弱主公路线[三国] 完结+番外 (醉酒花间)


  荀彧随他来到窗前,犹豫片刻正想开口,就看到郭嘉搬着他的软垫以及空无一物的小案挪到旁边,这家伙成心想捣乱,放好之后挥挥衣袖半躺在软垫上,怎么看怎么放浪形骸。
  原焕淡淡扫过去一眼,屈起指节轻轻敲击桌案,很有节奏感的声音在静静的书房里格外明显,郭嘉摆了会儿姿势,在他们家主公“可怕”的目光之下,怂兮兮的赶紧把东西搬回原处。
  凶什么凶,他不捣乱不就是了。
  一会儿的时间,酒水也温好送了过来,荀彧原本不知道该怎么开口,被郭嘉接二连三的捣乱早就没了紧张,抿了口冒着热气的酒酿,这才定定的看向对面之人,“主公,王司徒屡屡以陛下的名义发布诏书,彧以为,主公不能再如此受制于人。”
  如今的朝廷,不值得他们投入那么多心血。
  “文若可算想通了。”郭嘉远远趴在另一边儿,眸光幽幽看着他们,如泣如诉看的人鸡皮疙瘩都起来了,“主公为了文若这句话,足足给长安那边送了六千石粮食,朝廷连续几次要多少主公给多少,你瞧,王司徒如今已经把咱们主公当成粮仓来用了。”
  荀彧顿了一下,目光在他们家主公和郭奉孝之间来回转了好几次,扬起唇角笑的温柔,“彧与奉孝相识多年,竟不知奉孝会如此为好友大费周章。”
  原焕把他面前的酒樽满上,仗着荀彧不会朝他发火,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说道,“文若莫怪,我与奉孝深知文若品行高洁,如此行事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言下之意,法子是他和郭嘉一起想的,郭奉孝一点也不无辜,不要放过他。
  作者有话要说:  郭嘉(痛心疾首):我那纯善温良的主公哪儿去了?


第71章 举世皆浊
  ——颜子既没,能备九德,不贰其过,唯荀彧然。【1】
  对荀彧这样仁以立德、明以举贤、行无谄赎、谋能应机的君子,原焕是生怕他走上史书记载中的老路,即便有很多方法可以摆脱朝廷的牵制,他也还是选了最稳妥的一种。
  只要能让荀彧想明白,再多的钱粮花出去都是值得的。
  史上曹老板能统一北方和孙刘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荀彧功不可没,正是有荀彧长期坚守在大后方,曹操才能没有后顾之忧转战四方。
  汝南、颍川、南阳三地几乎是大汉所有人才谋士的储备地,荀彧出身名门,年少时便被何颙誉为“王佐之才”,在袁绍权势鼎盛的时候转投当时并不起眼的曹操,可以说是惊掉了一群人的眼珠子。
  于曹操而言,没有荀彧,大概就没有后来那个称雄北方的曹公,两个人亦师亦友,曹老板身边谋士如云,细数下来,最重要那几个几乎都是被荀彧引荐而来。
  被称为谋主的荀攸荀公达,奇谋百出的郭嘉郭奉孝,治世有方的陈群陈长文,还有位列三公的钟繇钟元常等人,都和荀彧关系匪浅。
  曹操年轻时立志匡扶大汉、以身报国,荀彧看重的就是他这一点,朝廷黑暗,皇帝昏聩,荀家文若对天下大势洞若观火,辅佐曹操、迎奉天子、征讨袁绍,几乎曹操所有的重要决策都离不来他的身影。
  曹操一统北方之后说过,天下之定,彧之功也。
  荀彧也担得起这般赞誉,没有荀彧的坚守,早在曹操攻打徐州为父报仇、兖州张邈陈宫几乎全州反叛时,曹操就没了安身之处。
  王佐之才,前提是要有王可以辅佐。
  世事无常,经过多年征战,那个以匡扶汉室为己任的曹操改了志向,以仁义为行事准则的荀彧却没有变。
  ——本兴义兵,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 【2】
  君臣相互扶持二十多年,他跟随曹操出生入死,却在曹操要进魏公、加九锡的时候郁郁而终,两个人共同患难几十载,到了最后,却自己把自己逼到以死明志的地步。
  荀彧一心弥乱济世,所作所为基本都站在黎民百姓的立场上,曹操不听劝,荀彧固执,两个人谁都不肯退让,无可避免要走向那一步。
  原焕轻叹一声,荀家文若是心存天下的温良君子,生逢乱世,民方涂炭,举才不以标鉴,筹划不以要功,有人对曹操不利,他呕心沥血为曹操筹谋,曹操想篡汉室,他也做不到看着辅佐多年的主公背上谋逆之名。
  局势愈发混乱,长安朝廷完全没有济世安民的意思,比起匡扶汉室,他们最好站在黎民的立场上,毕竟看现在这情况,匡扶汉室和救世济民已经是对立。
  好在结果不错,这下可以放心过年了。
  原焕晃着温热的杯子,神色悠闲看郭嘉气急败坏的跳脚,温柔的目光似乎能包容一切,笑起来更像是春日里的暖阳,让旁边人的心境下意识跟着平和起来。
  郭嘉看透了这俩人的恶趣味,有事儿了都找他商量,没事儿了都拿他打趣,他郭奉孝不要面子的吗?
