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任农却告诉他,合同是他心甘情愿签的,合同上没有一个角落出现了“柳任农”三个字。
导演的心在那时候已经凉了。
更让他觉得心凉的是,在《归期未定》注定失意春节档的同时,柳任农接受了某电影平台的独家专访,点评春节档上映的七部电影。
柳任农表现得十分公平公正,他大肆夸奖了《无畏人生》,将《无畏人生》评为最佳。
而对于自己学生导演的《归期未定》,柳任农也给予了客观的点评,将优缺点都说了出来。
“我以为您会对学生的作品更偏爱呢。”主持人笑道,“不愧是柳导,您的这种无私的精神值得我们后辈电影人学习。”
柳任农则摆了摆手,谦虚道:“没有的,在这里我还要澄清一件事——”
“大家都以为《归期未定》有我投资,排片也是我去争取的,这是谣传,请大家不信谣不传谣,一切都是沈文杰导演的功劳。”
第175章 175 怀疑
沈文杰即是《归期未定》导演的名字,说实话,在看到柳任农采访内容的一瞬间,他从大脑到心脏都被怒火占据了。
他不明白,这不是他第一次担任导演,《归期未定》也不是柳任农给他建议的第一部电影,怎么《归期未定》就被坑得那么惨?
沈文杰俨然已经忘了,他以往几部电影并没有在春节档上映,论拍摄成本、论票房,其他电影都无法与《归期未定》同日而语。
其他电影都没有大赚,可《归期未定》结果实在太过惨烈。
沈文杰早早就在翻合同了,事实是,正如柳任农所说,明面上确实找不到对方参与了这次合作的证据。
这一合同同样不适合被曝光——曝光的话,就坐实了《归期未定》和院线之间确实有见不得光的勾当,不止院线会迎来谴责声,对整个电影行业造成毁灭式打击,沈文杰恐怕也会迎来院线的集体追杀。
而就算他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曝光了合同,也不能证明柳任农与这件事有关。
沈文杰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
但他毕竟是人,不可能对自己的境遇无动于衷。
除了合同之外,沈文杰也偷偷开始行动。
这件事陆煦原本不知道,是许闻透露给他的。
在听到消息的一瞬间,陆煦忍不住露出了茫然的表情:“你怎么会知道?不该是很私密的事吗?”
许闻一脸神秘莫测。
其实就是经纪人在圈中交游广阔,沈文杰开始行动的话,必然要找与他关系不错、且一样被柳任农坑过的导演或是演员。
这些人未必是柳任农的学生,只看柳任农某个时期比较欣赏谁,又忽然间和对方断了联系就知道。
倒也不能说是坑,只能说,名导演的上位之路必然要经历无数艰难,尤其对柳任农这种实力与交际各占一半的导演而言。
像陆煦合作过的木琅导演,就属于实力占据80%以上,交际则占据20%以下。
木琅在海外更吃得开些,却不是通过讨好海外的电影美学、屈从于对方的方式。
柳任农嘛……圈内对他有意见的导演不止苗植一位,只是就声势而言,他看起来确实比其他导演更强。
举个例子说,木琅的个性不算好相处,所以他几乎不会出席圈中举办的任何活动。
柳任农则不同,电影圈各项重磅活动都离不开对方的身影,又有《知多少》这部票房超40亿的电影在,柳任农的名导光环又添一层。
总而言之,同是名导,实力和知名度是有区分的,知名度更高的导演未必实力就最强。
曾经被柳任农器重又抛弃的某位圈内人士,恰好和许闻关系不错,沈文杰找上门后不久,对方就把消息透露给了许闻。
于是……许闻这边也默默添砖加瓦了。
陆煦胳膊肘推了推经纪人:“你手里有料?”
自家经纪人看起来老实巴交浓眉大眼的,感觉不像是手握柳任农108条罪证的那种人。
“真真假假的。”经纪人一脸淡定,“谁能证明我放的料是假的?”
陆煦默默为自家经纪人竖起大拇指。
柳任农在采访中说得冠冕堂皇,可圈里谁不知道,以沈文杰的知名度,怎么会和高高在上的院线搭上线?
