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平日在家打草喂鱼,今天是特意跟来的,不想继续让余老三占便宜。
沉川收回视线,再次瞪着余老三,“一次五斤,八次就是一百二。怎么说,老小子麻溜还钱?”
余老三虎躯一震,“如何有这么多?我……”
“那是要跟我们去见官了?也行,省得你说我们人多欺负你,请官老爷来断官司罢。”说完提着人往外走。
“不见官不见官!”他就是仗着这母女俩不敢报官才胡来的,要是报了官他鱼铺的名声还要不要了?“我还钱,我还钱总可以吧!”
沉川放开了人。
余老三不快又不敢反抗地数了钱来,要递给沉川。沉川一扬下巴,“给我干嘛?给我大姐啊。”
余老三嗫嚅了下唇,还是没说什么,憋屈地给了钱。
随后夫夫二人领着母女俩离开鱼铺,街对面的王家夫夫暗暗朝他们竖了个大拇指。
走远了些看不见鱼铺,几人才停下来。
“大姐以后别去这家卖鱼了,他家价低不说,还欺人得很。”
方才捡鱼时都看了,母女俩的黄辣丁又活泼又肥美,正常来说就算低于市价卖给鱼铺,一斤也能卖五六文,余老三打个对折还不满足,当真想钱想疯了。
哑嫂打了个手势,梅寒猜是多谢的意思,便笑笑让人不用谢。
沉川:“你家鱼养得好,多不多?多的话不如以后将鱼卖给我们,我们不压价,按市价收。”
饭馆那头也有鱼菜,不过要每日到集上买,生意好时一日要用十余条。
这要量比不上大酒楼,想来母女俩应当能供应。
果不其然,母女俩又惊又喜,“真是太感谢二位了,既帮我们要回了钱,还肯收我家鱼!”
随后两边谈好每日供应的数量,沉川和梅寒把买菜的事推后,先带人去了饭馆认路,又与王阿叔打了声招呼,让两边互相认认人。
饭馆今日的鱼已经买来处理好,夫夫俩还是把母女俩背来的鱼买下,自家留下五条晚上吃,另外往茶馆送了两条让孔方金几人中午吃。
还剩下三条,一条给隔壁书斋的赵老板送去,一条送去给宋夫子家,最后一条送去给杨嫂子,三条鱼便一条不剩安排完了。
晚上吃的五条不便现在宰杀,母女俩还跟着走一趟送到家里,转移到自家木桶里。
小米和阿简起床有一会儿了,本来伏在桌上写字,听见动静跑出来,看到鱼都很是欢喜。
两人杵在水桶边摸鱼,很是稀罕,咯咯咯笑得可开心了。
第77章 聚餐
待几人走远了, 余老三才后知后觉意识到不对劲:那夫夫俩提着菜篮子,一看就是买菜的,哪里有来认亲的样子?再说有哪家认亲不是去家里而是跑菜市场的!
想到这茬, 便也觉得周边商贩看他的眼神都不对劲起来, 一个个看笑话似的望着他, 还有几分瞧不起和幸灾乐祸。
余老三脸涨成了猪肝色,记恨上人,找了不远处跟自己关系尚可的几个摊主商户好生打听了一番,一听到那对夫夫姓名, 刚起的歪心思就熄火了。
连砚香茶楼的金掌柜在他们手上都讨不到好,他一个小小鱼铺的老板,还是算了吧, 左右不在一条街上不来往便是。余老三憋屈回了铺子。
余老三还是过于乐观了, 他回了铺子没一个时辰,就见沉川夫夫俩又来了菜市场,大摇大摆地问价买菜, 仿佛刚才什么也没发生似的, 甚至注意到他的视线也半点不回避, 反而笑眯眯点头致意。
竟气人至此!
