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身边都会有一个马彦文。
但陆煦承认,他当演员的时间太长了,高高在上的日子远超过接触平凡人的日子,所以才会把握不准角色。
木琅让陆煦仔细琢磨,陆煦便把时间认真利用起来。
他一边看剧本,一边试着演,去思考,不光是试图寻找与马彦文类似的形象,同样结合剧本对角色进行分析。
毕竟马彦文这个角色是剧本中构建出来的,不是凭空产生的。
过了一阵之后,陆煦重新找上了导演:“导演,我差不多了。”
“可以了?”木琅挑眉。
木琅倒没有责怪陆煦,他心里清楚,这种角色其实相当难驾驭,往窝囊了演不行,往小市民的形象演也不行。
导演个人觉得,马彦文像是一个自带“衰”字与“萎”字的倒霉蛋。
这种形象在当下的电影作品中并不多见,陆煦更是接触得少。
拍摄开始之后,木琅视线一直紧紧盯着监视器。
陆煦的妆造自然普通平凡,不仔细辨认的话,就算粉丝在现场,也未必能认出他来。
而这一次……陆煦的身影一出现在镜头中,便自带一股苦大仇深的氛围。
只看着镜头里这张脸的表情,就知道他下一秒会怨天怨地怨早上那颗蛋没有双黄,害他遇上了这种倒霉事。
说实话,陆煦只是变了变表情而已,感觉就不一样了。
这段演绎,很贴合剧本对马彦文这个角色的描述。
木琅的眉毛微不可察地抬了起来。
他开始对陆煦的表演来了兴致。
囚禁戏里,马彦文没有疯狂撞墙,也没有如与他有同样遭遇的男主角一样英勇克服困难,和幕后boss斗智斗勇,只是一直絮絮叨叨,从早餐的蛋抱怨到下午左脚迈出办公室门。
总之,这段演绎确实符合马彦文的个人形象。
这部分戏份拍完之后,导演心里并不确定这段要不要给陆煦过,他便先拉住陆煦,问他这么演的思路是什么。
“我在想,要演一个挺讨嫌的人。”陆煦坦白道,“往我自己讨厌的那种人演,就是他明明没做什么坏事,但就是让人觉得烦。”
“烦”是陆煦演这个角色的关键点。
马彦文是“老实人”,但他没办法讨人喜欢。
“行吧。”木琅叹了口气,“这么理解倒也没错。”
马彦文确实不是什么招人喜欢的角色。
说实话,木琅也很难给予陆煦明确的具体的指导,这不是他的导演风格,他所能做的,只是给陆煦提供一个框架,让陆煦在框架里演,他没法像苗植那样给予耐心细致的指导。
问题在于,马彦文能够提供的框架太窄了,只能由陆煦自己去摸索。
陆煦的理解算是歪打正着,味道是对的。
把囚禁的前一部分演完之后,陆煦继续演马彦文的日常——这是外人对马彦文改观的开始,觉得他虽然是个容易让人烦的人,角色本身却并不讨厌。
现实中也有这样的人,虽然没法成为朋友,偶尔会帮倒忙,却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一味调剂。
然而,在那道神秘的声音出现之后,马彦文话语中的漏洞越来越多。
他的回忆与其说是回忆,不如说是他对自己的洗脑。
渐渐地,马彦文意识到自己逃不掉了,他在回忆中对自己的美化越多,就越是会惹来嘲笑与惩罚。
马彦文确实是一个懦弱的人——他进入大学当了讲师,是得到朋友力荐的结果,他的教案由朋友熬夜完成,学生对他并不友好,相反,他的朋友在学校里比他更受欢迎。
而现在,他的朋友消失不见了。
他只是嫉妒自己的朋友罢了。
朋友拥有他所没有的一切——好人缘、丰富的学识、翩翩的风度,朋友走到哪里,哪里都是一片赞颂之声。
甚至……即使对方已经拥有了一切,却依旧真诚和善对待每一个人。
正是因为对方的恩惠,马彦文才能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拥有如今安稳的生活。
但他并没有因此感激,而是滋生了无尽的阴暗。
嫉妒这种情绪在马彦文内心无限扩张,让他不仅对朋友充满恨意,更是发自内心地想要毁了对方。