就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让柳任农连沈文杰这种“半成品”也用上了。
“《知多少》那会儿也有点这个意思,只是柳任农更会营销,关于《知多少》的宣传铺天盖地,柳任农毕竟是大导,电影质量还是不错的,高排片+大导出品,票房没几个观众会怀疑的。”许闻看向陆煦,“坦白说,以你的眼光,《知多少》这片子能到40亿吗?”
陆煦很老实地摇了摇头。
经纪人道:“我的看法和你一样。”
《知多少》质量的确不错,票房却不至于达到40亿的体量,在许闻看来,《知多少》的票房落点应该能有20亿,但40亿……尽管剧组极力营造出正常的票房曲线,却依然还是露了馅。
毕竟40亿+票房的电影少之又少,《知多少》剧组可模仿的对象就那么几个,它又不能表现得过于明显,就今天蹭这部40亿电影的票房曲线,明天蹭那部40亿电影的票房曲线,最终把自己搞成了四不像。
观众们或许看不明白,圈内人士却是心中有数。
“所以。”许闻表情严肃了一些,“《知多少》只能有一部,不能有第二部,再多就要反噬了。”
“他是那种极力追求财富的导演。”
既然拍电影致富这条路面临着障碍,那就换一种致富方式,不管是推新人,还是在院线合同中掺上一脚,都是致富的捷径。
“他还很虚荣。”陆煦补充道。
柳任农既想要钱,却又不屑于低端的赚钱方式,要好名声,在维持大导尊严的同时将钱赚到手。
从这一点上看,他比张治珍更聪明。
如果可以的话,柳任农愿意亲自动手,比如《知多少》,就是院线与他完美合作的产物,但在《知多少》的成功无法复刻的前提下,他只能去挑选一些他认为合适的导演。
沈文杰就是其中之一。
陆煦等了几天,终于等到了沈文杰在微博上发文表达对柳任农的感谢:“我有今天和老师是分不开的,我成长的每一步,都有老师的提携。”
“今天是老师的生日,我祝老师生日快乐,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沈文杰晒出了与柳任农的一系列合照,包括在电影学院校园里,柳任农对他谆谆教诲,到他拍第一部电影时柳任农亲自去剧组指导,再到……最近,柳任农把他介绍给院线的重要人物。
沈文杰还在评论区提到,没想到柳任农会对他如此生分,如果不是对方,自己根本争取不到《归期未定》的高排片,“老师给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让我看到了《知多少》《沉默杀机》和《高高在上的晚霞》成功的原因。”
网友们:“……”
被忽然cue到的剧组们:“……”
总而言之,沈文杰这番发言让网友们意识到,《知多少》《沉默杀机》这三部电影有一个共同点——排片虽高,可电影上映期间的排片无一不高到吓人,竞争对手剧组为此都忍不住开喷。
电影上映期间,除非是扑到让人发狂,绝大多数剧组都能够保持体面,毕竟主创发疯,最终只会影响到观众们对于电影的观感。
《知多少》这三部电影相似度着实高了些。
当时竞争剧组开喷,被三部电影的支持者定义为嫉妒、阴暗,眼下沈文杰一一点名,叫记得当时盛况的网友们回忆起来,好像……确实有说不得的猫腻在?
“只有我觉得,沈文杰的发言方式非常V学吗?”
“陆煦:?怎么又有我?”
“陆煦:怎么哪里都有我?”
V学作为一门成功的学科,在娱乐圈互撕这一领域得到了发言光大,创始人陆煦的名字虽然很少被提起,可每当“V学式”互撕开启,吃瓜网友们往往会发自内心地感谢陆煦。
没有陆煦的话,哪来那么多好戏可看?
沈文杰的发言让营销号们、吃瓜网友们回溯过去,确实找到了当初《知多少》《沉默杀机》以及《高高在上的晚霞》长期高排片的证据。
“忽然意识到,其实《知多少》不是没人质疑,只是它同期没有《无畏人生》那样的电影。”
“陆煦:对对对又是我。”
但网友们觉得这种说法很有道理。
正是因为《无畏人生》,《归期未定》没法在票房上造假。
除非它把首日票房改成10亿。
可在那时候,谁能料到《无畏人生》14.7%的排片会创造近3亿的票房成绩?