余老三冷哼一声,愤愤转过了头,再也不看。
梅寒将铜板递给摊主,接过芭蕉叶包的酸菜, 就见身边的人一脸嘚瑟地对着余老三笑, 不由也扬起唇, “买好了,人都走了就别望了,走吧。”
“我可没望他, 是瞪他,还是他先瞪的我呢。不过他眼睛没我大,瞪不过我。”沉川顺手接过酸菜放到菜篮里,执了人的手继续逛。
边走边道:“我总觉着买的酸菜不如你榨的香,也不够酸,不得劲。”
这包酸菜是买回去做黄辣丁的,此前夫夫俩也常买来吃,或是做成素的酸汤,或是放些葱姜肉沫做成荤的都很是开胃。
有时买些山菌子回来,和酸汤炒做一锅,味道美味极了,都不消再炒其他菜,一家四口便能就着吃一顿香喷喷的晚饭。
梅寒微微弯着眼睛,回说:“那下回休息时来买十斤萝卜菜,回去我榨一坛酸菜放着吃。”
“还是我们小梅夫郎会疼人~”沉川高兴了,“过一两个月回山寨也买些芥菜苗回去栽,等天冷了正好能吃,又能炒又能榨酸菜,到时候……”
酸菜夏秋用萝卜菜榨,冬春用芥菜,两种菜榨出来的味道不一、口感不一,但有一个共通点,吃不腻味,隔不了三五日就要吃一回。
夫夫俩买菜花了半个多时辰,一晃眼就要正午了,两人得用一下午收拾出几桌菜来。好在是先前送鱼去给杨嫂子时顺道买了肉回来,猪后腿两只,牛羊肉各五斤。
往回走时沉川和梅寒半路拐了个弯,把出门时顺路送去找小伙伴王雪、卫中淳玩的小米和阿简接上。
回到家,夫夫俩简单做了三个菜,一家四口吃了午饭。
之后沉川找来个两头开口的破罐子,在院墙下生起火来,将猪后腿架上去烧猪皮上的毛桩子。
梅寒把昨晚就开始泡的米控到甑子里蒸头一道,头道蒸完还要倒出来洒水分饭,再重新装到甑子里蒸第二道。
这般虽比铁锅直接焖饭麻烦,但一次能做的更多,蒸出来的米饭不会夹生,吃着也比焖的香。
蒸饭期间,梅寒带着两个小孩择菜,择完菜让小孩捡葱捡蒜,自己端了菜蔬和牛羊肉去要去水井上清洗,让沉川叫住了。
“在厨房洗,这日头正毒辣,水井那边也不凉快,小心中暑。”沉川站在院墙狭窄的阴影里,早放弃擦满头满脸的汗了,擦的速度还赶不上流汗的速度,“一会儿我烧完肉再去挑两担水回来,费不了什么工夫。你别去了。”
梅寒一想也是,便将东西端回厨房,先熬上一锅酸梅汤,又找出留在家里用的硝石来制上冰,好让人一会儿烧完肉能喝上些冰的解解暑,做好这些才开始做其他的。
沉川提着烧好的猪后腿到厨房,梅寒手里调面糊的动作没停,只轻声嘱咐人:“酸梅汤在碗柜里镇着,歇会儿再喝。”
“我就知道小梅夫郎舍不得我晒太阳。”沉川打趣人一句,拿皂角快速洗了手上的油污就打开了碗柜,将人的叮嘱抛诸脑后。
他一动,两个拿着蒜头的小孩像嗅到肉香的小狗似的,闻着味儿就跟了过来,仰头眼巴巴望着他,意图不言而喻。
夫夫俩没亏着小孩嘴巴过,不过小孩吃寒凉的东西都有定数,铺子里的冰糕都不能吃太多,每天只能两人同吃一份冰糕,或是同喝一份冰饮,再多是不允许的。
见沉川只看着他们笑,小米忍不住提醒说:“爹,今天的冰冰还没吃哦~”
呼了一把小孩毛茸茸的脑袋,沉川才端碗出来,一人盛了半碗酸梅汤,又给自己盛上满满一大碗,端着走到梅寒身后。
“先给小梅夫郎喝一口。”
他突然出声,将似乎在想什么的梅寒吓了一小跳,有些哭笑不得地:“你喝吧,我不……”话未说完,凉凉的碗口就碰到了他的下唇。
梅寒拗不过,伸手接碗,结果人又收手将碗拿开些。
“我喂你。”
也不知道这人又突然起了什么兴致,梅寒只好就着他的手喝。
沉川却是没喂人吃过东西的,喂得急了,酸梅汤一下从梅寒红润的唇间溢出来,又顺着光洁瘦削的下巴淌下,划过颈间流畅的弧线,打湿了前襟一角。
沉川:……
天地良心,他什么也没多想,也不是故意的,只是突然兴起想喂人喝两口酸梅汤,那酸梅汤自己就滑下去了……
沉川喉结上下动了动,“我的我的,我给你处理了。”