因而在他的回忆里,他将自己描述成了一个“朋友”那样的人,却极尽全力去诋毁他的朋友。
若非他的所作所为被发现,他甚至不愿意坦诚。
对陆煦而言,对马彦文这个角色的演绎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的马彦文平平无奇,丢在人堆里也找不到,至于后半部分的马彦文……人性之恶在他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朋友并非死于他手,但在对方向他求救时,他却选择了袖手旁观,在朋友确认死亡时,他内心甚至有一股窃喜。
就好像挡在他面前的阴影彻底消失,对方的死反而让他觉得快乐。
木琅说这个角色适合他的时候,陆煦相当疑惑,甚至忍不住怀疑自己做错了什么,以至于自己心目中导演拥有那样的形象。
不过陆煦确实对这个角色很心动,这是他从未驾驭过的类型。
看到剧本前半部分的时候,陆煦只觉得平淡,怀疑马彦文被囚禁的背后藏着什么玄机,比如他是罗鹰那样的大boss,或者他其实身怀绝技,却凭自己的努力挣脱了囚禁。
但陆煦完全没想到的是,马彦文竟然展现出了普通人所能达到的“坏”的最高点。
升米恩斗米仇,朋友对他恩情越深,却越是招致了他的嫉妒与恨意。
剧本的后半部分描述几乎让陆煦后背发凉。
他那时候明白,为什么木琅非拍这个剧本不可了。
好歹是圈内数得上号的大导,木琅根本不缺剧本拍,之所以选择这个剧本,自然是因为剧本本身的吸引力。
陆煦会接下这个剧本,也是因为马彦文这个角色带来的挑战。
他才拍了《夜观天象》和《编号A77》两部角色形象相对比较单一的电影,再拍一部复杂点的,刚好作为调剂。
剧组规模虽然小,陆煦甚至都没和其他演员拍几场对手戏,可剧本的关键在马彦文身上。
之前拍了几场戏都不对味,陆煦细细琢磨之后,重新写了马彦文的人物小传,对角色进行了扩充。
在陆煦看来,剧本对马彦文的设定有反转,既然他自己被这个设定惊讶到了,那么他的演绎必然要让观众觉得惊讶。
陆煦把剧本从前到后仔细盘了一遍,笔记记得密密麻麻,说实话,陆煦也算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演员,凭感觉去演完全可以,然而剧本在那里,陆煦觉得,如果自己的演绎有一丝不到位,观众对剧本、对马彦文这个角色的观感就会产生变化。
在这一点上,陆煦有自己的坚持。
木琅导演也对陆煦坦白了——他之所以邀请陆煦,也是考虑到陆煦这样的性格。
从普通观众的角度看,后半部分显露出真实面貌的马彦文会更难演一些,但对陆煦而言,难度大的反而是前半部分。
“平平无奇”的马彦文戏份结束,进入充斥着恶意的马彦文这个阶段,陆煦反而觉得驾轻就熟,他演的坏人太多了,这次演马彦文,不过是从一个坏人过渡到下一个坏人,没有太大的技术难度。
而前半部分的马彦文是隐藏着恶意的马彦文,是一头披着羊皮的狼,加之马彦文这种性格比其他任何外露型的性格都善于隐藏,陆煦反而更难把握住尺度。
这段戏份拍摄期间,陆煦NG过几次——自从他拿下争鸣奖开始,他在剧组里NG的机会并不多。
马彦文确实是一个不好把控的角色。
但随着拍摄时长的推进,陆煦慢慢掌握了他。
甚至因为角色本身有难度,在对他进行挑战时,陆煦体会到了一丝兴奋感。
尤其是马彦文的谎言漏洞百出,他却还尽全力去掩饰自己的卑劣时,联想到他朋友的境遇,只会让人觉得马彦文更加可恨。
朋友与马彦文其实是身处两个世界的、本该毫无交集的两个人,前者凭借一方善念帮助了后者,将后者拉进自己的世界。
演绎马彦文这个角色的时间越久,陆煦越是会产生“马彦文有什么资格”这种想法,这是他私底下的情绪,不能表露出来,他个人的情绪过于浓烈的话,会影响他对角色的演绎。