《归期未定》首日4.69亿不低了,排片维持的话,后续改改数值,偷偷票房,营造出票房30亿的假象也不会有人怀疑。
可《归期未定》上座率太差了!
《无畏人生》的排片又非涨不可。
在《无畏人生》口碑、讨论度、评分、上座率都远超《归期未定》的情况下,《归期未定》剧组的脸皮要厚到什么程度,才好意思把票房造假到超过《无畏人生》?
观众或许不够聪明,但观众不该被玩弄。
千错万错都是陆煦的错。
陆煦:“……”
《归期未定》遇上了《无畏人生》,其他三部电影却没有遇到《无畏人生》,这也让三部电影缔造了高排片高票房的神话,虽然,在口碑和讨论度上,它们明显逊色于其他同票房段的电影。
《知多少》剧组最先发声明,称这种猜测是子虚乌有。
但柳任农和院线关系好人尽皆知。
另外两家剧组也驳斥了网上这种传闻,称自家拿到高票房完全是因为质量过硬,“是得到观众认可的干净的票房”。
声明才发出来,柳任农拉着剧组导演和院线高层吃饭的照片又曝光了。
不知是柳任农太懒,还是院线只有这两位高层,出场人物除了剧组导演换了一下之外,其他都和沈文杰曝出来的照片一模一样。
“怎么……哪哪都有这位?”
“严重怀疑这种电影有很多部,成功了就是《知多少》《沉默杀机》,不成功就是《归期未定》。”
“……恐怖。”
“《知多少》这三部都是陆煦进电影圈之前的作品,合理怀疑,陆煦确实克柳任农。”
经过这一遭,在圈内一向表现得“完美无缺”的柳任农忽然出现了裂痕。
这些照片几乎是实锤了。
虽然没有证据证明柳任农在院线与剧组的勾结中扮演了角色,可《知多少》一部有他掺和就足够了,怎么那些高排片的电影部部都有他?
“……给周围很多朋友安利过《无畏人生》的人表示,如果排片按正常市场规律的话,《无畏人生》的票房应该比现在高很多。”
“如果不是《无畏人生》让人对《归期未定》的高排片产生了厌恶,观众还要被蒙在鼓里多久?”
“我一点也不觉得意外,如果柳任农真如他表现得那么谦虚谨慎的话,怎么会签下齐笛这种傲慢到极点的新人?还有贝泓,真有人觉得新人的第一部电影拍《三途川》这种‘大制作’是好事?”
“……在我心里,只是我个人的看法哈,苗植导演的实力真不比柳任农差,早年间的作品很有灵气,最近几年虽然钝了一些,我却能看出来,他在电影里注入了自己的思考,只是在营销上弱了一筹罢了。”
对于导演这个圈子,观众的了解程度毕竟不如演员,既然人人都觉得柳任农“受人敬重”,柳任农的口碑自然就打了出去。
“忽然明白柳任农在院线混得开的原因了,对院线来说,他是十足的大善人啊。”
事实上,在沈文杰曝光之前,齐笛和贝泓的某些做法就已经让不少观众很不满,但因为两人都是柳任农工作室的签约艺人,即使有不满,观众们也只把这种想法放在心里,不会表达出来。
毕竟柳任农是公认的随和友善,人人都这么说,反而显得不喜欢他的人成为了异类。
“现在想想,能混成大导的,有几个是省油的灯?”
网友们虽不至于同情沈文杰,《归期未定》已经占够便宜了,要同情也该同情春节档其他电影才对,可柳任农过河拆桥的行为更令人愤怒。
其他剧组难道天生欠柳任农的不成?