梅寒拿手帕的动作一顿——沉川埋首含住他的唇,厮磨两下,顺着酸梅汤的痕迹位移到下巴,贴着继续向下……
梅寒下意识推了推人,没推动,忙侧目看两个小孩,见小米和阿简凑在一起喝酸梅汤,完全没注意这头,心里才松了口气。又忍不住拍了随时随地耍流氓的沉川侧腰一下。
“都是臭汗,你也不嫌脏。”
沉川低低吸了口气,捉住腰上的手,抬起头来咬了咬梅寒下唇,低声喃喃:“香的,好喝。礼尚往来,晚上我也请你喝酸梅汤。”
他的唇还贴着梅寒的唇,不大的气音消弭在二人唇齿间。
意识到这人又说了什么放荡话,梅寒忍不住耳朵一红,赶紧将人推开,色厉内荏地瞪了人一眼,却是眉目含情,更让人想胡来。
沉川还想做什么,被梅寒坚定赶开,“正经点,一会儿吃饭的人就要到了,还一个菜没出锅呢。”
沉川上下其手占了些便宜,讨到好处,才暂且老实下来,心情很好地把酸梅汤喝个精光。
随后夫夫二人在厨房忙活开了。
灶边太热,梅寒就安排沉川洗了猪后腿,先切一小半来,切片、切条、剁肉沫,其余的放到大锅里煮,煮透后捞出来切片、切块做蒸菜,另外切了些肥瘦相间的肉片预备炒回锅肉。
牛羊肉也一并处理了,一个切成薄片准备焯水做成凉拌,一个切块做成清炖。
梅寒则烧了锅菜籽油,端来先前调的面糊炸鸡蛋泡泡。鸡蛋泡泡炸了三海碗,接着把沉川切好的肉条裹上面糊炸小酥肉,然后是豆腐圆子、茄盒……
夫夫俩配合有条不紊,阵仗堪比做年夜饭。
小米和阿简两个小孩就开心了,一人端了一个碗,一会儿到这头要两片煮肉片,一会儿到那头要两个鸡蛋泡泡,也不知是嘴馋还是觉得有乐趣,反正活像两个小要饭的。
等到太阳将要落山,夫夫二人忙得差不多了,两个小娃也吃了个半饱。
“今晚要不在院子里吃?”沉川提议,“人多,屋里虽然坐得下,但挤着闷热得很。”
这会儿的太阳最是温柔,不如早些时候热,时不时还有习习凉风拂过,可比
梅寒亦有些心动,“太阳还没落完月亮就出来了,天气好晚上也不必点油灯,确实惬意。”
说干就干,夫夫俩从厨房出来,去堂屋、大人小孩的卧房搬了三张桌出来,小孩就跟在后头端凳子。瞧着不够坐,但也无妨,等清水秋霜回来了再去隔壁借几张桌凳过来。
“怎么还没来?老二又拖后打烊了?”
两人摆好桌凳,蒸菜差不多出锅了,却仍不见人来。
“我先炒菜,你去铺子里瞧瞧。”
沉川刚走到门口,还没开门呢,就听到孔方金的大嗓门:“耶好香,蒸肉的味道,嫂夫郎肯定要炒菜了!”
秋霜几个的声音要小些,听不甚清晰,只听得出语调是很欢乐的。
沉川打开门,笑怼了孔方金一句:“再不来我可要去请你移驾了。”
梅寒听见声音,从厨房探出头来,“先坐一会儿,在炒菜了,等人来齐就能开饭。”又转身回厨房,放快了炒菜的速度。
和清水秋霜打了招呼,沉川领着孔方金和两个少年跟在二人后面,去隔壁院子搬了足量的桌凳过来院里。
院里陆陆续续来了人,有站着、坐着唠嗑的,有去厨房帮忙的,还有几个年纪不大的逗小米阿简玩儿,一伙儿人蹲在地上看阿简养的那只小鸡啄土。
那只小鸡也是生命力顽强,鸡主人都说它恐怕不好养活,愣是让阿简一个小娃娃养得好好的,成日除了吃食和跟着小孩玩,就是这里啄一啄那里刨一刨,日子过得好不逍遥快活。
等李小河几家离得稍远的到了,沉川招呼一声,厨房来了几人端菜,很快满满当当几桌菜上齐了,所有人落座。
这方小小的院子里,充斥着碗筷碰撞声,中年、青年、小孩欢快的说谈声,还有一只小鸡咯咯咯的叫声顽强插入其中。
满满的烟火气。
第78章 变化
“明儿新铺开张, 咱安排安排人手。清水、秋霜还有老二去新店,老二一个人,就带三个帮手过去, 清水和秋霜……”
饭桌上, 沉川将明日的安排娓娓道来。
本来新店是新环境, 夫夫俩是没打算让清水秋霜二人过去的,一个小姑娘和一个小哥儿,还是在熟悉的地方慢慢来好,书院这头茶客都熟悉了, 大部分客都是性格不错的。