“他帮了我,不,我帮了他,学生们的投诉让他很崩溃,他向我倾诉,虽然那年期末我很忙,我还是抽出了时间替他找主任……”
这一串台词马彦文说过几遍,尽管漏洞百出,他眼睛里闪烁的光亮却叫人看出来,他自己很相信这些话语。
谎言只要重复过上百遍,慢慢就会成为真相。
至少马彦文在洗脑自己,让自己相信。
在演绎这场戏份时,陆煦的台词显得很笨拙,神色却很兴奋,木琅一直仔细盯着他瞧,过了许久才告诉陆煦这一段过了。
马彦文不仅在试图洗脑观众,他已经洗脑了他自己。
只看他的神色,只看他犹如身临其境的描述,没有人会怀疑他的话语。
“真的贴切。”过了许久,木琅才低低道。
和陆煦合作《反转都市》已经过了一段时间了,这次再合作,陆煦依然给了他惊喜——虽然前半部分几场戏陆煦拍得磕磕绊绊,木琅却敏锐地意识到,陆煦又有进步了。
不说年轻一代,在木琅合作过的演员里,陆煦的天赋都是排得上的,可他在天赋拉满的情况下,依然在演员这条路上刻苦钻研。
木琅是严苛的脾性,这一点合作过的演员们都清楚。
但这并不妨碍他欣赏陆煦,而且越是合作时间长,就越是欣赏。
《反转都市》拍摄期间,陆煦已经给木琅节省了很多时间和精力,这次新片拍摄更是,木琅给陆煦预留了足够多的时间,而且他以为,陆煦可以达到他要求的100%,但实际上,陆煦达到了120%。
他对于马彦文这个角色的演绎,比木琅想象中更为出色。
木琅忍不住猜,《反转都市》拍摄期间,陆煦还不是现在的状态,改变他的恐怕是后续拍摄的几部电影。
演绎完马彦文絮叨又讨人厌的状态之后,陆煦则沉浸到了展现马彦文恶意的戏份中。
马彦文不是所谓的反派boss,没有统领一个帮派,也没有试图毁灭地球,但正是这种属于普通人的恶念更为可怕。
朋友没有对不起他,甚至诚心诚意去帮助他,在道德上,朋友是无瑕的,然而美好本身都会招致汹涌的恶意。
陆煦不是马彦文这种性格,他甚至理解不了马彦文,但正因为马彦文这样的存在过于可怕,他有必要把角色的可怕之处展现出来,要让观众知道,这个世界上存在马彦文这种人,即使旁人什么都没有做,却还是会招致他的仇恨。
越是不了解,陆煦越是仔细琢磨、去挖掘马彦文这个角色的特别之处,他在角色上下了相当大的功夫。
除此之外,也因为这个剧本几乎是由一个角色支撑起来的,陆煦演绎得过于平淡的话,这个故事在观众那里也会相当无聊。
海内外都有一些个人演绎独角戏的电影,这类电影通常投资很低,纯粹靠某一位或者两位演员的表演支撑起来,进而让观众产生深刻的印象。
这辈子拍《贵公子》以来,陆煦是第一次尝试马彦文这样的角色,也是第一次扛起整部电影。
他进电影圈之后拍的几乎都是主角,但即便是《青春之羽》那样讲述主角尹沛成长的影片,都有着不止一条故事线。
这部电影中却只有面对阳光的马彦文和处在阴影之下的马彦文。
“拍得好累。”陆煦重重叹了口气,“感觉每天都是我的戏份。”
上一部《编号A77》拍摄期间,陆煦好歹空出了一个春节给《夜观天象》做宣传,剧组那时候在拍其他演员的戏份,而手头这部电影拍摄期间,陆煦感觉每天眼一睁就是自己的戏份,只要剧组不放假,排的戏份里绝对有他。
陆煦总结为,拍最多的戏份,拿最少的片酬。
他并没有骂剧组的意思,新片是低成本电影,陆煦这个主角的片酬也高不到哪儿去,何况木琅导演是老熟人了,拍他的电影,陆煦实在不好意思狮子大开口。
加之角色的驾驭本身有难度,木琅导演虽然不像之前那么凶,陆煦还是感觉到了压力。
值得一提的是,他和木琅合作新片期间,《反转都市》和两人有过合作的赵熠帆也出来冒了泡,暗搓搓diss木琅偏爱陆煦,有好剧本只惦记着陆煦,没考虑过其他演员。
陆煦:“……”
陆煦已经忍耐许久了,到现在,他终于忍不住说,脑子有病必须得治,再不治的话,拖到赵熠帆这样就不好了。
赵熠帆究竟是怎样的脑回路,才觉得木琅导演还想和他再合作?