柳任农和苗植争奖的那段旧事又被网友们重新挖了出来。
相比以往“苗植成为败者”、“苗植和柳任农是死对头”这样的传闻,这一次网友们挖到了更多细节,比如多年前的一份娱乐报纸上,几位圈内人士表达了对柳任农获奖这一结果的愤怒。
那时候几乎没有网络,自然没有如今这样大规模的铺天盖地的洗白,至少从当时的几位导演和电影评论员的反馈来看,奖项的归属是存在争议的。
除此之外,在那之后,柳任农的电影事业顺风顺水,可他的电影还是遭受过一些残酷的评论,并不是网友们以为的全是高质量。
甚至——他本人其实是个营销大户。
“……才发现这位上热搜的频率非常高,甚至超过一些二线明星。”
“流量电影时代也是这位开启的哦,别忘了,我最近在翻过去的新闻,才发现他的电影虽然经常参评海外的奖项,可受到关注的却都是电影以外的元素,比如红毯摔跤、被裸男扑过来拥抱之类的,话题度足足的,但奖项嘛……”
不扒不知道,一扒吓一跳,细细看和柳任农过往的传闻,尤其是结合他电影上映期间发生的各种事件来看,柳任农绝对是电影圈的宝藏男孩。
只是他擅于隐藏。
高排片是剧组享受的,红毯摔倒是明星干的,耍大牌的是齐笛,接《三途川》“拿”高片酬的是贝泓,他一样不沾。
“柳任农提起齐笛都一脸失落,我都不好意思骂什么,他捧齐笛尽心尽力嘛毕竟,做错事的明明是齐笛,关他什么事?”
“笑死,真以为靠齐笛一个人能抢走那么多人的资源?”
舆论开始向着对柳任农不利的方向发展,对此柳任农方面暂时还没有回应,反倒是张治珍为他说了句公道话:“一起吃饭就代表抢排片?就不能是人家电影优秀?有些人与其在那猜来猜去,不如反思一下自己,不能因为自己不够优秀而去嫉妒真正优秀的人。”
张治珍这话不说还好,一说就如同捅了马蜂窝,网友们全炸了。
……他们明明是在抗议排片的不公,怎么就成嫉妒优秀的人了?
张治珍为此挨了不少骂,评论区被各种骂声淹没了,当然,柳任农也没能逃掉。
网友们深深怀疑,张治珍拉不到投资拍电影,干脆开辟了当挨骂网红的新路,这样好歹不愁吃喝,还能靠流量赚钱。
“故意的,给柳任农拉仇恨呢。”许闻做出了总结。
柳任农“人缘好”,所以在圈外人看来,他和同行们的关系都不错,就算张治珍的脾气算不上好,柳任农却依旧能和对方和谐共处,张治珍因为《侠客》跌到谷底之前,柳任农和对方合作过几个项目,还共同担任过几个奖项的评委。
在奖项的评选上,即使柳任农排名靠前,却依然充分尊重张治珍这位前辈导演的意见。
两人年龄相差不大,张治珍当导演也就比柳任农早个几年,可柳任农的做法却让张治珍格外受用,在公开场合夸过柳任农好几回。
“张治珍也只大扑了《侠客》这一部电影而已,可他却混到没电影拍的程度了,现在他虽然还是挂着几个顾问的头衔,声势到底是比从前弱了些,在圈里已经渐渐说不上话了。”
“《侠客》可是比《知多少》拍得还晚。”许闻轻声道,“同样是不拍电影,一个风生水起,一个却人人喊打,这让张治珍怎么平衡?”
“《侠客》是自己作死的,柳任农却抢了其他电影的排片,这性质不比《侠客》扑街严重?张治珍想想也会不服。”
从本质上来说,不管是张治珍还是柳任农,都不属于大度的性格,张治珍给柳任农倒油再正常不过了。
张治珍在评论区和网友们对话,疯了一般“维护”柳任农,他越是“维护”,柳任农被骂得越狠,陈年旧料都被评论区的网友们科普了一遍又一遍。
不过许闻猜,沈文杰爆出的料对柳任农影响有限,《知多少》《沉默杀机》这几部电影上映已经太久了,就算证明剧组的高排片有猫腻,剧组也不可能将到手的利润吐出来。
何况沈文杰并没有实质性的证据。
他所做的,不过是让柳任农口碑崩坏一些,让之后试图走《知多少》路线的电影亏到血本无归。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嗨主人,小人鱼直播养你啊(薯片儿) [玄幻灵异] 《嗨主人,小人鱼直播养你啊》作者:薯片儿【完结】晋江VIP2024-12-09完结总书评数:6859 当前被收藏...
- 信息素不撒谎(汴酌) [近代现代] 《信息素不撒谎》作者:汴酌【CP完结】长佩VIP2024-12-8完结30.57万字2.05万人阅读288.68万人气6,...