但两人一听到夫夫俩的打算就开口争取,想要去新店,原话是这样的:“还是大当家的和梅阿哥在书院这头吧?东城北城离书院和宋夫子家路都要远不少, 这头方便小孩读书。
“而且我们俩总要立起来, 去新店正好历练历练,准不会辜负大当家和梅阿哥的期望的。”
二人说得不错,且能有这样的上进心, 沉川和梅寒是很高兴的, 却也不全然撒手不管, 而是安排了三个伙计一道过去。
三个伙计里两个姑娘一个小子,两个姑娘性子一个活泼能说会道,最会招呼客人;另一个话不多但干活很是麻利,又快又稳, 几乎没出过差错;至于小子, 手艺上不如两个姑娘好, 胜在性子好还不怕事儿,块头又大很能唬人,有他在能教人安心不少。
这般一来他们就开三家茶馆了, 每日奶量需求不少。
一头产奶高峰期的奶牛,每日早晚各能产将近十斤奶,牛吃得好还能多产些。小牛犊吃草外也要喝些奶才行,那能拿来卖的牛奶有约莫十斤。
茶馆一日要用六七十斤鲜奶,那就得有七头在哺乳期的母牛,吴丽娘夫妻俩没这么多牛,更何况还要恰好处在哺乳期,那就更少了。于是二人早早想了法子从村里其他家收牛奶。
茶馆给他们的价是三文钱一斤奶,他们从别家收给的是五文钱两斤奶,两斤奶赚一文,再合上自家的,一日能有一百二三十文进账。
这时候哥儿生的孩子,除了极个别人家只舍得喂米糊,大多是喂牛羊乳的,是以养奶牛奶羊的人家比沉川想象中多,有人买奶能卖奶,没人买也能充当半头耕牛用,都是财富。
听得大牛村吴家收牛奶,许多外村的也能问价。
先前吴丽娘夫妻俩只收本村的牛奶,后头听见要开新茶馆的消息,就陆陆续续开始收别村的,为了避免当日奶量收够导致别人白跑一趟,当日收哪家奶都是前一日人家来打了招呼,提前定好的。
说来前段时间还有农户直接到茶馆来问收不收牛奶,教沉川和梅寒拒了。
这般散收不方便,还容易扯皮,丽娘夫妻两个把控严,有坏奶或是放了不少时候的奶都是不收的,这都有经验。
不说杨嫂子那一层关系在,只是与夫妻俩打交道的这段日子,已晓得两人的人品和能力,他们是信得过夫妻俩的。凡是有来铺子里问的农户,都让人去大牛村与夫妻俩交易。
夫妻俩晓得这事儿,每日到了收了村里的奶之后,就驾车到城门口等一刻钟,收别村的奶。
这般一来,别村的不用绕远路去大牛村,早起几刻钟等在城门口卖了牛奶,然后顺道进城买卖农产或是回家做活儿都不耽误时候,几方都方便。
时日久了,一传十十传百,十里八村都晓得卖奶是个什么流程,家里有多的奶就提前去大牛村打招呼,来茶馆过问的就少了许多。
从明日起,丽娘夫妻俩每日就得给他们茶馆送两百多斤牛奶,要的奶变多,卖到钱的人家也会增多,村里村外许多家都要仰仗他们这层关系。
夫妻俩日子好过不少,不止钱实打实揣进了兜里,向来势利眼攀着小叔子家养老的公婆也变了人似的,会对他们嘘寒问暖了。就连小叔子一家也变了,每日亲亲蜜蜜、客客气气的,一口一个好大哥好嫂子地唤。
张刚子多感动,还说家里人变好了。吴丽娘毫不留情地骂了人一通,将丈夫骂清醒了。
她吴丽娘从前哪儿受过他们老张家这么好的待遇?还不是自己腰杆硬了,到人家要仰仗她了,公婆和小叔家要变好早变好了,还等得到今天?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甲方,但前男友(札姬柳) [近代现代] 《甲方,但前男友》作者:札姬柳【完结】晋江VIP2025-11-22完结总书评数:99 当前被收藏数:1309 营养液...
- 朕真不想做皇帝(九月草莓) [穿越重生] 《朕真不想做皇帝》作者:九月草莓【完结+番外】晋江VIP2025-10-27完结总书评数:6343 当前被收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