完全不可能好吗?
还是嫌《反转都市》的亏吃太少了?
赵熠帆是糟心一号,陆煦的糟心二号同样在新片拍摄期间的春节档华丽亮相——《家国天下》正式上映了。
————————
这个剧本其实是从《恶意》得到的灵感。
第206章 206 新片打架
颁奖季那阵陆煦就听过《家国天下》会在国庆档或者春节档上映的传闻,国庆档已经过去,《家国天下》却毫无动静,那自然而然地,电影定档在了春节。
陆煦本以为柳任农会等一等,选一个不那么热闹的档期。
“这个题材国庆和春节档期最为合适。”木琅道,“放在其他档期,氛围没那么热烈。”
某天饭后,木琅和陆煦讨论起了春节档上映的电影,导演以往不爱讨论这些,和陆煦熟悉之后,他话倒是渐渐多了起来。
陆煦想想也是,借助节日的氛围,《家国天下》或许还能一把博个大的,换成其他档期的话,观众的热情调动不起来,就算骗也骗不到票房。
新片的拍摄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春节前,拍摄基本告一段落,毕竟这是一部低成本电影,拍摄战线不会拉得太长。
这个春节档陆煦难得有了空闲,干脆和郑骁他们一边在群里吹牛,一边围观春节档电影的情形。
今年他没有电影上春节档,《编号A77》预计要到暑假才上映,这还是在剧组加快速度的前提下。
说实话,陆煦很难不去关心《家国天下》——他有种预感,柳任农似乎想靠《家国天下》续命一波。
世界上通常会存在很多巧合。
比如年轻时候的柳任农和苗植竞争同一座奖杯,比如柳任农唯一一次担任金焰奖评审团主席,就让苗植电影横扫三大奖的希望落空,又比如……今年的春节档,同时聚齐了柳任农和苗植的两部新片。
柳任农的是《家国天下》,苗植的则是邵耀主演的《命悬一线》。
两部电影同步官宣定档的那一刻,营销号们都行动了起来。
两位导演的恩怨三天三夜都数不完,不夸张地说,苗植确实一直在被柳任农坑,虽然舆论偏向了苗植,但这一次,《命悬一线》并没有陆煦那样的主演,邵耀是否有陆煦的号召力,在电影上映前,一切还是未知数。
陆煦和郑骁在群里@了邵耀好几回。
新片快上映了,又是第一次担任主演,邵耀自然相当紧张,他这人话少,就算紧张了外人也看不出来,陆煦两人之所以意识到他紧张,是因为他使用表情包的频率降低了。
邵耀,一款容易被猜到的男人。
在当上苗植导演的男主角之前,邵耀对自己的规划里没有主演春节档电影这个选项,包括他自己,包括他的经纪公司鸣鸟,都从没有过这方面的考虑。
在娱乐圈里,鸣鸟属于二三线的经纪公司,签约艺人大半在爬到二线之前选择跑路,鸣鸟只是他们发展途中的一个跳板罢了。
邵耀是公司成立以来发展最好的艺人,有奖,有作品,甚至成功打入了电影圈。
就算邵耀没像陆煦那样大红大紫,对于鸣鸟而言,邵耀的个人发展都是难以想象的。
因为性格,邵耀一直没有换经纪公司,换成旁人的话,可能在《尸声》播出后就跑了——最近几年,联系邵耀表示要挖他的经纪公司数不胜数,其中甚至包括一家资源逆天的巨无霸大公司。
这次《命悬一线》上映,邵耀和背后的鸣鸟本就紧张,一看到对手有《家国天下》,自然更是紧张得不行。
众所周知,柳任农很会搞一些背后的事件,而鸣鸟恰恰不太擅长。
毕竟后者是小公司,虽然随着邵耀的走红,鸣鸟在艺人经纪方面逐渐掌握了丰富的经验,却不能和在导演圈混了几十年、自身又相当有手段的柳任农比。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嗨主人,小人鱼直播养你啊(薯片儿) [玄幻灵异] 《嗨主人,小人鱼直播养你啊》作者:薯片儿【完结】晋江VIP2024-12-09完结总书评数:6859 当前被收藏...
- 信息素不撒谎(汴酌) [近代现代] 《信息素不撒谎》作者:汴酌【CP完结】长佩VIP2024-12-8完结30.57万字2.05万人阅读288.68万人气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