  这书房谁爱待谁待,他不奉陪了。
  郭鬼才气哼哼出去,他惹不起躲得起,留在书房也没他的酒,他要回去找他的五坛美酒。
  整整五坛!
  没了郭嘉活跃气氛,书房里只剩下两个人很快安静下来。
  荀彧敛了笑容,走到他们家主公跟前,郑重躬身一礼,“彧闭目塞听、因循守旧,未曾察觉主公一片的苦心,如今礼崩乐坏,朝堂皆蝇营狗苟之辈,主公有心兼济苍生,不该为争权夺利之人所困。”
  “文若言重,若无文若相助,府上岂有安宁可言,切不可多想。”原焕上前将人扶起来,笑意盈盈回道,“关中困顿,百姓无辜,粮草送至长安,有杨司空等人从中周旋,能有半数送到百姓手中就是值得,文若理政之能鲜有能及,等明年开春前往邺城,到时还有得忙。”
  田庄安逸,却不是久留之地,邺城是魏郡治所,地处雒阳东北七百里处,北临漳河,南有淇水,中有洹水,西有太行山,地理位置极为优越。
  先民最初营建邺城以卫诸夏,挡的是蛮夷入侵,如今来看,离东都雒阳亦不算远,此城先后被韩馥、袁绍作为指挥部,他们重新经营新的城池费时费力,不如继续以邺城为大本营。
  纵然要奉天子以讨不臣,首先也要有个能迎奉天子的好去处。
  现在朝廷有王允执政,杨彪、卢植等老臣守在小皇帝身边,轮不到他们去迎奉天子,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王允执政不会长久,等朝廷再次乱成一团,就是他们迎来天子的时候。
  留给他们的时间不会太多,在那之前,他们要做的只有安抚百姓恢复生产这一件事。
  两个人在房间里说了一会儿,荀彧打起精神去议政厅回绝朝廷的无理要求,顺便开始着手安排明年去邺城的事情,中山国和魏郡距离不算近,政务从邺城送过来很是麻烦,等明年春天抵达邺城,再处理公务就能省下很多时间。
  荀彧离开,原焕回到书案前继续写信,只是这一次神情明显轻快起来,从写出来的字句中就能看出他心情很好。
  古之有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3】
  在黎民百姓面前,皇帝的分量要往后排,现在和荀彧说开,接下来想干什么就不用再束手束脚了,毕竟对荀文若来说,匡扶汉室远没有拯救万民来的重要。
  或者说,对所有心怀大志的世家子来说,匡扶汉室都像个笑话,连续两次党锢之祸,士人阶层连遭打击,这种情况之下,只怕没有多少人还有忠君的想法。
  都说荀彧用生命来阻拦曹操篡夺汉室正统,他却觉得不光是如此,当时那种情况,曹老板加九锡的确操之过急,如果两个人能冷静下来推心置腹谈一谈,事情或许不会变成那样。
  ——东汉之末,士大夫多奇节而不循正道。【4】
  两次党锢之祸,士人阶层几乎全部被清除出朝堂,汝南袁氏能在桓灵二帝年间反其道而行走向鼎盛,和党锢之祸脱不开关系。
  所谓党锢之祸,乃是宦官以“党人”为罪名禁锢士人终身而得名。
  桓灵二帝年间,士大夫、外戚等对宦官乱政的现象不满,联合起来与宦官相争,两次斗争都以士人群体的失败而告终,宦官得势,士大夫阶层被残酷镇压。
  两次党锢之祸中,世家大族、清流名士几乎无一幸免,要么被关押入狱,要么隐姓埋名,窦武、陈蕃等士大夫中的执牛耳者惨死,姻亲甚至被灭族。
  第一次党锢之祸已经很是惨烈,谁也没想到会在熹平年间迎来更惨烈的第二次。
  灵帝下诏,凡是党人门生、故吏、父子、兄弟中任官的,一律罢免,禁锢终身,并牵连五族。【5】
  世家大族、清流名士遭此大难元气大伤,幸存下来的也很少再涉足朝堂,士人接连遭受打击,还能留下多少忠君思想谁也不知道。
  汝南袁氏作为关东世族的代表,在两次党锢之祸中不退反进,不因为别的,而是他们在宦官群体中有自己人。
  倒不是袁氏有子弟为了保全家族不惜净身进宫,他们怎么说也是正儿八经的世家大族,袁安卧雪品行高洁,袁氏发迹之后很注重名声,不至于让族人牺牲到这种地步。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